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动画《非人哉》第二季完结,而《非人哉》的出品制作方分子互动,也是开心麻花的《独行月球》动画版承制方。最近完结的《独行月球》动画版有观众评论非常有《非人哉》制作团队的风格,而这种风格在今年初的冬奥大电影《我们的冬奥》里也曾出现过。
《我们的冬奥》由4个不同主题的独立动画篇章组成,其中《非人哉》主题的《九月的冬季假日》在上映后引起颇多关注,不少人对《非人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找来动画补档,惊呼“发现宝藏”,但其实这个IP早在2015年就以漫画形式和大家见过面了。
《我们的冬奥》中《九月的冬季假日》剧照,图为主角九月和冰墩墩。
从漫画到动画再到相关衍生品,《非人哉》的制作公司分子互动对这个IP开发一直有着清晰的规划。新京 专访《非人哉》动画导演钟鸣和分子互动老板徐博,聊了聊这个过了7年,但生命力越来越旺盛的IP是怎样炼成的。
四格漫到动画:从0开始的团队
2015年,分子互动开启动漫业务,徐博认为他们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动漫公司,“我们在2015年是以新媒体 生IP的方式介入到动漫行业里的。我们公司的业务定位一直都是IP孵化运营开发。”
抱着这样的目的,分子互动第一部漫画作品,由一汪空气担任主笔的《非人哉》漫画上线了。当讲述一群神仙妖怪在现代生活故事的《非人哉》四格条漫在微博上线时,收获了大量关注和好评。随着漫画的成功,公司也产生了要将其动画化的念头,于是2016年,分子互动找到导演钟鸣,邀请她参与动画项目的开发,于是动画部就这样从0到1,开始了筹建之路。
钟鸣2004年进入动画行业,早期参与过不少项目,但《非人哉》是她第一次独立作为总导演执导的作品。钟鸣加入分子互动后,动画部正式成立。她回忆那时拥有的素材,只有条漫里的人物设定和颇具特色的画风。虽然她有信心和动力将这部四格漫画动画化,但过程中依旧面临着诸多挑战。
《非人哉》动画中的角色合影。
从条漫到动画,并不只是从静态到动态的过程。四格条漫篇幅有限,人设虽好,但人物的所处环境等细节,在漫画里是缺失的。如何用条漫的内容,写出完整的三、四分钟正片剧情,还不会让观众觉得剧情衔接不上。这成了动画组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为了将条漫的剧情串联起来,需要不断筛选笑点和剧情。哪些角色先出来,哪些后出现,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内容先放一边……这些全部都要调整。”
片中,西海龙王三太子敖烈的背景环境让观众记忆犹新,他家里有个特别大的浴缸,永远放着水,随时能进去泡澡;敖烈的脖子像蛇一样可以伸很长,所以它的床被设计成圆的,睡觉时就盘起来……这些神仙妖怪在《非人哉》动画组的设计中,像人一样生活,但细节又和人不太相同。正是这些丰富有趣的设计,让观众看到这群神仙妖怪过着人类生活时,觉得新颖又不会出戏。
“葛优瘫”的“上班族”敖烈。
第二个难题在于动画风格的确定上。钟鸣早在看漫画时,就非常喜欢原作类似笔刷的画风。当时大部分动画制作的线条是粗细程度一致的线,他们团队也尝试过这样来制作,但整个作品会瞬间失去原作的味道。于是团队决定排除万难也要保留笔刷画风。在各种尝试后,他们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还原原画风。
就这样,从只有钟鸣一人,再到招到合适的原画师、分镜师、美术、后期、制片等,整个动画团队慢慢建立了起来,动画化的细节和雏形也慢慢成型。
片尾的文化科普。
“白泽来了”在《非人哉》动画每一集的结尾处,一般会根据当集某个角色或某个剧情梗,针对性地做科普。特别是当剧集里出现《山海经》的角色时,“白泽来了”就显得尤为重要,毕竟观音大士、哪吒、杨戬这些角色大众比较熟悉,但《山海经》里的奇珍异兽就没那么熟了。“我们有专门的同事负责这部分文案,需要文化水平和文字能力都比较强,对《山海经》也比较了解的人,也是想着在正片轻松搞笑的氛围之余,传播一些正经的传统文化。”
《我们的冬奥》是番剧到电影的一次历练
今年,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在冬奥主题大电影《我们的冬奥》中,第二个故事就是《非人哉》的主题,讲述了主角九月和她的小伙伴,在精疲力尽的工作之余,偶遇乔装打扮的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在和冰墩墩相处中体验了很多冰雪运动项目,九月和她的小伙伴之间也加深了对彼此的信任,变得更加团结的故事。
《我们的冬奥》中《非人哉》主题的动画海 。
北京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是如何在茫茫动漫IP中选定《非人哉》的呢?分子互动老板徐博解释:“当得知有这次机会时,我们立刻表达了想要参与的兴趣,同时提交了IP介绍和大致创意。我相信这么大的项目,他们应该有一套很严的评判体系,比如项目本身的热度和文化价值,团队的制作周期,项目的创意是否符合冬奥的调性等。”
徐博和团队经过多次碰撞,共同打磨出了一个核心故事,“这一段要满足《非人哉》的设定,还得体现奥运精神和北京的城市特点,还得融入吉祥物,最好还要展示一两项冰雪运动……我自己是做广告创意出身,这次给我一种接到甲方委托的感觉。”
从开始接洽到创作磨合剧本,再到接收反馈进行修改,分子互动用了将近一年时间。等确定签约到制作完成只剩下半年,分子互动用了内部和外部十几个团队合作,才在6个月时间里,制作出了四分之一部电影长度的二维动画——《九月的冬季假日》。
冰墩墩融入剧情曾是创作难题。
这个经历对导演钟鸣来说也是特别的。面对巨大的挑战,钟鸣至今都能回忆起各个细节,她对吉祥物冰墩墩如何融入剧情里这个难题印象深刻,“根据规定它是不能说话的,只能发出很可爱的声音。那么它要怎么和角色互动,怎么表达情感呢?”
