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外卖订单正在由机器人配送中”:探访送货机器人进楼宇

收到外卖送达的电话后好几分钟,正在开会的安信证券员工小张才终于得空出门取餐。通常,他要通过电梯下到一楼取餐。但8月下旬的这一天,他刚推开办公室大门就遇上了个新鲜事物:一个半人高的柜式机器人已经等候在门口了。

按照屏幕上显示的提示输入手机 ,机器人的柜门开启,小张顺利地取到外卖,快速返回办公室工作。

据相关外卖平台统计,中国人在2016年就吃掉了33亿份外卖订单。送餐市场的火爆也引发了一些乱象,外卖小哥被拒之门外、外卖小哥赶时间出车祸等问题频发。据澎湃新闻了解,第一批送货机器人近日已入驻上海部分写字楼,接棒外卖小哥自动完成楼宇内的“最后100米”配送。

实测:过门禁、上电梯、自动避障

“我们也曾跑去附近的楼宇取经,结果发现他们比我们更混乱。”耿永军说道。直到今年4月,他在物业博览会上看到了这款由Yogo机器人公司和饿了么联合研发生产的送货机器人,才萌生了这个想法。

形似“垃圾桶”的送货机器人

机器人收货后,并不立即启动,等待是否会接到第二单和第三单。一分钟后,机器人终于动身,以略快于人类步行的速度滑行。它通过物联 内部接入了大厦门禁和电梯,门禁自动放行,方便它径直驶向电梯前。

电梯门打开后,机器人左摇右摆了一番,确定前方没有障碍物后,一边发出娃娃音的提示“您好,机器人正在进入电梯,请避让,谢谢”,一边进入了电梯的中心位置。此时,它的屏幕上显示文字“机器人配送中,请注意避让……”

输入手机 后,相应的一层柜门开启。送完货的机器人会原路返回充电桩。

机器人上电梯

未来的写字楼也许看不到服务人员

送货机器人入驻国投大厦试运行一月有余,每日午餐高峰期大约能完成20至30单。耿永军说道,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到实用型的机器人,而非以往接触到的趣味互动型机器人:“说实话,最初也会担心,万一机器人逃跑了怎么办,丢了怎么办发现它是会自动设计路线,自己定位的。”

国投物业对机器人的表现整体满意,但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出于安全第一的考虑,他们希望机器人的运动速度能进一步降低。此外,他们希望机器人能自动记录实时路径,方便智能化管理,避免服务过程中发生纠纷。

机器人自动接入门禁

如果送货机器人最终通过了试用,耿永军表示,大厦可以考虑进一步把楼宇内的文件运送任务也交给机器人。“尽管快递机器人现在还不能成为运送主力,但已经成为楼宇配送非常有效的补充。”

高层清洗、楼道清扫、巡防保安、24小时消防值守……耿永军认为机器人绝对会成为未来楼宇的基础设施之一。那时候楼内也许见不到服务人员,智能终端和机器人就可以满足需求。

虽然现在这类楼宇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还不能完全达到他的要求,但方向是对的。比如,国投物业尚未投入使用的一幢新大楼,大堂有20多米高,墙面清洗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如果有技术达标的攀爬式机器人,我立马下单。”他笑着说道。

规模化尚需时间

据澎湃新闻了解,除了国投大厦之外,浦东等物业公司也已引进了送货机器人。在联合研发后,饿了么去年与Yogo机器人签下了行业内的最大一笔订单,苏宁、阿里等企业也有着相应部署。

不过,普通消费者想要随时随地地享受这些机器人的楼内跑腿服务,还需要等待一些时日。

比如,楼宇本身的智能化程度就会制约机器人的活动能力。耿永军提到,国投大厦里每层的办公室大门采用了传统的推门,而非自动门,无法令机器人直接送餐到工位,只能在门外等待。

此外,改变用户习惯是个漫长的过程。一些外卖小哥习惯了在到达目的地前就打电话通知用户下楼取餐,一时半会儿还不适应配合送货机器人。此外,多机协作中机器人之间的避障问题、进电梯的安全性问题等,也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挑战。

Yogo机器人创始人赵明认为:“技术与场景的结合并不意味着能够带来规模化的应用,配送机器人的落地需要在真实的场景中去不断试错和迭代。室内配送场景的痛点和需求一直都存在,但是服务机器人要想真正满足用户,还有很多技术坑位需要填平。”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Python入门技能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工具包Scikit-learn213227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相关资源:典型自动驾驶仿真软件介绍-iatf16949标准知识培训讲义-交通文档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8月4日
下一篇 2018年8月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