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看衰OpenStack,这家公司却给出不一样的感觉

李开举了一个例子,他们现在和很多的云管平台合作,通过OpenStack Ironic模块,以Stand-alone即独立安装模式,增强了他们的裸机管理能力,在这个领域,业界做得比OpenStack Ironic在IPMI、Redfish适配、硬件扫描、操作系统安装等裸机领域强的不多,商业软件如VMWare没有裸机安装和管理的功能,国内有Cloudboot类似方案,但是依托单一商业公司支撑,在开源授权、生态建设和后续维护性上存在较大限制,从这个角度也体现了OpenStack在特定领域不可替代的价值

 

从玩家角度看,尽管OpenStack玩家经过几年的大浪淘沙淘汰了一批同类企业,但大大小小的玩家依旧不少,大如华为等,小如九州云等一大批创业公司。

 

从营收角度看,目前公开数据的不多,但我们和一些业内人士聊过,包括多个OpenStack公司的高层,做得好的上亿、最多也不过几个亿,做的差的几千万。跟所有开源软件生意一样,赚辛苦钱。

 

从融资的角度看,除了那些不需要钱的大公司,OpenStack创业公司基本都在C轮往后,能盈利的或者持平的相对过的舒服一些。

 

从未来角度看,价值决定前景,洗牌还将继续。

 

02关于行业应用


OpenStack的发展只比云计算晚一点,以致可以说二者是同期。在近10年的发展历程中,有些行业,而且是大行业比如电信,已经与OpenStack紧密结合,这是OpenStack的毋庸置疑的根据地,其次是在能源行业诸如电力、石油等行业,OpenStack也占据了比较大的市场,最后是金融行业,随着底层资源池化和上层应用微服务的交叉演进,OpenStack和Kubernets 等容器技术的整合,混合模式成为业界IaaS和PaaS搭配的组合之一。

 

事实上,各个玩家也都认识到OpenStack的未来在于深耕行业,因为只有在行业云上,OpenStack才有VMware这样的产品不可比拟的优势。比如多租户、裸机管理、数据库服务、计量和计费、定制化等方面,VMware都很难实现。

 

当然,行业也不是那么容易进入的,因为各个行业的侧重点不同,需要玩家做相应的适配。所以对于玩家而言,最终的结果是你不可能深入每一个行业,必须有所取舍,因为你不可能无限投入。而相应的,一旦在行业站住脚,其它玩家就很难进入了。

 

以九州云为例,它的战略是基于OpenInfra技术的三个方向,以开源发行版、行业增强版和边缘版本,锁定传统企业云市场和边缘市场:

图2.九州云边缘版本

 

OpenStack的优势行业是有限的,晚了或者不聚焦的玩家前景堪忧。

 

03关于开源各家的优劣势对比


按道理来说,既然是开源的产品,各家的差距应该不会很大,毕竟OpenStack在计算、存储、 络层基本都成熟了,但实际可不是如此,因为今天不可能脱离行业应用单独讨论技术。这时候,各家那些微小的差距会被放大很多倍,每家各自的特色就会展现出来。

 

比如,九州云从品牌优势上看肯定比不上华为,无论是背后的资源支撑,还是投入力度,但并不是所有用户都选择华为。为什么九州云在细分行业有自己的查配特色,在服务提供上有灵活能力,在产品功能上有自己的专注,这造就了其在某些场景下比华为更好的表现。

 

李开举了几个他们在研发过程中更侧重解决的一些技术问题,比如容器化部署项目Kolla,解决云平台的打规模部署和无缝升级,这一项目九州云全球贡献第一(R版本),它的贡献比相当于国际商第二名到第四名的综合。

图4.九州云在裸机模块Ironic项目贡献上全球第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月15日
下一篇 2019年1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