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简单需求竟让我改了十几处代码,万字控诉到底什么是重复代码!

刚开始工作时,总有人开玩笑说,编程实际上就是 CV,调侃很多程序员写程序依靠的是复制粘贴。

至今,很多初级甚至高级程序员写代码依旧是CV,就是把其他项目里的一段代码复制过来,稍加改动,然后,跑一下没有大问题就完事。
这就是在给子孙后代挖坑!

通常只要这些复制代码其中有一点逻辑要修改,就意味着所有复制粘贴的地方都要修改。所以实际项目中,常常发现明明很简单的需求,你却要改很多地方,需要花很长时间,搞的项目经理和产品经理,对你的进度都很不满意。

而且,只要你少改一处,就意味着留下一处潜在bug,预发布时发现又有问题,继续回退重新发版。

CV是最容易产生重复代码的地方,所以不要CV!
正确姿势是先提取出方法,然后,在需要的地方调用这个方法。

CV 的重复代码相对容易发现,但有一些代码有类似结构,这也是重复代码,有些人却对这类坏味道视而不见。
还有很多制造重复代码的不竭动力:

  • 代码结构不合理导致同一个实现散落各处
    由于初期代码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后续功能实现无法快速找到已有实现,或者找到了但是不好引用已有实现。
    改进:初期设计代码逻辑合理,对于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重构,防止演变成下一个原因
  • 为了稳定性,不动老逻辑
    拷贝一份。由于对于业务的不熟悉和对自己代码能力的不信任不敢重构导致。
    改进:通过微重构进行多次迭代小改进慢慢优化
  • 互联 敏捷开发的“快”
    由于时间紧张或者能力问题无法识别出的坏代码。
    改进:提升能力

重复结构

一个系统要把作品的相关信息发送给翻译引擎:

  • sendBook 把作品信息发出去
  • sendChapter 把章节发出去
  • startTranslation 启动翻译

这几个业务都是以后台执行,所以,方法签名都增加了一个 Task 的 Annotation,表是任务调度的入口。
然后,实际的代码执行放到了对应的service业务方法。

很多人觉得已经够简洁了,但这段代码结构却是有重复的,注意catch语句。

虽然这三个函数调用的业务代码不同,但它们的结构是一致的,其基本流程可以理解为:

  • 调用业务函数
  • 如果出错,发通知

当你能够发现结构上的重复,我们就可以把这个结构提取出来。从面向对象的设计来说,就是提出一个接口:

对于支持函数式编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可以用语言提供的便利写法简化代码的编写,像下面的代码就是用了 Java 里的方法引用(Method Reference):

如果再有一些通用的结构调整,比如,在任务执行前后要加上一些日志信息,这样的改动就可以放到 executeTask 方法里,不用四处改!还容易漏了!

所以这个问题其实不复杂,关键在于发现结构重复。相比直接CV,结构重复极具迷惑性。很难让人一下反应出来干的三件事,居然也是重复代码。

一般参数是名词,而方法调用是动词。动词不同时,并不代表没有重复代码!懂得这点,就比较容易发现结构相似了。
比如案例中的:发作品信息、发章节、启动翻译,看上去是三件不同事,只是因为动词不同,但除了动词,其它部分都相同!所以,它们在结构上重复。

做真正的选择

在这段代码里面,目前的处理逻辑:

问题来了,if 选择的到底是什么p>

感觉if 选择的一定是两段不同业务处理。但只要你稍微看一下,就会发现,if 和 else 两段代码几乎一样,只是最后的一个参数不同。

只有参数不同,是不是和前面说的重复代码是如出一辙的r> 没错,这也是一种重复代码。

写代码要有表达性。把意图准确地表达出来,是写代码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显然,这里的 if 判断区分的是参数,而非动作。所以,我们可以把这段代码稍微调整一下,会让代码看上去更容易理解:

实际项目中,if 语句没有有效地去选择目标是经常出现的,有的是参数列表比较长,有的是在 if 的代码块里有多个语句。

所以,只要你看到 if 语句出现,而且 if 和 else 的代码块长得又比较像,多半就是出现了这个坏味道。
如果你不想玩“找茬”,赶紧重构之!

软件开发里,有个重要原则:Don’t Repeat Yourself(不要重复自己,简称 DRY),《程序员修炼之道》也提到了它。

在一个系统中,每一处知识都必须有单一、明确、权威地表述。 Every piece of knowledge must have a
single, unambiguous, authoritative representation within a system.

写代码要想做到 DRY,一个关键点是能够发现重复。发现重复:

  • 一种是在泥潭中挣扎后,被动地发现
  • 一种是提升自己识别能力,主动地发现重复
    这种主动识别的能力,其实背后要有对软件设计更好的理解,尤其是对分离关注点的理解。

总结

典型的坏味道:

  • 复制粘贴的代码
  • 结构重复的代码
  • if 和 else 代码块中的语句高度类似。

很多重复代码的产生通常都是从程序员偷懒开始的,而这些程序员的借口都是为了快,却为后续工作埋下更多地隐患,真正的“欲速而不达”。

复制粘贴的代码和结构重复的代码,本质都是重复!只不过,一个是名词微调,一个是动词微调。

如果真的需要CV,首先应该做的是提取一个新方法,把公共的部分统一!

if 和 else 的代码块中的语句高度类似,通常是程序员不经意造成的,但这也是对于写代码没有高标准要求的结果。让 if 语句做真正的选择,是提高代码表达准确性的重要一步。

  • 有些创建对象new 对象重复,这个时候我一般用工厂模式去解决
  • 很多if条件处理不同的逻辑,这种情况一般都用策略模式去解决
  • 实体之间的赋值,一般都用工具BeanUtils 或者 MapStruct

不要重复自己,不要CV。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Java技能树首页概览93567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8月18日
下一篇 2021年8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