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亿,啪一下就没了!

大家好,我是小麦,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一个亿的融资在一家芯片初创公司可以烧多久前我知道流片很贵,看到业内人士的血书,我不禁愕然,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

接下来,迎面走来的是EDA软件方队,他们迈着坚实步伐,对你说:同志,该交钱了。如果说在人员配置,指令集架构上还有各种省钱的法子,那么在EDA软件这块,这钱真省不下来。所有芯片的设计图纸必须要跑在EDA软件上,你可以理解为做 页平面设计的人离开不Adobe公司的Photoshop一样。

正版EDA软件,目前还是被几家巨头垄断着,不管是Synopsys公司的, Cadence公司的, 还是Mentor公司的,买一套又是几百万起(美金),即便是花了上千万买的的EDA仿真工具也才给十几个License。

那我用盗版行不行的不想把芯片拿去流片,否则还是老老实实买正版吧。

买虚拟的东西的钱到这里就结束了吗图simple。

接下来就是一堆的IP要怎么解决,自己设计还是买还是找design service公司来做,总之不管用哪种,都要刷卡。

接口类的HDMI, PCIE,DDR等等等这些IP怎么解决,一个IP,直接买的话一个可能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而且每个license都有授权期限,过期了还得续费;

自己招工程师做IP,一个小团队的年薪开支也是几百万起,找设计服务公司也是一个道理,人家外包公司老板还要再赚点差价,但是至少接了活儿可以马上撸起袖子干,自己招的人可能还要磨合一段时间,靠不靠谱还要时间来验证。

如果是做CPU或者手机的SOC基带处理器芯片,几十个IP等着咱来配齐。算起来,这一块就是几百到几千万的开支,没有上限。

以上开销粗略估计了一下 已经快来到5000W的价位了,一个亿的钱,光在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和服务上已经花去一半了。

开过一家芯片公司以后,突然觉得女朋友的爱马仕包包都显得如此的亲民。但是能把这些钱顺顺利利花出去的公司,其实已经比很多公司要强了,有些公司大半年招不到人的,一直在战略性犹豫是自研还是攒个东西先应付着的,投资人看了后真想口吐芬芳。

04 

流片

准备开始流片后,花钱的速度那简直就是安了火箭一般。流片对于芯片公司来说就像参加一次大考,而且考试 名费出奇地贵。

忍不住插播一下,芯片设计公司流片前的场景就跟参加高考前的教室场景一样,到处都是打气横幅:流片攻坚战最后60天倒计时…那氛围,像极了高考前。

小公司流片一般不会选择第一版就full mask(包下一整块的晶圆片),而是会采用mpw方式,类似于拼多多的模式,几家设计公司共享一个晶圆,但要保证使用的是同一种工艺;不管是否拼单,都需要提前把掩膜版(Mask)的钱付了。

Mask这玩意儿的制造设备由于贵的吓人,所以做出来的掩膜版也是无敌贵。一套65nm工艺节点的掩膜版起价大概在100W美金。

如果采用28nm工艺,则一套掩膜版300W美金起,如果是14nm,一套500W美金起。

哦对了,一般一套是不够的,可能需要备足2套。投资人的心在滴血。

当然,掩膜版归掩膜版,流片的钱还是要另外付的。流一次片的价格相当于烧掉一套房子,这真不是在开玩笑。成熟工艺流片一次可能是上海外环一套房,48nm工艺流片一次可能是张江一套房,14nm工艺流片一次可能是黄浦江边一套房,5-7nm工艺流片一次那就是上海法租界一套房。

讲到这里,一个亿基本已经花完了。

05 

测试

房子到手后,哦不,是芯片流片回来到手后,马上就要上测试。流片不是说一次流片成功就万事大吉了,通常一款芯片刚tape out回来测试至少会有几百个bug,光是修复这些bug一年时间又没了。

上面那个巨烧钱的团队成员:老板,咱们工资要结一结了。修复bug真的需要绞尽脑汁,让多少青葱少年变成了秃头大叔,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得找专业的失效分析公司帮你看看,修复几个bug几十万是跑不了的,对了,交完钱以后麻烦请后面排一下队,前面还有10家芯片公司的档期在排。

当然,出现bug也不全是设计的问题,有些也会涉及到晶圆厂的工艺的问题,找晶圆厂的工程师找问题。不好意思实在太忙,要不您找外面的第三方测试机构帮您找工艺bug又是几十万烧掉了。

假设一年以后所有的bug都解决了(哪怕还有一个bug,芯片都还只是一块砖!),就准备找长电,华天做封装测试了,虽然也要花钱但是价格比晶圆厂流片确实要亲民不少。

Finally,芯片终于做好了。

为了下一轮融资和做企宣,这个时候激动人心的发布会终于可以开起来了~ 手握一颗芯片,微笑面对镜头“咱家的芯片,YES!”

06 

走量

如果说把办一家芯片公司比作西天取经的话,第一代芯片开始走量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可能才刚走出了长安城,后面如何打市场,如何提高量产良率,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毛利率,如何把自己的芯片做进终端的方案里,如何取得各项认证(尤其是汽车芯片!),各项商务谈判会复杂到让你怀疑人生。

库存的流转,供应链的拿捏,产能的获取,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每一步都有要花钱解决和打点的人或者机构。

对了,第一代芯片还没开始流片的时候,一般第二代芯片就已经开始研发了,上面的花费每一项都要再重新来一遍。

所以对于芯片初创公司来说,第一次流片失败,如果故事讲得好,下一轮融资进来还能再撑一撑,否则很有可能就撑不到第二次送去流片的时候了。

今天一业内大牛跟我说:芯片初创公司团队就是要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深表认同,2次流片没成功,团队凝聚力基本就散掉了,这是花再多钱都买不回的东西。

所以,曾经有圈内一知名投资经理总结出了投资芯片设计公司的三大方法:求签,测八字,看面相。

投资前给创始团队每个人都算一卦,看看这帮人有没有大富大贵的命,没有就别浪费钱了。虽然是玩笑话,但还是道出了芯片投资的辛酸和不易。

现在整个半导体圈异常火热,连卖奶茶的公司和卖西裤的公司都扬言要来自研芯片,看完我的这篇回答估计企业老板内心一颤,咱还是安安静静卖奶茶卖衣服吧。

—— The End ——

往期推荐

C语言为什么经久不衰入门笔记

销量破千万,革命性硬件是如何炼成的p>

凭什么国内造不出高端示波器扒一扒示波器的发展史!

PCB Layout的设计要点

谁知道嵌入式中的GND到底是什么它的本质

加入嵌入式技术交流群一起进步

你点的每个好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月8日
下一篇 2022年1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