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的手机行业对于大部分的用户来说,都不是很舒服,当然,这里指的主要还是Android手机用户,iOS用户大部分的体验还是比较稳定的。至于这么难受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高通,从骁龙888开始,到今年的骁龙8 Gen1,高通旗下的芯片都逃脱不了一个字,那就是热,过于高的功耗直接影响到了很多手机的体验,这让很多的用户感到难受,也埋没了像小米11 ultra这样其他配置拉满,但是功耗发热体验拉垮的手机产品。
所以即便是到了今年上半年时间中,很多想要换手机的用户都选择持币观望,毕竟想要买一台手机长期用的话,骁龙8 Gen1在体验上,毕竟还是不合格,不过时间到了下半年之后,对于这些朋友来说,终于可以久违的说一句,久等了。主要还是因为高通下一代的全新骁龙平台即将登场,也就是前不久刚刚发布的骁龙8 Gen1+芯片,可以说在规格、功能以及体验上,都有较大的升级,可以说是一款足够优秀的芯片产品。
骁龙8 Gen1+芯片提升非常明显,终于可以稳定玩原神
当然,除了官方爆料以外,很多地提前拿到媒体机的博主都分享了搭载骁龙8 Gen1+的小米12S系列的性能表现,这其中的超大杯小米12S ultra肯定还是最受瞩目的。规格参数归规格参数,实际体验还是最重要的,很多的博主都拿小米12S系列,跑了一下最强“性能测试”软件《原神》。
测试的标准也和此前大幅度相似,也就是打开系统内性能模式,将游戏画面全部拉到最高档位,并且是室温25°的前提下,进行璃月港的半小时跑图测试,渲染的分辨率也达到了720P。从实际结果来看,小米12S ultra在测试时候非常的稳健,平均帧数达到了57帧,从帧率软件上来看,几乎就是一条直线,波动幅度并不是很大。
并且,相关博主还爆料称,不光是帧数特别稳定,在发热上,这一代的小米12S系列搭载的骁龙8 Gen1+,也非常的“凉快”,半小时游戏之后,手机正面温度为43°左右,背面温度也仅仅只有40°左右,可以说长时间游戏握持体验更好,芯片功耗降低,带来的发热体验就好上了很多,特别是相对于上一代的骁龙8 Gen1和上上代的骁龙888来说,骁龙8 Gen1+已经算是可以非常稳定玩《原神》。
这绝对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提升,因为很多人都知道,《原神》这款游戏虽然有登陆手机平台,但是在立项之初,就确立了这是一个PC+游戏主机为标准开发的游戏,所以这对于游戏平台来说,《原神》的全高画质还是相当有挑战性的。同样因为骁龙8 Gen1+的诞生,让Android平台第一次有可以稳定玩高画质《原神》的芯片诞生,也是第一款可以在体验上可以苹果A系列芯片“硬碰硬”的Android阵营芯片。
高通对阵联发科,下半年的手机行业非常精彩
骁龙8 Gen1+的到来不管是对于厂商还是消费者,都可谓是“久旱逢甘霖”,毕竟在过去两年时间中,虽然骁龙888和骁龙8 Gen1在AI能力、影像系统以及安全等方面,都拥有较大的提升,但是在口碑上,高通可谓是一败涂地,败光了路人缘。主要还是因为使用了高通骁龙888和骁龙8 Gen1的高端智能手机,在体验上并不能和价格昂贵的高端手机划上等 ,甚至比此前搭载骁龙865的手机产品更容易发热降频,这同样就让不少的用户持币观望,也有人调侃道,是不是高通没了华为海思这个老对手开始“有恃无恐”,开始“摆烂”了。
对于这种观点,我们还是一笑了之吧,和英特尔这样的研发制造销售一条龙的国际巨头相比,高通毕竟只是一家芯片设计厂商,没有相应的制造能力,所以高通的芯片都采用了行业主流的做法,那就是代工。传闻因为费用问题,高通在骁龙888和骁龙8 Gen1都采用了三星的5纳米和4纳米工艺进行代工,这也是高通两代芯片功耗“翻车”的主要原因。
后来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很多厂商甚至都用骁龙870这颗芯片,发布一些中高端手机产品,并且还比骁龙888和骁龙8 Gen1的手机更受欢迎,这就非常尴尬了。因为骁龙870说白了,还是2019年年底发布的骁龙865芯片规格几乎是一样的,就是在频率上更高一些,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骁龙870使用的台积电7纳米工艺,在发热控制上,要比三星工艺的骁龙888和骁龙8 Gen1强不少,也可以说骁龙870吃了制程红利的优势,达到了足足2年多时间。
而吃到台积电的制程红利的,肯定也不止骁龙870这一款产品,事实上高通的老对手除了华为海思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对手,那就是联发科,在早些年的时候联发科在高端领域,几乎就是被高通骁龙压着打。但是到了今年,联发科的几款高端产品都采用了台积电代工,甚至在发布会上,直接嘲讽骁龙是全球唯一一款有功耗问题的手机芯片,这估计把高通气得够呛。
最要命的是,市场的反应也还是很正式,即便联发科曾经是山寨机的代名词,但很多消费者依然选择了联发科天玑系列芯片。毕竟骁龙870这颗芯片虽然功耗很低不发热,但是从整体的参数了看,还是比较落后了,很多功能都已经过时了。而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替代骁龙870芯片的,并不是联发科的旗舰芯片天玑9000,而是被定位次旗舰的天玑8100芯片。
