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跑步豆(传感器)介绍的文章中,提到过华为跑步豆,即华为跑步精灵。本次就来体验一下华为精灵。
华为精灵是华为开发的一款多功能手环,兼具篮球精灵和跑步精灵功能,跑步数据控主要对其跑步精灵感兴趣。本篇文章主要对其跑步精灵功能进行测试比较。
01 产品功能介绍
华为精灵产品包括四样配件,从左至右分别为,手环套、充电头、精灵、跑鞋夹具。
在测试跑步数据之前,先说说这款手环都具备哪些功能?
1、时间(含闹钟)
2、计步
3、蓝球精灵
4、跑步精灵
5、提醒功能(来电、久坐、消息)
6、睡眠监测
还有一些其它功能,如下图
以上的功能中,笔者比较有兴趣的是跑步精灵功能。跑步精灵能够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手机绑定使用,可以提供距离、配速、步频、配速、步幅、触地时间、着地冲击、外翻幅度、摆动角度、着地方式等数据。
在篮球精灵和跑步精灵模式下,在鞋上佩戴,其它情况腕式佩戴。鞋上佩戴时,需要将精灵安装在专用夹具里,夹具夹住鞋带。
注意要多夹住几根鞋带,至少4根,上下两层都夹住最好。
在后面的测试内容,主要针对跑步精灵的功能进行测试,试试功能和体验,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02 跑步测试
1、操作模式
实际使用中,华为精灵可工作在两种模式下,一是精灵单独工作;二是精灵与手机配合使用。
单独使用情况下,操作在精灵触屏上,切换到跑步模式下,长按开始,结束也是长按。结束后将数据同步到华为运动健康APP。运动过程中看不到数据,也没有任何提醒功能,只能在跑步结束后与APP同步后看数据。数据包括距离、配速、步频、配速、步幅、触地时间、着地冲击、外翻幅度、摆动角度、着地方式,但没有轨迹,也没有心率。
精灵与手机配合使用,跑步过程中需要带手机,使用华为运动健康APP进行开始和结束的操作,数据包括距离、配速、步频、配速、步幅、触地时间、着地冲击、外翻幅度、摆动角度、着地方式,有轨迹图,没有心率。
目前华为精灵与华为手表还无法绑定,不过听说华为在未来有规划。
不管哪种模式,首先需要将精灵与APP进行设备绑定,具体操作略过,按照APP提示步骤操作即可。
同步数据需要将手机蓝牙打开。
2、场景测试
测试设备:佳明FR935+心率带;华为精灵
测试主要不是为了比较,因为和佳明935可比较的数据不多,只有步频和触地时间,其它参数没有比较意义或者不可比较。所以更多地是了解精灵的功能和其所测数据的理解。
在测试之前先了解一下官方对数据的说明。华为精灵提供数据当中,距离、配速、步频、配速、步幅、触地时间、着地冲击、外翻幅度、摆动角度、着地方式。前面是常规数据,在运动健康APP里对后五个数据有解释说明。
华为精灵配置六轴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三轴角速度),基于六轴惯性传感器数据,结合华为自研跑姿算法,解算得到跑姿相关参数。
触地时间:指脚着地到离地的时长,优秀运动员可在200ms以内,正常值是0-300ms。
外翻幅度:反映脚从初始着地到开始蹬地这一阶段向内旋转的角度。旋转角度通常在5-25度之间。
着地冲击:是指脚着地时受到冲击。常见取值范围6-20g(g为重力加速度)。
摆动角度:反映小腿从蹬地开始、随惯性向大腿自然折叠的幅度,越大折叠越充分。常见取值范围70-140度。
着地方式:脚着地瞬间与地面接触的方式,分为前脚掌、全脚掌、脚跟着地三种方式。通常建议前脚掌或前脚掌外侧柔和有弹性地落地。可通过赤足跑、提踵行走、半蹲跳改善动作。
以上是华为官方对跑姿数据说明解释和建议,在建议值范围内显示正常,超出正常值显示偏大或偏小。笔者对这个说明不够满意,具体后面再说。先看看测试数据。
为了数据不受手机干扰,后面所有测试均采用精灵单独操作模式。一共有10次测试数据。
全部数据如下(请横过来看)
3、数据分析
1)时间
由于精灵需要蹲下进行开始和结束的原因,总耗时上,精灵会多出10-20秒左右。
2)距离
精灵本身没有GPS,距离是根据六轴惯性传感器计算得到的,比GPS测出距离偏多,相应配速也偏快。
