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图有无环_数读湾区经济潜能: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环杭州湾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潜能!…

 前言  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若干个海湾、港湾及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 从世界湾区经济发展看,沿海湾区聚集的通常是最为发达和最具竞争力的城市群,世界著名湾区有东京湾区、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等,湾区经济一般表现出宜居、开放、国际化和创新的共性。 2003年《浙江省环杭州湾地区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设想至2020年,形成杭州、宁波、嘉兴、绍兴、湖州和舟山6大都市区,湖州、舟山均上升为大城市,另外再培育10个大城市以及一批中等城市与小城市。 随着环杭州湾地区的规划建设持续推进,环杭州湾地区的城市群发展羽翼渐成。 2019年12月,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公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重点突出推进跨界区域共建共享,提出要大力推进大湾区建设,整合提升一批集聚发展平台。

(2)人口流动的热点区域

人口流动扮演着城市间物质流、信息流、资本流和技术流的重要载体作用,人口在城市间高速自由流动迁移,推动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优化。 本节采用的百度慧眼出行OD数据来评估区域间的人口流动,区域间的人口自由流动需要依托一定的载体,如交通工具、制度环境及 会关系等,因此人口流动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地理区位等因素密切相关。 从人口流动的活跃地带看,正常工作周的人口流动主要集中在杭州湾沿岸,人口流入与流出的活跃地带存在空间错位。 从各城市来看,跨区流动最活跃的是杭州,内部流动最活跃的是上海。 宁波的人口跨区域流动较弱,而内部流动位居第三,可以发现,人口的内部流动与各城市的人口基数密切相关,跨区域的流动和地理区位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 廊道生长:杭州湾新区-慈溪-余姚-上虞-越城区-柯桥区-萧山区-江汉区-海宁市是最具活力的生长廊道。

  • 通过继续提高二值化的阈值,达到5000时,显示杭州湾南岸的人口联系的连续性比北岸更强,日常的人群联系更加稳固。
  • 500位二值化的 会 络 络
  • 3000位二值化的 会 络 络
  •  5000位二值化的 会 络 络
  • (3)微观结构:凝聚子群分析

  • 凝聚子群分析也叫小团体分析,是以城市间人口流动联系强度为依据探讨集群内城市的小团体集聚现象,可以显示城市群 络的内部微观结构。通过凝聚子群分析可以发现环杭州湾大湾区内部相对“凝聚”的群体,即人口流动相对紧密的城市子群,据此判断哪些城市间的联系更频繁,合作更紧密。
  • (1)主要结论
  • 人口流动的活跃地带集聚在杭州湾沿岸,环杭州湾南北两翼人口流动的 络形态存在明显差异。环杭州湾大湾区城市群一体化程度较高,但是城市联系的不平衡性较严重,在市际层面的人口流动,杭州占据着核心城市的作用,在区县际的层面,上海各市辖区的中心性更高,可以发现,目前湾区的人口日常流动是以杭州为核心的。空间规划在环杭州湾大湾区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宁波应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总体战略指引下以宁波前湾新区建设为重点,加快集聚高端要素和新兴产业,培育城市服务功能,加快融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区域发展。
  • 如果将目光进一步聚焦在宁波,则涉及到了宁波西综合枢纽、沪甬跨海大通道、沪舟甬跨海大通道、环杭州湾智慧高速公路、千吨级内河航道、沿海高铁工程;而涉及杭州湾新区的也有在建的环杭州湾智慧高速公路,正在进行前期工作的沿海高铁中的沪嘉甬铁路以及正在规划中的沪甬跨海大通道。

  •                                

    1c47ad7ee964568f89d51009d86d8af1.png

    相关资源:海湾编程软件_海湾编程软件-其它工具类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1月7日
下一篇 2020年11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