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还有不知道“铁穹”系统的,那就要好好温习一下最近10年的中东新闻了,毕竟每过上那么一段时间,哈马斯武装、黎巴嫩真主党等组织就要在以色列边境闹上那么一回,把攒了几年的火箭弹一并消耗出去,然后大名鼎鼎的“铁穹”防空导弹闪亮登场,管你飞来几百还是上千枚火箭弹,通通逃不过千手佛“铁穹”的手掌心。
尽管这事确实很了不起,但自媒体时代的吹捧者显然有些吹得过头了,搞得“铁穹”防空导弹好像站到了华山之巅,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感觉,这里我们不得不吹点凉风,其实吧“铁穹”也就那么回事,如果不是鹰酱在背后支持,恐怕铁穹系统也不会那么好使吧!
“铁穹”系统的发展背景
以色列在个人心中形象就好似一个“武疯子”,不但好勇斗狠,还完全不讲道理,反正你敢打我,我就加倍 复,即使对阿拉伯世界贫民也毫不手软,你扔石头我就打橡皮子弹,你聚众闹事我就发射催泪瓦斯,你袭击我的巡逻队我就用推土机推了你家,你敢用火箭弹袭击我就用飞机各种炸炸炸,这样的结果当然是冤冤相 何时了。
最近几十年,以色列与周围国家的矛盾越演越烈,每过一段时间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又或者约旦的某组织就会来一次大规模火箭弹袭击。除了火箭弹以外,以色列还面临周围国家的弹道导弹的威胁,1991年伊拉克就向以色列发射了“飞毛腿”,如今伊朗、沙特等国也装备了大量的弹道导弹,面对这样的威胁,以色列该如何应对呢?
海湾战争中,爱国者拦截“飞毛腿”的事情引出了以色列的解决方案:反导系统。今天以色列的反导系统分为三层,能拦截伊朗“流行3”或者沙特“东风3”等中远程导弹的“箭-2”导弹,能拦截飞毛腿和“圆点”等中近程导弹的“大卫投石索”,以及用来拦截射程70公里一下的火箭弹和炮弹的“铁穹”。而近些年大出风头的当然就是“铁穹系统了”,面对一次性成百上千的火箭弹袭击,“铁穹”堪称为以色列打造的铜墙铁壁,面对上千枚火箭弹拦截效率高达85%~90%,为以色列撑起了一把安全防空 。
“铁穹”导弹天下无敌!震惊世界!独一无二!难以置信….
以上用词都是我在百度上搜了一下“铁穹”选出的标题用词,这些是怎么来的呢?下面我们就说一个新闻: 上查询了一下最近一次对抗中,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武装发射了1750枚各种火箭弹,以色列对其中的500枚左右进行了拦截,击落了其中的400枚左右,拦截率高达85%。如果不是拦截到最后铁穹导弹的待发弹都打完了,拦截率可能还会更高。
“85%的拦截效率厉害吧?”
“确实厉害。”
“有多厉害?”
“大概相当于制导冲天炮拦截了敌人扔过来的鞭炮。”
什么乱七八糟的赞美之词,“铁穹”哪有这么牛?这里得来一瓢冷水。“铁穹”系统拦截效率如此之高的根本原因是对手太LOW了。
哈马斯组织使用的大部分“卡桑”火箭弹实则是用各种民用材料拼凑出来的简易火箭弹,水平大概也就在1844年英国发明家黑尔制造的康格里夫火箭的水平,少部分能达到苏联二战时“喀秋莎”的水平,还有少部分是偷运进来的122mm“冰雹”火箭弹,这些火箭弹连发射装置都没有,大部分也就搭设一个简易的支架,然后点火发射了。所以1700多枚火箭弹打出去,以色列经过简单的弹道计算就淘汰了1200枚,仅仅只对其中500枚威胁较大的进行了拦截。由于这些自制的火箭弹质量太差,又受到空气阻力因素影响等,其下降阶段时的速度基本也就在亚音速,弹道轨迹完全可以通过简单的预测和跟踪,拦截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其中大部分的火箭弹都射偏了,你说这些是不是扔过来的大 “鞭炮”。
塔米尔导弹的雷达导引头+近炸光学窗口
