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会回忆《流浪地球》里的那个意象:一个飞向未知时空的星球,在宇宙中显得那么孤单而坚决。但换个角度想,如果所有人类都团结在一起探索宇宙,那可能也并不孤独。甚至整个星球会在彼此勇气的支撑下,感到前所未有的温暖。
作为面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openEuler已经涵盖了基础加速库、虚拟化、内核、驱动、编译器、OS 工具、OpenJDK 等组件,具有高度生态可用性。而面向未来,openEuler的价值绝不仅仅是可用,而是要面向未来企业场景,打造全场景协同、云端一体化、满足业务创新需求的One OS,为多样性架构释放算力。
那么或许可以说,从openEuler 20.09版本的1+8新特性中,我们看到了更多聚合生态,面向未来的突破点。这“1+8”新特性,就像一系列新装备、新能源,给openEuler这艘宇宙飞船带来了全新的探索能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飞船我更愿意将openEuler称为一颗飞翔的星球。因为它内部自带生态,以技术价值、产业价值、 会责任,聚合了愿意一同探索未知的开发者与伙伴。
无论如何,openEuler 20.09确实实现了概念的拓维,向“beyond OS”和最具活力的开源 区迈出了新的一步。
让我们进入探索宇宙的概念比拟中,看看“1+8”新特性到底给openEuler 20.09带来了什么新特性又能给开发者带来哪些产业价值p>
openEuler这颗星球,正在超越已知,从开源操作系统出发,飞向智能时代的更远处。
星球的保护层:StratoVirt新一代虚拟化技术
云计算与智能化产业发展到如今,云原生概念已经是家喻户晓。而被广泛讨论的云原生价值,其基础是建立在操作系统的新一代虚拟化技术上。
如果想要更好探索云原生的可能性,那么对虚拟化技术的保驾护航不可或缺。openEuler 20.09版本加入了StratoVirt下一代虚拟化技术,能够为开发者带来安全、轻量、高性能、组件灵活拆分、云边端全场景打通等一系列通用虚拟化优势。
Strato 是指大气层中的平流层。我们知道,大气层是地球的保护层,而平流层又是大气层中最稳定的一层。StratoVirt 希望像平流层一样,保护openEuler 的底层基础设施,为平台业务稳定运行提供虚拟化保障。与此前的虚拟化技术相比,StratoVirt降低了代码量级,减少了安全漏洞,实现了更符合开发趋势的虚拟化。
在openEuler 20.09 中,iSulad的性能得到了全面优化,并发启动和容器生命周期操作性能有了很大提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新增了容器镜像构建工具 iSula-build,提供了静态构建、IMA 构建等能力,给开发者带来了安全、快速的容器镜像构建能力。
目前来看,iSula-build 与 iSulad、iSula-transform 等一系列组件一起,构成了 iSula 全栈解决方案,这让openEuler的容器能力进入了全新阶段,成为基于openEuler探索敏捷开发、数据实时化、业务智能化等未来场景的核心引擎。
穿越宇宙,安全第一
如今,计算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被企业重视,而为了保护敏感数据的安全性,一般硬件场景中会设置一个安全隔离区来保护这些重要数据,这被称为硬件的Enclave技术。通过隔离出Enclave环境,来实现数据的更高安全等级。
最新发布的openEuler 20.09搭载了全新的secGear框架,以此让机密计算得到更好的应用开发。开发者基于 secGear 框架,可以实现应用开发简化编写安全应用的复杂度,提升开发效率。
在openEuler 20.09创新版中,我们看到的是openEuler已经快速来到了第三阶段,是生态和产业价值上的又一次跨越。在Linux 区贡献中,华为在最新发布的Linux Kernel 5.8版本中排名位居全球第二。在软件开发领域,Linux可以说是产业公认的基石。而随着软件行业不断前进,对Linux的贡献已经越发复杂和艰难。在目前阶段对Linux保持高贡献,并且排名不断上升,既展示了华为的技术能力与研发投入,同时也展现出华为持续推进全球软件产业前进的决心与意志力。华为对Linux 区进行了战略性、持续性的投入,也为openEuler的技术探索与产业跨越提供了原生动力。
在“1+8”新特性带来全新技术拓维、产业价值升级的同时,openEuler新版本也在生态领域展现出了更强的聚合力。openEuler 20.09体现了 区大协同所带来的优势,众多伙伴的资源和研发经验共享,给全新版本带来了更多不同。
具体来看,新版本的 openEuler是由 区中的多个公司、团队、独立开发者协同开发的成果。中科院软件所贡献了 RISC-V 新指令集架构支持,麒麟软件为 区贡献了桌面 UKUI 系统等——这在 openEuler 区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是中国开源历史上的一次标志性事件。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openEuler 20.0版本,已经将openEuler从华为技术能力的展现,升级到了 区内协同与生态创新的产物,是首个由openEuler生态内部主导升级的版本,是不同企业、组织与个人开发者协作打造的版本。这样的 区化协同大规模开发,在中国软件开发历史上当属首次。
据统计,截至10月,openEuler 区中除华为以外的贡献率已经接近70%。自openEuler正式开源以来,已经有超过2000多名开发者参与了 区贡献,麒麟软件、统信软件、中科院软件所、普华软件、湖南信安、万里开源也加入 区并发布了商业发行版,同时更有超过60家国内领先企业参与 区建设。目前,openEuler软件包数量已超过3000,repo数量已经超过6000,这标志着openEuler跨越了行业惯例中,从基础构建到自我演进的分水岭,其发布版本和 区初步建立了完整的OS体系,成为了能够良性生态发展的软件平台系统。目前,openEuler 区中成立了71个SIG兴趣组,覆盖了从虚拟化、云原生到桌面端等多个领域。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Java技能树首页概览93121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