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忆及今年 Google 断供华为,使华为在海外发行的 Android 设备中不能使用 Google 未开源的 GMS 等服务部分时,不禁让人联想到未来某一天,倘若 Windows 断供中国,彼时中国能否摆脱对 Windows 的依赖又将对中国产生哪些影响p>
本期《涛滔不绝》,CSDN 创始人&董事长蒋涛将带你回顾时下最为成功的操作系统 Windows 与 macOS 的前世今生,分析如果 Windows 断供中国,我们是否已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点击下方小程序,让我们一起来看 Windows 与 macOS 之间有哪些“纠缠”吧!
《涛滔不绝》本期完整版视频????
注:《涛滔不绝》由 CSDN 与今日头条联合出品,栏目内容:CSDN 创始人&董事长蒋涛以程序员的视角,谈论程序员职业生涯或生活中的各种趣事。
精彩观点预览:
-
判定一个平台是否能称为生态,要看平台以外,第三方厂商的产值、市值的总和是否超越了平台自身。
-
可以说苹果是有生态基因的,它了解如何建立好一个生态,iOS 生态的构建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
如果操作系统被别人掌握,或者是采用闭源的系统,理论上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以下是文字版:
目前中美从贸易战已经打到了科技战。在此情况下,美国要对中国“卡脖子”该怎么办 Windows 断供,中国会怎么样国内“缺芯”的情形已显而易见,华为及业界厂商也正在努力抗争;如果操作系统也出问题,那又会如何呢一个值得我们思考与解决的重要问题。
其实在微软做操作系统的同期,美国还有上百家操作系统公司,可为什么是 Windows 成功苹果又为什么能够构造出属于它的操作系统生态是否可以r>
在此,我们不妨先回顾过往,再探讨 Windows 断供可能会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苹果与微软之间的“恩怨曲折”
聊完微软的 Windows ,自然不得不提苹果的操作系统了。
苹果公司一开始很辉煌,但后来衰落了一段时间,史蒂夫·乔布斯(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回归也正是因为苹果的操作系统在当时较为落后,当时的苹果不断在寻求出路以及他们想选一个新的操作系统。
回顾当时的大环境,共有两大竞争者参与苹果公司的竞选,一方是苹果法国公司的总经理 Jean-Louis Gassée 创建的 BeOS,另一大竞争者是史蒂夫·乔布斯创建的 NeXTSTEP,最后苹果以 4 亿美金将这款软件买入,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彼时 NeXTSTEP 做的就是新一代操作系统,其用户界面的体验都设计的很好,但由于其市场太小并没有做大。不过苹果在当时的情况下将其买入,这也是苹果历史上做的最正确的决定。后来,苹果将 NeXTSTEP 纳入史蒂夫·乔布斯这个团队,并任命史蒂夫·乔布斯为临时 CEO 。连 Jean-Louis Gassée 都曾表示:辛亏苹果当时收购了乔布斯的 NeXT,而不是我的 BeOS。
在回归后,史蒂夫·乔布斯想要做出一个苹果的操作系统,但操作系统取决于生态的成功,而生态里最大的霸主就是微软,那就来复盘一下微软的成功。
微软除了拥有 Windows 操作系统以外,还在两个方面尤为突出:
-
Office 办公软件。早期电脑最核心的应用就是办公软件,打游戏都是附加值,因此微软做了 Office 3 件套:Excel、Word、PowerPoint,后面又添加了 Visual 之类的工具。
-
开发工具。微软买了很多开发工具,自身也建造了许多开发工具,对开发者很友好。
史蒂夫·乔布斯在回归苹果之后,跟当时的“敌人”比尔·盖茨共同面临一个机会——开发操作系统。就在他们茫然于操作系统的设计时,发现施乐做了一套图形化界面接口 GUI ,在参观之后,微软“抄”了一套叫 Windows ,苹果“抄”的就现在的 macOS 。
在解决操作系统的问题后,史蒂夫·乔布斯又发现苹果的应用软件跟不上,当时应用软件的标准已经是 Office ,因此他联系了比尔·盖茨,表示需要他的支持。
或许是由于苹果“大哥变小弟”带来的成就感,比尔·盖茨给予了苹果两个方面的帮助:
-
对苹果投资 1.5 亿美金;
-
为苹果开发出一个 Mac 版的 Office 。
被掌控的操作系统存在风险
中国曾经也想摆脱被国外操作系统垄断的情形,想要做出正版化的国产软件。15 年前,倪院士就提到,如果操作系统被别人掌控,实际上是有风险的。
例如,伊朗就发生过“核反应堆事件”,当时它的核反应堆一直无法成功,每次参数调整好了,可送进去就失败。后来才发现,他们的系统被以色列的黑客入侵,并放了病毒,使调整好的参数一旦执行就被替换。而这个入侵过程却无从得知。
因此,如果操作系统被别人掌握,或者是采用闭源的系统,理论上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国家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重视这个事情。但那次的失败很惨痛,不仅国产软件没有替换成功,还引起了很多用户的反弹与不满。原因是因为生态还不完备。
当时国家要求北京某些办公地区全部换为国产红旗操作系统和龙芯,结果因为不兼容,导致原来的软件、打印机等不能用了,因为这些原本是 Windows 驱动的,没有人去开发 Linux 驱动。后来才意识到,这不仅仅是换软件和操作系统的问题,许多设备都需要重新购置,软件也需要重新开发,总成本太过高昂,最终这次替换行动就失败了。梁宁老师还为此写了一篇文章《一段关于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往事》,讲述我国芯片与国产化的不成功。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Python入门技能树首页概览215274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