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云变幻操作系统领域的上半场,Windows 独霸 PC 操作系统市场已久,Android 与 iOS 也早已瓜分移动操作系统天下,无论是桌面还是移动,操作系统格局早已成为定势。
如今在十年一轮回的赛场,全球在 5G、AI 等新一轮技术浪潮中,以物联 操作系统为着重点的第三场竞赛战早已打响。在开源趋势下,国产操作系统也全面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盛况,同时无数人对此寄予厚望。
激荡四十年,国产操作系统在物联 这条道路上现下行至何处首批「摸着石头过河」的操作系统探路者,将带来我们怎样的经验启示,其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对于新生代开发者,他们又有着怎样的建议p>
重要观点速览:
-
不管操作系统技术上的千变万化, 络连接的魅力在持续维系着,让大家,让计算机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
没有开源就没有 RT-Thread,它本身就是开源 区下众多开发者集体的结晶。
-
开源基础平台 + 商业化组件(中间件/插件)+解决方案是开源项目应具备的模式。
-
前一代的霸主基本上不会成为下一代的领导者,亦或者说其中有着他们原有的基因,如鼠标、键盘操作的 Windows,不可能再带入到手机;手机上应该广泛且庞大的 Android 也不可能带入到物联 中。
-
物联 时代需要一个适配性非常好的操作系统,而这些需要创新,也是未来发力点所在。
-
操作系统关键点还在于生态。生态需要开放、合作和中立性,并在这个基础上创新,变成一个对大家都有利的平台。
“开源模式与商业化模式并不矛盾”
CSDN:开源在这之中,起到了哪些作用strong>
熊谱翔:开源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我们的活动准则。因为开源,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 RT-Thread 的开发者行列中;因为开源、开放,让 RT-Thread 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从试用、到使用、到爱用。
可以认为,没有开源就没有 RT-Thread,因为它本身就是开源 区下众多开发者集体的结晶。
CSDN:开源是自主创新道路上的中坚力量,在过往多年间,RT-Thread 是如何从开源实现商业化的,是否可以分享一些经验或者其中的心路历程strong>
熊谱翔:最初,RT-Thread 并没有考虑到太多商业化的事情,只是觉得 RT-Thread 可以被大家用起来,非常开心。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公司在使用的基础上,还希望能够有一定的新人培训及后备的技术保障。
其实,初始时在 区内并没人提供这些,也想着不应该因为没有技术支持、服务而阻碍了 RT-Thread 的使用。因此,当时我们和 区的几位骨干共同讨论,成立现在的公司,在 区上大家将新公司都称之为 RT-Thread 服务公司。这也就是在开源商业模式中的服务模式,虽然软件是开源的,但当涉及到我们的技术支持、人员投入时,这些实际上都是需要付费维护的。
因为技术服务的缘故,RT-Thread 也经历了定制化服务的部分(当然也经历过创业公司的生与死,特别是还要顾及到跟随着的兄弟们的生活问题),逐步积累了一些在操作系统平台基础之上的增值组件。
同时,随着开源的成熟发展, 区不断扩大,开源的项目更像一套通用性的软件,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在开源的软件代码基础上,一行代码不改就可以出产品了(定制性高了,面向特定的硬件,开发者用户用不起来反而吐槽得多)。
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着一些开源兼顾不完善的地方,这也是后来开源基础平台 + 商业化组件(中间件/插件)+解决方案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简单来看,相当于是开源商业模式中的 Open Core 模式。
整体而言,随着在开源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反而愈发感受到,只有这种才是开源项目应该具备的模式,开源也是一项伟大的商业模式。
创业多年,
最成功的事情莫过于亲眼见证 RT-Threader 的成长
CSDN:做 RT-Thread 已经有十余年,说说现在的 RT-Thread 和自己,与 10 年前有哪些不一样strong>
熊谱翔:最大的感受是,10 年前 RT-Thread 还在一个小角落、还是一个小群体,一次线下聚会的时候可能只是几个人、十几个人;而现在使用 RT-Thread 的开发者已经非常多,线下聚会的时候都可以达到数百人的规模,真切的感受到了身边的 RT-Threader 多了。
RT-Thread
让物联 终端的开发变得简单、快速,芯片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Apache2.0协议,可免费在商业产品中使用,不需要公布源码,无潜在商业风险。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Python入门技能树首页概览212199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