可以说在今年整个上半年时间中,天玑8100成为了绝对的赢家,由于是次旗舰定位,天玑8100并没有采用和旗舰一样的X系列超大核,而是采用了4颗A78大核,理论性能值只能达到去年骁龙888的水平。但却因为台积电的制程优势,顺利拿下了高端、可靠、功耗低的好口碑,甚至让2000元左右的价位中,都用上了这颗芯片,也让很多廉价差体验代名词的中低端市场,拥有不错的竞争力,这一波的联发科算是彻底摘掉了过去山寨的“帽子”,可以说是口碑销量双丰收了。
所以我们回头来看,骁龙8 Gen1+这颗芯片,也可以看出,虽然说在性能上只是进行了一些超频操作,但是由于台积电4纳米制程工艺的加持,在体验上可以得到真正的全面进步。高通官方表示有30%以上的功耗较低,至于这个以上是上多少还是非常令人期待的。可以说骁龙8 Gen1+这次这个Plus的后缀,比往年都要猛很多,并且在生命周期也同样更长,就现在能够预见到的是,不管是今年下半年的手机市场,骁龙8 Gen1+会非常有竞争力,即便是到了明年的上半年,骁龙8 Gen1+的机型同样竞争力十足。
而联发科方面,骁龙8 Gen1+的推出,也让联发科推出的天玑9000+芯片,同样也是频率的提升,不过在综合提升方面肯定是没有高通这么亮眼了。当然,我们也非常期待下半年联发科可以带来天玑8系列后续芯片,从而继续巩固目前来之不易的市场和消费者口碑。
真正的“超大杯”水桶型旗舰,即将到来
至于联发科和高通在下半年的时间中,都带来了最新的芯片,那么下半年的手机产品是不是就非常值得期待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如果仔细观察上半年的手机行业发展,我们会非常清晰的发展,很多手机厂商的旗舰机都有一定的“缩水”,在很多功能和配置上,都比去年同款的手机都少了,在体验上可以说是倒退了。
这其中肯定还是有厂商们的顾虑,毕竟骁龙8 Gen1高功耗考验不仅仅是消费者,还有厂商,小米掌门人雷军直接就公开的表示,原本上半年是有小米12 ultra的,但是由于骁龙8 Gen1的功耗过高话,就直接取消了,而等到骁龙8 Gen1+的功耗问题解决之后,小米才瞬时推出了“牌面”级的小米12S ultra,这也是为什么上半年互联 上疯传的小米12 ultra曝光图,此后了无音讯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能有人会说,现在的骁龙870芯片已经相当够用了,为什么还要追求这些高端芯片呢?如同我们前面说到的,骁龙870在AI NPU、影像ISP等方面都已经有了一定的落后,而对于现在的手机来说,AI性能和手机影像性能同样是非常影响体验的一环。另外,除了前几年的老机型以外,现在的骁龙870新机,大部分都是千元机产品了,综合体验上来看,还是和高端旗舰机有不少的差距,所以从整体来看,骁龙8 Gen1+的诞生,可以说满足了很大一部分有实际换机需求的用户。
并且小米的“老对手”也没有闲着,像摩托罗拉以及realme品牌,都拿出了属于自己的全新旗舰,就比如摩托罗拉Edge X30 ultra和realme真我GT2大师探索版,这两者除了本来的性价比路线之外,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配置。摩托罗拉Edge X30 ultra最大亮点恐怕就是此前曝光的2亿像素的主摄传感器,先不说拍照能力,至少在营销噱头上,还是很足的。而realme真我GT2大师探索版,则是和上一代一样,走得是设计和质感路线,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会继续选择和日本设计大师深泽直人合作,还会有一块高品质的直屏,算是很多直屏爱好者期待的新机了。
不管怎么说,相比于上半年让人“略显失望”的手机市场来说,下半年的手机市场,由于骁龙8 Gen1+的到来,让人充满期待。很多我们想要看到的超大杯旗舰,都会在下半年时间如约而至,IP68防水、潜望式长焦镜头、超级快充等配置,在上半年中缺失的配置,极有可能会在下半年的市场中发布的超大杯旗舰配备,再加上iPhone14系列的发布,下半年的手机行业“内卷”应该会更加激烈也更加精彩。
对于想要购买高端旗舰机的用户来说,也同样是最好的机会,毕竟骁龙8 Gen1+的提升我们是有目共睹的。而根据此前的曝光,使用了台积电全新制程的苹果自研A16芯片,在图像能力提升50%的前提下,功耗大幅度的下降,可以说堪比苹果自研的桌面级芯片M1了,同样和骁龙8 Gen1+一样,属于是历年来提升最大的一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下半年A16芯片和骁龙8 Gen1+的对决会非常精彩。
小结:高通和联发科,带给整个行业的启示
同样的,这给我们整个国产手机行业,乃至整个供应链都得到了一定的启示,强如高通苹果这样的半导体巨头,都会因为制程工艺功耗“翻车”,这足以看出,整个半导体芯片行业中,设计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底层的芯片制造,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正是我们受制于人的薄弱环节。
所以也希望我们的半导体行业可以早日突破受制于人的局面,早日可以达到台积电和三星这样的世界领先水平,这样才有机会真正让我们的整个半导体业腾飞,也让我们的国产手机厂商有了更多的新选择,给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产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