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刻录的一点个人经验:铭大、铼德、三菱、万盛, Nero、Burnatonce、Burrrn、Feurio

基本信息

操作系统 win10 21H1 19043
刻录机型 ASUS SDRW-08D3S-U (USB2.0外置)最低x10
碟片信息 1. 铭大金碟(MNDA)江南水乡,制造商Plasmon data systems ltd. Short Strategy Type Phthalocyanine
2.三菱AZO水蓝,制造商 Mitsubish Chemical Corporation Long Strategy Type Cyanine
3. 铼德五彩黑胶(RiTEK DIGITAL AUDIO),制造商 Ritek Co. Short Strategy Type Phthalocyanine
刻录软件 Nero、burnatonce、Burrrn、Feurio
CD机 松下SL-VP55、松下SL-S310、索尼NE10

前面

正文

18~19年最初用Nero12, 手动添加下载的无损FLAC、APE或者WAV,配合AAC/FLAC插件,刻录到MNDA的碟子上,用VP55流畅播放,音质方面也不太关注。用NE10播放,存在兼容问题,会有卡顿或“呲呲”声音,调了光头电位后,解决大部分情况问题,但仍有偶然情况,遂判断碟片质量较差原因,放到S310上卡顿问题较少,但部分碟子放到外圈同样有“呲呲”声(可能与刻录速度也有关,记不清了,CD机兼容上 VP55最好,其次S310,最后是NE10,不过NE10声音一般最舒服(人声))。

后19年中入手三菱AZO,同时使用Burnatonce(WAV)/Burrrn(APE),手动添加或cue载入,刻录到三菱AZO碟子,三个机器都能很好的识别,播放,切歌(期间刻录了几十张)。

今年(22年)三菱AZO价格涨了太多,于是经过权衡对比,入手铼德五彩黑胶,到货后打算试刻。看论坛里都说Feurio刻录效果比BAO(Burnatonce),遂打算试用试刻一下同时测试兼容性。

首先软件情况
Feurio的安装、界面、操作比较复杂,首次试用需要先找汉化包和激活码(资源站的1.6.8中文免激活均 毒);其次文件加载和刻录不是同一个软件界面,加载是 Feurio CD-Manager 而刻录是Feurio CD-Writer;加载界面支持直接从cue导入,点击刻录后会跳转到刻录界面;
而最难的一点,在Feurio CD-Writer界面首先对刻录机选择驱动,而可选型 有限,ASUS SDRW-08D3S-U作为一款USB外置光驱无法匹配列表中的专用驱动。

  • 首先照着 上的教程设置完刻录选项(x2刻速、取消手工调整功率校正等),驱动选了通用MMC,刻录到Ritek碟子,提示刻录机 告最低x10,确认后刻录过程正常(约8分钟),成功完成后到CD上播放,发现刻废:碟片无内容(已关闭,非空盘),刻录机也读不出任何内容;

  • 然后更换MNDA碟子继续测试,驱动选择通用SCSI-3,先执行模拟刻录测试,成功完成后选x10刻速,刻录过程中自动平均x4正常(约20分钟),成功完成后到VP55上播放,可以正常播放,刻录机也能正常读取;

  • 重新更换Ritek碟子,设置不变,刻录过程track1起初x10正常,到track1 98%时突然暂停,此时刻录机疯狂旋转和寻轨,大约2分钟后刻录继续,此时刻速降至x1.2;后续保持此刻录速度,并多次出现短暂的暂停和寻轨情况(此时总预测刻录时长已经拉长到40分钟以上了,只能耐心等待);总刻录进度到%78(track 12)时突然刻录中断并 错(提示command error code,详情没有保存),点击确认后刻录界面结束退出。将碟子放到VP55上播放,可以正常读出总时长和播放前12首,到13首时无法寻轨成功。

  • 期间使用Burnatonce/Burrrn在同品牌的碟子上交叉测试,Burnatonce/Burrrn均可以x10稳定刻录成功;

个人总结(推测只是推测):

  1. 首先相比于win10系统和刻录机,Feurio软件版本可能太过于老旧了,无法兼容Win10系统默认的刻录机驱动,同时手动选择驱动又存在兼容性风险;
  2. 关于2次刻录失败的原因,根据经验推测均由于驱动问题导致,第一次是驱动不匹配,第二次是驱动指令不兼容;
  3. 关于3次刻录速度均比较慢且不稳定情况,结合 上部分烧友的Feurio声场更大更圆润的理论,推测Feurio刻录前没有对激光头功率校准的步骤,可能jitter会低声音更稳,但也导致光头默认功率下效率低,稳定性差;

