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发服务DDS】软件定义汽车【六】-开发人才从何而来

引言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各个玩家都发布了在汽车软件化方面的战略,特别是2020年这种经济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仔细去看看各方的动作,丝毫感受不到有什么汽车业的寒冬,有些玩家是真做,有些玩家是在跟风,还有一些还在睡觉。

最近和各种背景的人交流,技术派似乎认为这就是未来方向,传统派关注的问题很实际,花这么大代价去重构汽车的软硬件基础架构,究竟有什么意义这个方向还存在疑虑的,现阶段也很难有什么令人信服的证据去说服。我更加关注执行层面的事情,如果这个方向的是正确的,如何能让想法慢慢落地了很久,决定从三个维度去阐述这个事情:

  • 人从哪儿来
  • 要做的事情
  • 执行策略与计划

为什么先讲人,是因为软件定义汽车这件事情,最关键的还是要重构车辆底层的软硬件基础架构,而行业里面没有现成的人才储备,无论是互联 来的,还是传统汽车电子软件来的,都存在能力上的短板,并且从架构上也没有最佳实践,所以即使是哪家车厂想清楚了要做什么,短时间也招不到如此多的合格的人才,所以传统的玩家无论想做什么软件,三个基本能力是必须掌握的:

  • 软件架构能力
  • 软件开发能力
  • 软件工程的能力

很多人都在讲,传统巨头转型过来,会吊打特斯拉,可事实是转型过来的巨头依然还在被吊打着,有一个要素大家要清楚,拥有强大软件的研发能力的科技巨头,招揽汽车顶级人才的能力,要明显强于传统巨头招揽软件人才的能力,科技巨头拿二线程序员的薪资就能招揽到一线的汽车人才,虽然很残酷,但却是事实。

互联 人的能力模型

IT与互联 大部分的软件开发人员,都属于在通用计算机系统上的软件开发,一般是在某种操作系统上(Windows/Linux/IOS等)进行应用软件开发,主要包含电脑端,手机端,服务器端等设备,以X86与ARM架构为主,大部分开发人员都会使用某种高级语言进行特定任务的开发(C++/JAVA/OC//JS/PYTHON等),由于业务的需要,互联 公司会有算法人员(图像/语音/数据),手机与智能硬件的公司,也会有部分BSP的开发团队,他们属于软件团队中最懂电子硬件的人。

大部分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毕业之后都涌入了这个行业,部分非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自学编程之后也涌入了这个行业,所以这个行业当中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员规模在百万以上。

从2015年开始,掀起的智能 联和自动驾驶的热潮,吸引了大批互联 人的加入,从本质上讲,都是围绕车的外围进行的一系列应用开发( 车机+TBOX+手机+服务器),但车还是那辆车,基础架构并没有发生变化。通过几年的摸索,大家也发现,只在外围做创新,本质上无法带来革命性的突破,不去从内核上革命,永远也追不上特斯拉。

总结下来,我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 互联 有大量的优秀软件人才储备,有构建大规模软件的软件工程经验。
  • 搞车联 和自动驾驶,互联 人有技术上的优势。
  • 但是大部分人不懂硬件,需要补上硬件的短板,以及汽车软件的Know-How。
  • IT界在成熟硬件架构的上的工程的经验,照搬到车这个分布式异构平台下是要吃亏的。
  • 按照过往的经验,车载软件一半以上的时间花在了集成联调阶段,不像互联 测试环境到生产环境的迁移那么的流畅。

传统汽车人的能力模型

传统车企里面最懂软件的应该就是其IT信息部门了,这两年兴起的车联 ,车企中最先参与的也是这部分人,但大部分的开发人员还是都来自于IT及互联 。

传统汽车产业链当中对软件了解最多的,应该是Tier1当中的汽车电子软件部门,汽车电子软件属于嵌入式软件开发范畴,是在专用计算机系统上进行软件开发,一般要求开发人员具有一定的硬件基础,主流的嵌入式平台包含ARM、DSP、FPGA等,开发语言主要是汇编/C/C++,受限于整个行业的限制,汽车电子软件的主流开发平台还是ARM,并且大部分还局限在微控制器层面。

从软件人员的角度看来,和整个软件关系最大的可能就是电子电气架构,可是在传统车企那里,电子电气部门的话语权也是受限的,观察一下各大车企技术中心研究院的负责人,基本都是传统底盘、发动机等领域出身。在他们的领导下搞软件定义汽车,搞数字化系统,想想就知道结果,所以组织架构的变革是前提。

传统ECU的开发模式

很多文章都提到传统ECU,一辆现代汽车会包含几十到上百个各种各样的ECU,虽然数量很多,但是构型基本一样,以下就是传统ECU的典型架构图:

图 高性能计算单元

总结

对于无论是互联 人,还是传统的汽车电子软件开的人员,软件定义汽车都是一个新的领域,需要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想要加入这个行业的人需要补齐对应技术上的短板,对于各个玩家来说,现阶段还是以积累能力为主,而且招募相关人员会非常困难,特别是能够进行全局设计的架构人员。

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专业性,得心存敬意,但也不是畏惧,为什么有底气说这些,也是有经历的因素在里面,童年时代大家在玩玩具的时候,这些芯片电子元件就是我的玩具,后面的各种项目经历,使得我对各家芯片也是如数家珍,这种经历也为我现在做架构工作提供了非常大的优势,因为一般的开发工程师或者是合作方很难找理由忽悠住我,实在不行我会直接教他怎么做。

希望有更多软件领域的高手投入到这个行业,做这个事情需要很强攻关能力的技术团队,也需要全行业一起努力!


译文连载

RTPS规范-译文连载:实时发布订阅协议(RTPS)DDS互操作 络协议规范-中文翻译_001

DDS规范-译文连载:DDS (Data Distribution Service) 数据分发服务-规范中文翻译_001


相关链接

【What:什么是DDS【Why:为什么选择DDS

【How:DDS如何工作/h4>

DDS科普:一文读懂DDS(数据分发服务)

产品介绍:BLUE DCS分布式数据连接解决方案

产品试用:海蓝云平台-Blue DCS

博文汇总:博文汇总(技术博客_行业应用_规范翻译)


【数据分发服务DDS】软件定义汽车【六】-开发人才从何而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3月8日
下一篇 2021年3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