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技术十年:让我们感动的那些人那些事

时光荏苒,美团十岁了,美团技术团队也走过了十个春秋。

2010年3月4日美团 上线的时候,整个公司总共十来人,在一套三居室的民房里起步。其中技术团队只有5个人,现在有4位还在美团。

2010年3月4日,美团 上线。

此后半年,团购是互联 领域最火爆的创业领域。如雨后春笋,冒出了数千家团购 站,这就是大家经常提起的“千团大战”。

关键是跟什么人在一起,做什么样的事情

美团技术团队创始成员付栋平回忆,2010年的时候美团的技术并不是很强,但是团队年轻、有激情、有闯劲,响应速度非常快。大家24小时待命,连大年初二初三还在改Bug,也不觉得累。他感叹:“办公的环境什么的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跟什么人在一起,做什么样的事情。如果这个事情本身很有意义,很激动人心,就很值得我们去投入青春。如果这群人很优秀,也很上进,就值得大家彼此托付,成为彼此信任的战友。”

梦里都在写代码

2010年12月入职美团技术团队的时候,弥新锋还是一个技术小白,所有做的事情都是从未做过的。他从Windows上的DreamWeaver转到学习Linux(Ubutun)上的Vim,从只会用jQuery到能够读懂YUI2源代码,并自己独立写完整的脚本。想到每段CSS和JavaScript的呈现界面都是数十万人在访问和使用,弥新锋都会感到很兴奋。早期美团技术团队几乎每天都加班到很晚,但他几乎没有疲惫的状态,非常兴奋以至于做梦都是关于代码关于公司,他还把这些梦境记录在了饭否上。

他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是,当时技术团队的口 ,就是出自Facebook的“Go big or Go Home”,后来秦亚非同学翻译了一版:“要么牛逼,要么滚蛋”。大家一致认为很形象也很贴切,就一直用了很多年。

周末用了两个白天、一个通宵的时间搞出来的大象“雏形”

现在美团内部几万人天天不离手的通信工具大象,最早的版本出自王康(美团早期Android开发组成员,2012年2月22日入职)。是王兴决定要做IM,任务交给了王康。当时王康正在去驾校的路上,刚到那边就马上转车回到家中。周末的时候,王康用了两个白天一个通宵做出来了一个Demo版本。大象正式上线的时候,刚好是4月1日愚人节,美团的同学收到一封邮件,说内部开始有了自己通讯工具。当时大家都不敢相信,以为是愚人节玩笑,后来发现真的能下载,而且能用,同学们都惊叹不已。

女产品经理眼中的美团技术:第一印象是又Low又土又山寨

产品经理刘向品2012年3月5日加入美团后第一次参加技术团队的会议,她那天穿着一双红色的高跟鞋。当时团队人很少,美团的Android和iOS客户端加起来,也就十来个人,一个很小的会议室全装下了。然后进去一看,一群小年轻穿着拖鞋、大短裤……从那以后,刘向品感觉在美团再也没有穿过那双高跟鞋了。“真的,我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团队真的是又Low又土又山寨,哈哈哈!当然必须要承认,大家当时确实很拼,都很努力,加班也很辛苦。”

刘向品对技术同学们印象比较深的,可能就是“相爱相杀”的过程。她早期提出了一个版本规划,提了5个需求,结果技术团队给上线了6个需求。刘向品说:“你是不是以为早期的这些技术同学很厉害你,完全不是。这帮不靠谱的家伙,他们只上线了我提出的2个需求,还有3个需求挂着没做;同时还有4个‘野需求’上线,问怎么回事,说觉得这个需求该做就做了。”

刘向品笑着说:“为什么一个产品和技术的关系能处这么好是当时‘战斗过程’中培养出来的‘革命友谊’。”

快速增长

经过几年的努力建设,不断填坑,技术团队也完成了最早的基础建设,同时也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工程技术体系。美团团购占据了绝对领先的市场份额。同时,还有谷歌、百度、腾讯的一大波技术牛人加入美团技术团队。

选择需要魄力,更需要信仰

从Google回国的夏华夏(早期技术工程部技术负责人,2013年6月8日入职)加入美团的故事很有趣:他去美团接太太下班,发现美团的监控工具做得很好,虽然底层也是开源系统,但功能很简洁、很直观、也很好用。后来陆续又接触到很多美团的技术同学,发现整个技术团队虽然很小,但很务实,技术氛围很好,工作态度非常认真。

后来王兴、穆荣均正式向抛出了“橄榄枝”,夏华夏觉得美团做的事情很有意义,选择了降薪加盟这家小公司。之后他组建技术工程部,开始做基础组件、性能优化,包括技术存储、负载均衡、中间件系统等等。后来,又接手了运维和DBA系统优化方面的工作。除此之外,夏华夏还和早期的几位技术同事一起组建了美团技术学院,负责技术团队的培训、交流、宣传等工作。

