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云原生架构白皮书》,附下载链接

阿里云智能基础产品事业部高级研究员蒋江伟表示,“阿里云原生架构经验来自于过去数年实际场景的积累,这些经验可以帮助不同企业系统化解决所面挑战,在本书的加持下,企业可以更大幅度的提升架构灵活性,降低大流量型业务的研发成本和技术门槛,也让架构具备更高的可用性。”面对“如何将云技术更好地跟各行业业务相结合”这一难题,阿里云在总结自身实践经验的同时,积极与各行业架构师、开发者共同探讨、提炼更加贴合行业场景,满足业务所需的云原生架构。

在本书筹备期间,阿里云发起“共同定义”云原生架构的倡议,收集了诸多架构师、开发者眼中的云原生及云原生架构的定义与思考,将之提炼并融入书中。本书涵盖了云原生架构的产生缘由、阿里云对于云原生架构的定义、目前行业领先的云原生技术、阿里巴巴的云原生架构设计、云原生架构的实践案例、云原生架构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

希望这本与架构师、开发者共同定义的《云原生架构白皮书》,能够帮助大众进一步理解云原生及云原生架构,找到适合自身业务的最佳云原生路线。

从“压迫感”到“掌控感”的力量转变

为了改变行业/企业在云时代应用落地过程中蒙眼摸索的局面。阿里云在本书中明确了云原生架构定义:从技术的角度,云原生架构作为基于云原生技术的架构原则与设计模式的集合,旨在将云应用中的非业务代码部分进行最大化剥离,让云设施接管应用中原有的大量非功能特性(如弹性、韧性、安全、可观测性、灰度等),使业务不再有非功能性业务中断困扰的同时,具备轻量、敏捷、高度自动化的特性。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帮助企业落地云原生架构,阿里云以自身实践以及大量客户服务经验为核心,形成独有的云原生架构设计方法——ACNA(Alibaba Cloud Native Architecting)。ACNA 作为 「4+1 」架构设计流程,「 4」 代表架构设计关键视角,包括企业战略视角、业务发展视角、组织能力视角和云原生技术架构视角;「1」 代表云原生架构持续演进闭环,并提出云原生架构成熟度模型帮助企业评估业务段云原生成熟度。

ACNA 将云原生化分割成服务化能力(Service)、弹性能力(Elasticity)、无服务器化程度(Serverless)、可观测行(Observability)、韧性能力(Resilience)、自动化水平(Automation)六个不同维度(SESORA),每个评估维度设立 ASNA-1 至 ASNA-4 四个不同等级并依次计作 0 至 3 分,同时设立零级、基础级、发展级、成熟级四个不同成熟等级。云原生架构成熟度模型的提出,对企业云原生化现状、能力和发展路径不清晰等问题, 给出评估与优化方向,帮助企业走上数字化转型“最短路径”。

可参考、可落地的云原生解决方案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

长按扫描二维码关注凌云时刻

每日收获前沿技术与科技洞见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Python入门技能树首页概览211375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6月16日
下一篇 2020年6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