综合来看,在2022年的今天,随着大牌刻录碟的生产商退出、刻录碟品牌可选范围有限(For Audio的更少)、碟片品质日渐低下,使用Feurio刻录碟片看起来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至于Nero12,作为一款大而全的刻录软件看起来有些太重,稳定性不错,不过声音的品质也许和插件及刻速有关,用于Audio CD体现不出来优势;

而Burnatonce刻录无论是操作还是稳定上,依然是一个倾向的选择,使用过程中没有刻录失败过;唯一的不足是对APE格式的支持,不过可以用foobar转WAV的方式解决,或者用Burrrn作为替补;

补充说明,Burrrn使用起来也不错,界面操作简单,原生支持flac和ape解析,设置里包含回访增益,支持6dB限幅和jitter修整,使用过程中除了个别情况下解析速度较慢(刻录前过程,不影响碟片),刻录过程稳定,暂时没有失败过。

其次是碟片情况

  • MNDA江南水乡作为一款所谓的国产A+产品,估计本身设计就是用于DATA类型存储吧,用做Audio到底有点勉强,不多评价;
  • 三菱AZO水蓝,无论是刻录还是播放,稳定和兼容性都是一流(仅从个人使用情况来看, 上有烧友说相比深蓝一般,但是深蓝已经是收藏级别的产品了),设计上也更专业一些(Long Strategy和for Audio),比较遗憾当初没有多备一些,毕竟还是业余;
  • 手上的铼德五彩黑胶从刻录过程看并不太顺畅,目前感觉兼容一般(Burnatonce测试中失误刻了2张x24,VP55还好,SL310播放有多处明显的跳帧现象),可能设计上也有黑胶和酞菁染料的锅,但是盒子上毕竟是For Audio,感觉还是有点水,后续补充NE10上播放情况。

总结

CD圈子里主观的理论很多,这一点因人而异;对于业余选手来说,主观的理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平时关心更多的应该还是客观上的东西:碟子、刻录机、刻录软件、CD机等等的稳定性、易用性,以及之间的兼容性。

这里分享的内容从实际出发,仅代表个人业余经验,2022年的今天还坚持怀旧实属不易,追求更高精神要求和生活品质更难,且行且珍惜,不过自娱自乐即可,也不用人云亦云、过分牛角尖,毕竟已经是上个世纪的时代产物了。

后续

  • Ritek在NE10上的播放情况,实测后后续补充;
  • 最近入手了万盛(Maxell)的宽音轨(还没到),也是For Audio, 称是目前唯一性价比上肯定的产品,到手实测后再补充更新;

补充一

Maxell宽音轨到了,使用Burrrn(都是APE音源)不开回访增益对其和Reitk五彩黑胶分别各试刻了某欧美女歌手的两张专辑,用VP55播放对比播放。

碟片信息 Maxell宽音轨Audio环,制造商 RitekCo. Short Strategy Type Phthalocyanine

首先简单对比一下这两款碟子,从盒子标签看,Ritek的产地是越南,没有标刻速;而Maxell宽音轨从碟片信息看也是Ritek代工,不过是产地是台湾,速度32x。使用x10刻录过程都很顺利,速度也很稳定。

先试听了一下Maxell宽音轨,感觉一入耳的鼓声低音相对有明显的饱满浑厚(也有可能是专辑风格外加心理作用),这个专辑的声音本身比较大,小破音响音量没动,但是声音确实在那一瞬间带来些许惊艳。对比Ritek五彩黑胶,听感没有超出意外,不过也没有发现其他问题。

后面再多听了几次,主观上的惊艳感就弱了很多。客观听感上看二者的细节和差异没有太大差异(限于我的业余设备),从刻录和播放稳定性上看可能Maxell有优势,毕竟黑胶的口碑也不算好,不过这个还需后面大量时间总结,目前只是先入为主。

总结来看,Maxell这款戴Audio环的宽音轨仍然是值得入手的,目前价格比Ritek的略贵,但比三菱水蓝的便宜,台产作为For Audio的稳定性也不错。

补充二:

又多刻了几张Maxell宽音轨和Reitk五彩黑胶,Maxell宽音轨很顺利,Reitk五彩黑胶出现光头功率校准慢,甚至其中一次直接 校准失败,刻录过程中废了几张盘(其中一张是等校准太长时间了强行断电废了一张,另外就是刻录的专辑数据太大了,到最后一首的时候 错了,播放的时候最后一首只能听一半),看来黑盘的确比较费刻录机。

不过今天把刻好的碟子拿到NE10上播放,无论是之前Burnatonce x24的刻录的、还是后面对比过程中x10刻录的,Reitk五彩黑胶和Maxell宽音轨这两款碟子,播放起来都很流畅(竟然没有S310上出现卡顿),一听到底感觉真的不错。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3月4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