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1_深度解读CFD在百旺信云数据中心的应用

此篇文章为补录2019年8月1日头条 发文,全篇正文内容如下:

摘要:在数据中心设计阶段,通过实际实验对数据中心机房及相关产品进行优化,成本特别高,周期长,操作极其不方便,而且受到环境因素影响也特别多。因此,需要利用到CFD(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对数据中心及相关产品进行优化设计,从而达到理想的配置。

目前CFD技术主要在百旺信数据中心的节能分析,主要包括:1)环境级的优化配置。利用CFD技术对数据中心机房的整体布局的热分析和气流布局分析,从而达到合理的配置。2)系统级的优化。利用CFD技术,对电子设备机箱、机柜、空调进行仿真分析,从而达到合理的设备尺寸 。3)元件级的优化布局。利用CFD技术,对空调设备里的换热器、管道等原件进行热分析,从而得到合理的元件配置和运行工况。

1背景

随着IT 设备的高精密度化发展,数据机房面临的散热问题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热点,数据中心机房是进行数据集中处理的重要场所,全年不间断的运行会使数据机房中的设备消耗大量电量和热量[1]。故机房应布局合理,气流组织分布科学,避免产生冷热气流混合、局部热点及冷量损失等制冷不均匀现象;

保障机房设备良好的运行环境,降低IT设备故障发生概率、降低PUE (Power UsageEffectiveness,电源使用效率)值及减少机房能源损耗[2]。目前在运营和即将建设的数据中心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主要包括:1)设计冗余太多;2)设计脱离实际;3)设备和系统耦合性差;4)盲目采用水系统空调;5)机架设备布局不合理;6)施工不合理,造成空调能耗增加;7)运维管理失当;8)计算负载错误,严重偏离实际,造成浪费;8)管理人员盲信自己水平,严重夸大事实[3]。

同时对于数据中心相关产品的设计,由于实际实验成本高,难以完全获得必要的实验数据。而且通过实际实验对产品进行优化,成本高,时间周期长,而且难以获得理想的产品设计。因此,CFD技术在数据中心相关产品的设计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针对上述问题,对于机房设计,《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规定:“主机房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形式,应根据电子信息设备本身的冷却方式、设备布置方式、设备散热量、室内风速、防尘和建筑条件综合确定,并应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对主机房气流组织进行模拟和验证。”

对于数据中心相关产品,不同的公司都配备有自己的仿真实验人员,利用成熟商业CFD软件,对产品进行优化,从而获得理想的产品设计。

2 环境级的优化配置

这里主要指对机房的气流布局和热分析,主要包括对数据中心机房验证设计方案和优化设计方案。其中验证设计方案是对现有设计方案进行模拟验证,包括机柜、服务器布置、空调冷量大小与摆放位置、气流组织,看是否合理,有无局部热点?

各台空调的利用率状况如何?空调故障停机情况下机房温升如何?空调是否适宜采取群控方式?优化设计方案是设计方案通过模拟验证后,有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进优化,然后对优化方案进行再次模拟,直至优化设计达到满意效果。

通过对设计方案的模拟验证、优化,避免主观失误,保护业主投资,减少或避免机房投产后出现问题的几率,提升机房整体安全性[4]。

2.1 模拟软件

目前对于环境级的优化配置的模拟软件,99.9%均采用常用的通用工程CFD软件。目前适用于数据中心机房的模拟软件包括6 Sigma DCX、IcePak、STAR-CCM等。本案例采用的模拟软件为IcePak.

