接下来就是自动化测试的学习内容了
- Python编程语言
包括环境搭建,基础语法,数据类型,分支与循环,面向对象编程, 数据库相关内容。为后续自动化测试打下良好基础,为更快上手自动化测试框架实现做铺垫。
- 接口自动化
接口测试一般有两种方式实现测试,一种通过工具实现;另一种通过代码实现,工具更多的做调试,大多数互联 企业做接口测试都是通过代码实现。
工具的测试,一般容易上手,对于“0”基础的人来说,不失为入门的首选,代码量有限,只要熟悉测试流程,会熟练使用工具就能够完成基本的接口测试,但是灵活性差,自动化程度没有代码高,市面上常见可以接口测试工具有postman、Jmeter等。代码的实现,主要是通过python。
- Web自动化测试
web自动化测试主要通过代码实现。比如常见的应用有:Python/Java+selenium。
首先,还是需要熟练使用一门语言,非常熟练的运用至少一门编程语言。
其次,需要学习web测试的流程步骤,因为是基于页面默认人工操作,故而需要对于页面构成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比如:HTML+JavaScript+CSS,懂得页面元素的定位,以及常见的定位方式的使用等。如果有接口自动化的基础,那么学习web自动化相对会容易一些。
再者,通过一些相对完整的项目去实战训练,才能够较好的学习并把握web自动化的技能,通过反复的项目训练才能逐步的达到理想的效果。
- 移动自动化测试
移动自动化测试主要也是通过工具和代码的方式实现。比如常见的有:Python/Java+appium。
移动自动化除了哟啊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外,还需要学习移动测试的流程步骤,移动基本功能的和web端的基本类型。但是更多的需要测试一些非功能层面的应用,需要学习并使用一些手机模拟器(如:mumu)、第三方工具(如:GT工具)、adb命令、monkey等的使用,学习使用的工具较多,并且需要结合代码一起使用,这就要求学习的知识范围更加广泛,先从工具使用入手。
另外:移动端的应用还需要进行异常测试,对于使用过程中出现 络、信息中断等异常场景的设计,对于手机本身使用过程中的场景结合实际项目训练学习。
- 持续集成
无法持续集成的测试框架等于零, 自动化测试一定需要结合持续集成才算是真正落地的企业级自动化,基于软件测试行业内应用最为主流的Jinkens,将自动化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持续集成。
如何学习呢h3>
一、书籍准备(不想看书,想直接看视频,请直接跳过这步)
之前有些做手工测试的同事想转自动化测试,让我推荐几本自动化测试入门的书籍, 我都会建议他们根据自己所在项目的产品来选用对应的自动化测试工具来实践,再结合自身的喜好来选书, 下面推荐几本实用性强的书籍。
1)《Selenium 3自动化测试实战:基于Python语言》
selenium 3自动化测试实战这本书是大佬虫师的作品,虫师可以说是我的启蒙人了,早期看了他很多的文章。这本书系统的讲解最新的selenium 3的应用,涉及到持续集成、两大python单元测试框架unittest和pytest的应用,还有数据驱动、PO模型、selenium的分布式运行等等,非常全面,值得入手。
2)《QTP自动化测试最佳实践》
详细介绍了基于QTP的自动化测试技术,适合自动化测试初学者阅读。因为QTP是付费软件,如果所在公司或项目组能使用正版,那真是个深入学习的好机会。
3)《自动化测试最佳实践》
这本书在自动化测试领域影响深远,它为很多公司指明了测试成功的方向。本书讲述了一些公司应用自动化的经历,其中涉及了很多项目,从复杂的政府部门系统到医疗设备,从SAP业务过程开发到Android移动应用和云计算。
4)《App自动化测试与框架实战》
从App测试基础、实战技术,再到自动化测试框架的搭建,全面地讲解App测试所需要的知识,主要内容为:App测试及其类型、Java编程环境构建、Java语言基础、Android自动化环境精讲、Android自动化测试基础精讲、Android Appium自动化框架、Appium数据驱动测试框架封装实战、Appium关键字驱动测试框架封装实战、持续集成的自动化、Appium常见问题处理方式。
5)《postman接口自动化测试持续集成》
如果你正好需要利用postman完成接口自动化测试的工作,那么这本书很适合你。
如果你想看看 postman 是如何完成自动化测试,并与自己的框架比对比对,这本书也适合阅读。
这本书,详细讲解了接口测试基础、postman 如何来完成自动化设计和用例编写、newman+git+jenkins+ 钉钉来完成持续集成工作。
二、视频课程的选择
单纯看书是很难学会软件测试的,因为有的知识点没有讲解看懂了你也不会操作无法吸收,而且一直看书看书也很容易浇灭你的学习兴趣~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