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复习
- OSI:1979年提出,采用ISO 7498标准,从低到高: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 物理层:提供建立,传输,释放所必需的物理连接,并且提供透明的比特流传输,连接可以是全双工或者半双工模式,传输方式可以是异步或者同步方式,数据单位是比特,即一个二进制位。定义了 络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
- 数据终端设备(dte),数据通信设备(dce),dce提供时钟,dte不提供。
- 数据链路层:为 络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是帧,具有流量控制功能。链路是相邻两结点之间的物理线路,数据链路可以理解为数据的通道,是物理链路加上必要的通信协议而组成的逻辑链路。
-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链路连接的建立,拆除和分离。帧定界和帧同步。顺序控制。差错检测,修复:多用方阵码校验和循环码校验,恢复靠反馈重发技术完成。链路标识,流量控制。
- 局域 的数据链路层分为逻辑链路控制(LLC),介质访问控制(MAC),LLC只在使用IEEE802.3格式中才会用到,在以太帧中不存在。
- 络层:提供路由选择,即选择到达目的主机的最优路径,并沿着该路径传输数据包。
其他功能:路由选择和中继。激活和终止 络连接。链路复用。差错检测和恢复。流量控制。
- 传输层:利用实现可靠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能实现数据分段,传输和组装。还提供差错控制和流量/拥塞控制。
- 会话层: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之间建立会话。
- 表示层:提供一种通用的数据描述格式,便于不同系统间的机器进行信息转换和相互操作。主要功能:数据语法转换。语法表示。数据加密和解密。数据压缩和解压。
- 应用层
- 封装:数据在高层向底层传送的过程中,每层都对接收到的原始数据添加信息,通常是附加一个 头和 尾,这个过程称为封装。
- 络协议:是 络中的数据交换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标准或约定。协议是控制两个或多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集合。 络协议有语法,语义和时序关系组成。
- 服务: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为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下一层提供的服务。
- 协议和服务的区别:本层服务实体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协议是针对两个对等实体的通信规则。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只有被高一层实体看见的功能才叫服务。
- 物理层:比特,发送比特流。数据链路层:帧。 络层:分组。传输层:段。会话层:SPDU,表示层:PPDU,应用层:APDU。
- TCP/IP参考模型
- tcp/ip从低到高分为 络接口层(对应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际层(对应 络层),传输层(对应传输层),应用层(对应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 传输层定义了两个端到端的传输协议:TCP,UDP。
- 做题总结:
- 循环校验:接受端发现错误后,无连接的丢弃,面向连接可靠的请求重发。
- 与其他 络安全技术相比,IDS的最大特点是:能发现内部误操作。
- RIP协议属于最早的动态路由协议,基于距离矢量的路由选择协议,最大优点就是实现简单,开销较小。
- SNMPC支持的设备访问方式中,只是用于对TCP服务轮询的方式是无访问模式。
- Unsigned32对SNMPv2支持,而SNMPv1不支持。
- 当主机 全为0时为 络地址,主机 全1位广播地址。除了这俩之外的地址都是单播地址。
- IPv6 的地址长度是128位,每个地址只能有一个双冒 。不能在IPv6地址的最前面用:,::可以放在最前面。
- 任意播地址代表一组接口的标识符,任意播不能作为源地址,只能做目的地址,任意播地址不能指定为IPv6主机,只能指定给IPv6路由器。
- SNMP是一个 络管理协议,属于应用层。
- SNMPv3新增了认证和加密功能。
- 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一个TCP连接建立请求,主机乙给主机甲的响应 文中,标志字段为 SYN=1,ACK=1,FIN=0.出现错误连接时,RST=1
- STP 协议的作用是防止二层环路,STP协议就是生成树协议,用于在二层 络实现一个逻辑的树形拓扑。
- 核心层:尽量避免使用访问控制列表以减少转发延迟。
- 甘特图能直观地表明任务计划在什么时间进行,及实际进展和计划要求的对比,也可以表示子任务之间的并行和串行关系,但是不能清晰地描述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也不能清晰地指出关键任务在哪里。
- 在对称加密体制中必须保密的是密钥,算法是公开的。
- 在非对称加密算法中,私钥用于解密和签名,公钥用于加密和认证,RSA属于非对称加密算法,DES,3DES,RC4属于对称加密算法。
- 常见的三种防火墙技术:包过滤防火墙,代理服务器式防火墙,基于状态检测的防火墙。
- [0,1023]为系统端口,1024,49151为 登记端口,49152,65535为客户端使用端口:仅在客户进程运行时候动态使用,使用完毕后,进程会释放端口。
- 顶级域名在根域名之下,分为三大类:国家顶级域名,通用顶级域名,国际顶级域名。COM属于通用顶级域名。
- IMAP4协议工作在143端口。
- 综合布线系统中,工作区子系统中信息插座的安装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0~50cm。如果信息插座到 卡之间使用无屏蔽的双绞线,布线距离最大为10M。
- 络生命周期:需求规范阶段,通信规范阶段,逻辑 络设计,物理 络设计,实施阶段。需求规范:进行 络需求分析。通信规范: 络体系分析。逻辑 络设计:确定逻辑的 络结构。物理 络设计:确定物理的 络结构。实施阶段:进行 络设备安装,调试及 络运行时的维护工作。
- 络中直接面向用户连接或访问 络的部分称为接入层,接入层的作用是允许终端用户连接到 络,因此接入层交换机具有低成本和高端口密度特性。接入层的其他功能有用户接入与认证,二三层交换,QOS,MAC地址过滤。
- 浮点数的表示分为阶和尾数两部分。两个浮点数相加时,需要先对阶,即将小阶向大阶对齐,同时将尾数右移n位。(n位阶差的绝对值)。
- Ping通同一 段内的部分计算机,说明某些计算机可以访问,某些计算机不能访问,这些不能访问可能是因为有访问控制过滤。
- 在TCP协议中,用于进行流量控制的字段为窗口。
- 组播地址段是从224~239这个范围的IP地址。
- IPv6第一个拓展头部为逐跳头部。
- 用于生成VLAN标记的协议是IEEE802.1Q
- 路由器用于分割广播域。路由器和交换机都可以用于分割冲突域。
- C=wlog2(1+S/N)。式子中:w是信道带宽(赫兹),s是信 功率(瓦),n是噪声功率(瓦)。
- OSPF是一个内部 关协议。采用最短路径优先算法。OSPF基于IP,协议 为89,采用组播方式交换OSPF包,组播地址为224.0.0.5和224.0.0.6,,OSPF使用链式状态广播传送给某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
- 三层交换机包括二层交换和三层转发,二层交换由硬件实现,三层转发采用软件实现。
- 头部长度(IHL)长度为4位,该字段表示数的单位是32位,即4字节。常用值为5,也是可取的最小值,表示 头为20字节,最大是15,表示 头60字节。
- GVRP定义的四种定时器中缺省值最小的Hold定时器。为10厘秒,LeaveALL定时器为1000厘秒,Join定时器为20厘秒,Leave定时器为60厘秒。
- VLAN ID的表示是12bit,其取值范围为0~4095,一共4096个VLAN,其中0和4095保留,能用的编 为1~4094.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