ICEPAK软件由全球最优秀的计算流体力学软件提供商Fluent公司,专门为电子产品工程师定制开发的专业的电子热分析软件。借助ICEPAK的分析和优化结果,用户可以减少设计成本、提高产品的一次成功率(get-right-first-time)、改善电子产品的性能、提高产品可靠性、缩短产品的上市时间.广泛应用于通讯、汽车及航空电子设备、电源设备,通用电器及家电等领域[5]。

2.2 案例分析

对百旺信四楼机房某布局方案进行热仿真分析,由于四楼机房有四个房间,每个房间布局一致,因此在建模时,可以仅考虑一个房间进行建模。在Icepak上建立的虚拟机房模型,如图 1所示,环境温度27.5℃,湿度60%。

最终仿真结果如图 2所示,除了机柜出风口处为34℃,其余均低于28℃。且仅开列间空调时,房间温度与机柜温度之间几乎不干扰。

虚拟机房

房间内仿真结果

3 系统级的优化分析

这里主要是指对设备的热仿真分析,从而达到各部件之间安装尺寸的合理布局。由于数据中心空间有限,因此需要合理安排设备之内各部件之间的安装距离。通过利用CFD,优化各部件之间的安装距离和安装尺寸 ,减小主观失误。

3.1 模拟软件

对于系统级的优化分析,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均采用通用CFD软件,目前Fluent、STAR-CCM、CFX,Icepak,6 Sigma DCX等都可以做系统级的优化分析。本次采用Fluent进行系统级的优化分析。

Fluent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商用CFD软件包,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为60%,凡是和流体、热传递和化学反应等有关的工业均可使用。它具有丰富的物理模型、先进的数值方法和强大的前后处理功能,在航空航天、汽车设计、石油天然气和涡轮机设计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Fluent可以解决6 SigmaDCX 、Icepak等环境级优化配置软件不能解决的问题,如蒸发冷凝冷却。

3.2 案例分析

对于百旺信数据中心某新型设备内三组560风机的安装高度进行了仿真分析,其中每个风机风量为12000m3/h。经仿真后,如图 2所示,当风机安装高度为200mm时,在离风机200mm的地方,速度分布极其不均匀,最大速度和最小速度之间相差21%。

由于流量,ρ为空气密度,v为速度,A为截面积。因此,距离风机200mm高度处,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之间相差21%。同理其它高度处,均可以得出不同高度处的流量差距。经整理后,如图 3所示,最终能够得出风机的安装高度在350mm-400mm时最为合适。

距离风机200mm的设备截面处

流量差距-安装高度之间的关系

4 元件级的优化设计

这里主要是指设备内部的元器件的优化设计和分析。在方案设计之初,由于考虑可能不周详、主观经验等因素,造成设计不合理、材料浪费等。而且采用实际的实验进行优化设计,成本高,周期长,浪费严重,因此需要利用CFD进行仿真分析,从而得出最佳性能的元器件。

4.1 模拟软件

对于数据中心机房的仿真,由于所处气流环境为一般可压缩流环境,没有极端流体现象出现,而且主要为工程级运用,因此可以采用通用CFD软件。由于Icepack,6 Sigma DCX,flotherm等软件主要运用于环境级优化配置,对于元件级仿真计算,精度相对较差,数值方法很少,也不能进行蒸发冷凝等物理模型的计算,对于双流体或多流体的热仿真分析误差也很大,因此不宜运用在元件级的仿真计算中。

对于元件级的CFD计算,则需要采用更专业的CFD软件。目前,较为专业的CFD软件有Fluent,CFX,CFD++等,这些软件带有大量的数值计算方法,可以运用在不同的环境中,也能够进行蒸发冷凝冷却等热物理现象的分析和模拟。

结合百旺信数据中心冷却塔中存在有蒸发等物理现象,因此需要较为专业的通用商业CFD软件,本次采用Fluent进行计算分析。

4.2 案例分析

对百旺信数据中心楼顶的某新型冷塔中的换热器芯体部件进行分析。其中芯体截面积如图所示,考虑到几何对称结构和物理流场对称,因此,在计算中,只对单根换热翅片管进行仿真计算。工况条件为:进风温度27.5℃,相对湿度60%,水温35℃,水量100m3/h的工况下,同时对换热翅片管喷淋,使其喷淋水翅片管之间进行蒸发。

通过利用Fluent对单根翅片管进行仿真,可以初步得到单根翅片管的换热功率和翅片管长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单根翅片管与风量之间的关系,如图 4和图 5。