随时准备着:出门团建也要背着电脑

张小虎(早期移动后台技术负责人)2013年5月2日加入美团后主要负责移动组的后台团队,分4个方向:团购移动、猫眼电影、大象、基础设施(RPC、缓存、消息队列等)。当时移动端的交易占比不断提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流量大,到周末的时候,系统容易出问题。当时,他的小组有位同学,团建出门都会背上电脑以防万一,还真的被他遇到了一次宕机情况,打开自己的手机热点,在山上开始改Bug。张小虎记忆比较深的是,有次带自己的孩子刚到奥森公园北门,就收到 警,一路处理故障,后来家人也比较理解他的工作,说以后周六不出门以防公司有突发事情。

为公司招到更好的人才,特别有劲头

2014年3月加入美团的王栋主要负责美团平台搜索和推荐以及数据产品技术,当时大概带了三四十人左右的团队。

对王栋来说,印象中最深的事情就是校招。当时,为了招到很好的同学,真的很辛苦,每天从早上八点,一直到晚上九点。然后回到酒店后,还得改笔试卷子,经常熬到半夜2点多。当时,必须是靠咖啡的,当然,都是为了帮公司招到更好的人才,那时候也特别有劲头。王栋说:“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带出了很多优秀的校招生同学,包括周翔、曹浩、戚亦平等他们,现在都是在美团技术团队都发挥出了自己的价值。”

项目上线后看到日志反馈的数据,特别有成就感

戚亦平(早期美团移动推荐与个性化团队成员,2013年6月6日入职)觉得美团的技术面试感觉非常好。面试官问他读了哪些方面的书,学到过哪些方面的技术,这给他留下了特别好的印象。

当时戚亦平和四五年轻的实习生一起做美团App的搜索和排序功能,就是首页的个性化推荐和“猜你喜欢”。搜索排序第一次上线。从线上开发,到离线数据计算,再到训练流程的设计,就是戚亦平跟一个实习生两个人一起完成的。戚亦平说:“上线之后,看到日志反馈的数据,当时特别有成就感。加班再多,都不觉得辛苦。”

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大家眼睛里都闪着光

曹浩2014年3月3日加入美团时,美团App的推荐搜索团队才十几个人。他和几个同事,除了做算法,还需要搞特征工程的研发,从零到一搭建起了美团的排序体系。当时仅针对访购率这一指标(每万人中有多少人购买),效果就提升了30%-40%。美团当时还做了用户调研,用户反馈也很好,大家普遍反映,不仅更快更好,而且还更准确,在美团App能够快速找到自己想吃的美食和店铺。

曹浩说:“2014年的时候,我们搜索推荐团队真的是干劲十足,刚好我们又身处移动化浪潮的新时代。那时候技术团队的口 ‘每天前进30公里’给我们很大的力量。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大家眼睛里都闪着光。”

为了进美团,我赔了百度公司5000块钱的违约金

加入美团对周翔同学来说,还是有点波折的。他毕业时三方先签了百度,后来才接到美团的Offer。他特别想进美团,也看了很多关于王兴的创业故事,在周翔心目中,美团是一家特别Cool的技术团队。最后,周翔赔了百度公司5000块钱的违约金。“当然,现在看起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2014年6月,周翔跟自己电子科技大学的3个同学都加入美团App推荐组,他们也住在一起,每天回到宿舍后,还会继续讨论工作,所以每个人的成长速度都很快。当时,推荐组经常遇到性能问题,半夜两三点钟被警 喊醒,然后大家一起起床改Bug。记得最深刻的是一次问题非常棘手,一位小伙伴半夜4点打车回到公司去解决的。周翔说:“那时候,真的可以说是埋头钻进技术里去解决各种业务问题。虽然也经常加班,但是真的一点怨言都没有,乐在‘技’中。”

持续学习的文化以及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对魏永超(早期美团搜索团队成员,2014年1月6日入职)影响比较大的,是美团持续学习的文化以及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特别是Leader层对下属成长的关注。美团讲拥抱变化,魏永超汇 关系发生过多次变动。魏永超跟王栋(现美团外卖技术负责人)学到了很多技术层面的东西,能够从技术与业务结合的角度思考问题。他跟刘彭程(现美团到店技术负责人)学到了如何从团队人才培养的角度推动团队成员的学习和成长,同时美团也提供了很多挑战会引发他的思考。魏永超跟张锦懋(现美团基础研发平台的技术负责人)学会了从事情的角度出发,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尽量站在一个旁观者给团队成员提供帮助,现在也帮助了很多技术同学在高速成长。

外卖狂飙突进

早在2012年年底团购大战格局初定时,王兴就觉得餐饮行业还有互联 化的其他机会,就让王慧文开始组建新产品部,带一个很小的团队去探索新业务。王兴可能也没想到,最后王慧文团队探索出来的外卖,会成为美团今天最大的业务,直到现在,还在不断打破世界纪录。与此同时,从外卖业务逐渐建立起来的配送平台能力,又为AI、机器人等高科技提供了用武之地。

2013年11月18日,美团外卖送出去第一单。

2019年7月27日,美团外卖日订单量突破3000万单。

还有很多技术团队的故事,没有来得及写进来,敬请期待。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我们参与创造了历史,也收获了成长与感悟。这期间慢慢积累的一些东西,渐渐渗入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的基因。

美团技术十年:让我们感动的那些人那些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5月9日
下一篇 2020年5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