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万 VS 3万
你是否能想到,这样一组相差悬殊的数字背后,对应的是当前我国 络安全人才面临的缺口数量,与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学历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之间的对比。更令人关注的是,70万的 络安全人才缺口,只是截至到2014的数字;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140万人。
当 络空间已经成为另一个博弈的新战场,从我们每个人的个人隐私,到涉及国家战略安全,这一切都与 络空间安全密切相关。随着互联 在我国的飞速发展,我国 民数量早已跃居全球第一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 络大国。但在互联 为大众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不断的暴露出来许许多多的安全隐患和安全问题。
据相关预测显示:到2019年,我国 络安全行业规模将达到千亿量级。而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最关键的人才支撑,如此巨大的 络安全人才缺口,已成为制约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
2017年6月1日,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 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 络安全法》正式实施,其中明确指出:国家支持企业和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开展 络安全相关教育与培训,采取多种方式培养 络安全人才,促进 络安全人才交流,打开了 络安全人才成长的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
然而,综观当前我国 络安全人才培养现状,不但缺口数量巨大,还存在能力素质不高、结构不尽合理、 络安全学科建设刚刚起步迫切需要加大投入力度等问题。
破局,如何入手strong>
为此,国家专门出台了《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加强 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在该意见中指出,要支持 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探索 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等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育人。
在此背景下,一批 络安全企业勇担起了 络安全人才培养的 会责任。如:360联合多所高校成立国内第一个专注于 络安全人才培养的公益性企业级大学“360 络安全大学”;腾讯安全在已经打造的TCTF赛事平台、“百人计划”基础之上,成立了腾讯安全学院,希望通过搭建人才培养体系、校企合作体系、生态赋能合作体系,助力 会 络安全人才培养……
据了解,与高等院校合作深度参与高等院校 络安全人才培养工作,是i春秋一直以来致力的方向。2017年9月29日,永信至诚通过专家组审议成为2017年度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合作企业,并就 络安全精品课程建设、师资培训、 络安全实验室三个方向共70个项目提供资源与技术支持。
郑斐斐表示:在该项目中,永信至诚立足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培训、实践条件建设三大板块,与各大高校共同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络空间安全、 络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等计算机相关专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为合作院校开发 络安全课程、为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技能和授课培训,提供设备及系统技术支持、专业课讲授、实训项目支持、教学管理支持,按照行业用人标准,与校方共同制定专业共建方案,协助高校建设 络安全学科,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与学校共同培养企业应用人才。
除此之外,早在2015年,永信至诚便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建立了“ 络安全实用型人才培养联合实验室”,就共建 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实战型 络安全人才培养、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等,达成深度合作意向。
而这也充分契合了六部委意见中“鼓励企业深度参与高等院校 络安全人才培养工作,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制、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课题研究及联合培养基地等各个环节加强同高等院校的合作。推动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定向培养 络安全人才,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的指导思想。
人才培养,教材建设是不可获缺的环节。在六部委的意见中也曾指出:要加强 络安全教材建设,根据信息技术特别是 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在现有教材基础上,抓紧建立完善 络安全教材体系。国家加强引导,鼓励出版 、企业和 会资本支持 络安全教材编写。
在这一点上,i春秋也积极响应国家的 召,深深扎根于 络安全教育土壤。目前,i春秋已推出了5000+节线上 络安全视频课程;2017年9月,由永信至诚主编的《 络空间安全导论》正式出版,这是 络空间安全成为一级学科以来,第一部导论性质的教材,内容涵盖了技术、管理、法律、案例等多领域,为 络安全人才提供了学习 络安全技能的知识源泉。i春秋还积极开展校企师资培训、协同育人等项目,逐渐完善自身 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2018年5月,永信至诚主编的另一本《Web安全防护指南》也正式出版。
络安全人才培养的破局,需要的正是这样产学研加实践一体的全面模式。在这一过程中,i春秋也一直践行着成立之初的理念:致力于通过独创性的技术,凝聚、精炼中国互联 安全十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系统,为公民普及信息安全知识,为爱好者提供丰富的知识点和技能树,为安全从业者提供成长路径,为企业主提供性价比高的技术团队继续教育方案,更是为 会输出有实践能力的信息安全人才,以适应互联 +战略的兴起。
据郑斐斐介绍,在三年多的时间里,i春秋的注册用户已达50多万人,开设课程600+门、5000+节、74000+分钟;累计承办比赛200+场,共计160000+人参与;已有6000+名学员参与线下实训,毕业就业率达90%;春秋学堂也已签约100余所高校,成功帮助超过400多名高校教师、20000多名学生进行 络安全教学管理。
信息时代的安全感,从来都离不开 络安全人才这座基石。
培育信息时代的安全感, 打造 络安全的核心源泉, i春秋,一直在行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