但同时我们也要说明,“铁穹”系统的塔米尔拦截弹的设计理念非常接地气:简单、实用、廉价,性能嘛实则很一般。整个导弹就像开挂一样的“七尺卡拉一顿砍”,为了就是省钱,毕竟对手太弱何必去花冤枉钱呢。塔米尔拦截弹虽然拦截距离只有10~20公里左右,可如此短的距离制导却是中段指令+末端毫米波雷达制导,为了节约成本做了一个超小的主毫米波雷达导引头,仅仅只有1000~2000米左右的探测距离,前中段完全依靠指令飞行,在距离目标很近才能主动锁定并自动攻击,因此铁穹探测距离太近且视角太窄,是不具备追踪高机动或高速目标能力的;为了省钱塔米尔导弹居然连雷达罩都省了,设计了一个头部整流罩,在靠近目标时抛掉整流罩露出雷达导引头及近炸激光窗口,毕竟透波性好的雷达罩价格还是挺贵的。另外就是战斗部和引信装置,照理说拦截又慢又不能机动的火箭弹应该采用直接撞击方式效果会更好一些,可塔米尔导弹的精度显然是不足以直接命中目标而选择了近炸引信,另外导弹战斗部也很小,近炸产生的密集破片杀伤区目的并非引爆火箭弹,而是撞击破坏来袭目标的飞行姿态让其失稳掉落而已,运气好才能直接引爆,至于导弹机动性也很一般,速度也不够快。所以导弹被噼里啪啦一顿砍后,你说塔米尔技术含量能有多高?至少天下无敌、独一无二、震惊世界这些词是决不能用在铁穹系统上的,塔米尔拦截弹成本确实低,但技术含量也就相当于具有一定制导能力的“冲天炮”而已。
以色列“铁穹”系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惊人,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能够将拦截导弹价格控制在4万美元,一次性拦截几百枚导弹,拦截效率高达85%以上,这些还是值得肯定的。如此高的拦截效率,就不得不提铁穹系统的雷达和作战管理系统了。
“铁穹”真正核心是雷达和作战管理系统
“铁穹”系统的核心实则是雷达和作战管理系统,EL/M-2084雷达系统能够同时跟踪200个目标,而它的作战管理中心具备计算、预测来袭目标落点的功能,对于那些明显偏离目标,没有实质威胁的目标就不加以拦截了,只拦截那些可能打中以色列目标的火箭。主要原因当然还是对手太LOW嘛,这些利用民用采用拼凑的卡桑火箭弹颗不具备任何变轨能力,速度也不快,弹道很容易计算,而发射1700枚有1200枚没有奔着目标而去也就知道有多LOW了,这一计算就省下了1200枚拦截弹,这省下来的钱才是大头。
其实以色列人一直宣传“铁穹”系统白菜价的思维有点偷换概念,与塔米尔拦截弹的低成本相比,一整套“铁穹”系统造价高达5000万美元,其中大头和核心实则是高性能的雷达和作战指挥控制系统,拦截导弹的价格压根就没有进入这部分造价中去。
铁穹的每套系统也就是一个发射连,一般由3~4个发射单元,每个单元备弹20枚,采用集装箱式发射器,再装填时间仅需十几分钟,以对付饱和攻击过来的火箭弹目标。不过从这次战斗情况来看,由于哈马斯火箭一次发射出来的火箭弹过于饱和了,已经超出了铁穹拦截范围,因此仍然造成了以色列数百人伤亡的事实。
因此“铁穹”无论技术还是理念上,都没有想象的那么先进,尤其是导弹。我们更多地应该看到这套系统的目标分配和作战管理软件设计,这才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结语
“铁穹”系统战绩虽然彪悍,但实际上并非技术的强悍,而是对手太弱了,这套系统主要针对卡桑火箭弹设计,拦截劣质火箭弹和炮弹倒是可以,而要向拦截其他目标几乎无能为力。其拦截弹的主动雷达探测距离过短、视场过于狭窄,目标稍做机动导弹基本就抓瞎了。而且这款导弹也没有太大的机动能力,战斗部毁伤效果也很一般,速度也不是很快,总之导弹性能一般且对付的目标过于特殊化,用在以色列好使,用在其他地方几乎没什么实战意义,这种火箭就干不了比拦截卡桑火箭更复杂的任务,因此我们不能过于神话这套系统。
同时铁穹作战管理系统也不是什么高科技,各国的防空拦截 作战系统不会比这个差,反倒是搭配的EL/M-2084雷达系统得到了多国购买合同,韩国和欧洲多国都引进了这款雷达,显然在发现低速目标和拦截上有其独到之处。
另外,以色列能够坚持使用“铁穹”为自己打伞,背后还有美国人的支持。即使塔米尔导弹的价格降低至4万美元1枚,如此频繁地去拦截仅仅只有800美元左右的卡桑火箭弹始终也是一个巨亏的买卖,甚至去拦截迫击炮弹也就更亏了。实际上以色列整个研发“铁穹”系统过程就得到了来自鹰酱爸爸1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而之后的拦截弹也全部来自鹰酱军事援助经费包圆,所以亏不亏以色列压根不在乎。更何况如果不拦截落下来炸的可是以色列人啊。正是因为对手太弱,加上美国全额 销这两个最根本的因素,才让以色列开发并大规模使用了“铁穹”这种独树一帜的武器系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