3)步频
与佳明数据相当,差别较小
4)触地时间
在连续跑步的情况下,与佳明的数据相当,差别很小。但是,在跑步中间走路或停下来的情况,两者相差就非常大。主要原因是佳明对走路的触地数据进行了过滤,精灵没有过滤,这样造成精灵的平均值高出很多。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
案例1
5月29日的测试,训练科目是E10K 4ST。在E10K阶段,两者触地时间相差不多,在ST阶段,精灵在走路阶段的触地时间明显比佳明高很多,佳明约280ms左右,精灵约约570ms左右。
案例2
6月3日测试,训练科目:400*8间歇跑,佳明对走路的触地时间处理明显过了,看不出规律,有大有小。精灵真实还原实际情况,很规矩。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精灵平均触地时间是319ms,给出判断是触地时间偏长,显然是不合理的,容易造成误导。触地时间更多是考虑跑步时触地时间,走路的触地时间对跑者而言没有意义。所以对于跑步过程中有走路情形下的触地时间处理值得深入研究一下。
案例3
5月27日测试,科目是M10k,可以看出精灵最后的触地时间尖峰严重影响了平均值。
5)着地冲击
所测数据大部分数据在华为建议值范围内,属正常。
对于这个参数笔者是有疑问的,着地冲击是如何计算的,跟哪些因素相关,体重、配速?是个相对量,还是绝对量。优秀运动员的数据是多少?数据是越小越好,还是6-20g的中间值 比较好?
数据是要指导跑者服务,否则没有意义。
从已测数据看趋势看,配速越快,冲击力越大。赤足跑冲击力大于穿鞋跑,笔者以为赤足跑垂直振幅更小,步频更快,冲击力会更小,精灵所测数据正好相反。从另一方面讲,也是有可能,如果有鞋的缓冲,冲击力小了也有可能。下回我用1Coach跑步豆再次验证一下(关注微博老苏Runner)赤足与穿鞋的数数据不好验证,必须在专门的实验室进行验证,笔者无能为力了。
横坐标:配速,纵坐标:着地冲击
6)外翻幅度
外翻幅度的概念好理解,笔者数据大部分在华为精灵推荐值5-25度范围内。在5月27日,外翻幅度为22度,在推荐值范围内,但APP结论提示是偏大,与推荐不符,如下图。
7)着地方式
穿鞋基本是脚跟着地,赤足70-80%前脚掌着地,基本符合事实。
4、APP使用
华为运动健康APP在与精灵绑定后,只要手机蓝牙打开状态,同步很快,跑步结束后自动同步。下图中,手环标志为精灵导入数据,手表标准为华为GT2的数据。
同步过程中发现在两个小问题,以下是5月22日和26日的数据,22日的问题是历史数据中没有跑姿数据,记得之前是有的,过一段时间没有了,不知是什么原因。26日的问题是刚同步数据没有问题,过一段时间后,跑姿数据异常大。
03 小结
华为精灵是一款性价比较高的跑步豆(动态传感器),售价仅99元,具备蓝球精灵、跑步精灵和手环的功能。其中跑步精灵功能可独立使用,也可以与华为运动健康APP一起用。可提供距离、配速、步频、步数、配速、步幅、触地时间、着地冲击、外翻幅度、摆动角度、着地方式等数据。
- 多功能,手环、蓝球精灵、跑步精灵
- 提供丰富的跑姿数据
- 性价比较高
- 根据跑姿评价结果,APP提供相应的训练动作。
- 因为兼顾多功能(手环)使用,造成不方便固定,对于首次使用的用户,固定方法容易松动。
- 不能与华为手表绑定,操作上不方便,数据上也没能打通
- 对于跑姿数据评价太粗略,目前仅有正常与不正常两种评价,需要更详细的数据评价,比如以精英跑者为参考,划分档次。
- APP数据异常的问题,可能是APP端问题,需要改进。
- 笔者建议将精灵做成专用功能的跑步精灵/篮球精灵,不再兼顾手环功能。手环功能真的是鸡肋,没心率,说实话睡眠功能都不准。
- 在数据评价上,给出更详细的参考范围,并提供参考值依据,让跑者信服。采集精英跑者的数据,为业余跑者提供参考数据。
- 尽快与华为手表绑定,否则操作上太麻烦,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华为手表的专业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