可以从图4和图5,可以看出,单根翅片管的最佳长度1.1-1.2m左右,最佳风量在40000m3/h风量左右。风量超过40000m3/h后,换热功率的增加不再很明显。长度超过1.1m后,换热功率的增加也不再很明显。

因此,利用CFD技术,可以合理的分配元件本身的尺寸和运行,得到更加经济和性能的尺寸。

图某新型换热器换热芯体截面形状

单根翅片管5wm3/h风量下,功率-长度之间的关系

1.5m长度的翅片管功率-风量之间的关系

5 存在的问题

由于CFD技术本身发展时间较短,在国外1984年才开始运用于工业中。而在国内,则是进入2000年后才逐步开始运用于工业中。而且,由于CFD技术运用需要一定的理论门槛,因此,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主要包括

1)CFD仿真结果不可信。由于目前国内许多CFD技术人员并不具备有专业的CFD理论知识,而CFD软件中,通常有大量的不同的数值算法,不同的理论算法,运用场景不一致。而许多CFD技术人员由于没有专业的CFD理论知识,对于算法的适用场景和设置并不清楚,因此造成了仿真结果不可信。

2)CFD成为“背锅侠”。由于许多产品设计,在方案设计之初具有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但是通过利用CFD技术进行仿真分析得到的结果与最初方案设计得到的结果不符合。因此,部分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因此严重质疑CFD分析结果,完全不相信CFD结果。

3)将CFD等同为经验公式。由于部分设计人员理论上认知的问题,将CFD等同为经验公式。然而,经验公式为特定于某种环境下,无数结果的共同特征的总结。经验公式适用范围极其狭窄,误差不可控。然而目前连续流CFD技术是以连续N-S为基础的,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将连续方程离散化,利用计算机求解离散N-S方程(即CFD数值算法或CFD数值方法)。

4)将CFD仿真结果完全等同于实际结果。部分设计人员对CFD仿真结果完全等同于实际结果,这也是不具有专业CFD理论知识的表现。

5)CFD软件适用性范围扩大。目前许多CFD技术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将不同CFD软件的适用范围和适用误差随意扩大,并且范围扩大后又对仿真结果没有做必要的修正。例如部分CFD技术人员将运用于环境级分析的CFD软件,随意扩大到元器件级别,且没有必要的修正,造成仿真结果与实际结果偏离较大。

因此,合理的CFD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的运用于数据中心及相关产品的优化设计之中。

百旺信数据中心的仿真人员,均为硕士博士毕业,毕业学校为国内985高校,专业均为流体力学相关专业,具有专业的CFD理论知识和理论素养。

同时,在SCI,EI高水平期刊上已经发表了多篇以CFD技术为主的文章,其文章上的仿真结果受到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认可。因此,百旺信数据中心的仿真人员能够很好的运用CFD技术,对数据中心机房及相关产品进行更为合理的分析和优化设计。

6 结语

CFD技术在数据中心及相关产品的优化设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利用CFD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电能的消耗和材料的浪费,减少PUE值,减少设计周期和设计成本。

百旺信数据中心通过CFD技术,对气流布局和热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能够有效合理配置机房,以及部件内的安装尺寸,同时优化设计机房内的相关产品的元器件,尤其是换热器元件,可以有效的减少无关能耗的浪费,从而有效的大幅度降低PUE值。

参考文献

[1] 徐慧姣. 冷通道封闭技术在数据机房中的应用及其模拟探讨 [J].通信电源技术,2019, 36(02): 273-5.

[2] 陈坚. 基于CFD仿真的数据中心设计方案优化; proceedings of the 第十五届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学术交流会, 中国北京, F,2018 [C].

[3] 张泉, 李震. 设计中心节能技术与运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 2018.

[4] 许泉明. CFD热仿真在数据中心设计阶段的应用探讨 [M]. 2018.

[5] 佚名. 百度百科:Icepak [M]. 2019.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4月24日
下一篇 2020年4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