不愿让冰墩墩只成为背景的他们,琢磨了很久才做到让冰墩墩贯穿整个故事。在这个篇章中,冰墩墩帮助九月实现着愿望,九月也跟着冰墩墩一起体验游玩了北京胡同和北海公园,还尝试了一些冰雪运动项目。观众在篇章里不仅能看到冰雪项目的知识,还有大量符合《非人哉》气质的搞笑桥段。
徐博说在电影上映后,他几乎将各个平台的评价都浏览了一遍才松了口气,“很多上班族和都市年轻人狠狠共鸣了,不论是我们设计的搞笑段子还是温馨感人的桥段都有被观众肯定。”
国内到海外:加快进行文化输出
从2015年有了《非人哉》这个IP后,分子互动就决定了IP重度运营的策略,动画只是IP运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游戏和大电影也都在策划和开发中。除了内容上的推陈出新,分子互动在合作开发上也下足了功夫,比如对外授权、广告合作和衍生品开发等。近些年大热的潮玩业务,分子互动早在2016年就开始布局。虽然刚开始也会亏损,但坚持总会有回 ,2019年和泡泡玛特推出的潮玩系列,半年内销售额破了千万元。
为了让IP一直保持新鲜度和活力,《非人哉》还推出了《万圣街》和《有兽焉》两部姊妹篇,分别讲述了一群西方妖怪在中国生活的趣闻和一群上古神兽在当代 会的“求生史”。三部作品虽都是独立的,但角色之间常常客串,大的世界观拥有共通性,让IP的延续和开发拥有了更多主动性和可能性。
《万圣街》讲述的是西方妖怪在中国生活的趣事。
徐博认为这些布局正是《非人哉》这个IP一直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7年了,《非人哉》的热度没有下降,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主要也是因为我们公司整体对业务的定位就是IP孵化开发,我们从不是单纯的漫画或动画公司,我们所有工作的核心都是为了让已经制作出的IP不断有新的内容形态和合作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认真调研,做好商业化。”徐博感慨像迪士尼的各系列和宝可梦这些经典IP,生命周期是非常长的,他希望分子互动也有机会做出这样的作品。
现在团队已初步形成规模,分子互动的目光也不再只盯着国内。此前他们已经在越南等几个东南亚国家发行过漫画,反响挺好,一直在加印,“越南的粉丝还在 交媒体建了粉丝页,有不少人探讨《非人哉》,还有人因为喜欢作品进而想学中文。”
《非人哉》周边产品。
同时,姊妹篇《万圣街》日配版(日语配音版)也已定档,将于11月11日在日本电视台播出,“其实《非人哉》在日本一直有热度和粉丝,甚至有日本粉丝在微博上做二创(二次创作)。《万圣街》正好讲的也是西方妖怪在中国生活的故事,外国人可能更好理解一些,所以这个就先敲定了合作。其实只要内容够扎实,文化上的小障碍是可以突破的。不过角色虽然是西方妖怪,但这个舶来的文化我们加入了想象,放在了中国,本质上讲的还是中国的事,这种文化和生活上的反差会让外国人也很感兴趣。”
问及之后《非人哉》在内容上的发展方向,钟鸣很肯定地回答,他们会在中国传统文化运用方面继续挖掘,“会去查更多资料,找更多新角色,建立和原有角色之间的联系。还有很多历史题材,如果有机会我们也可以挖掘。还有国画艺术、传统纹样纹饰、色彩搭配,甚至不同民族的故事和传说等,只要合适的都可能进行挖掘和创作。我希望有更多更丰富的东西,将中国优美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美。”
——谈国产动画行业十年——
风格
2004年就入行了的钟鸣,一直处在国产动画行业里。她清晰地感受到从2012年左右开始,中国动画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和全年龄化。她用“百花齐放”来形容这种状态,“大部分人提到国产动画已经不再觉得幼稚或者是给小孩看的,这就是个很了不起的变化。而且大家对国产动画的信心也越来越强,这会鼓励行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动画类型涵盖也会越来越广泛。”
十年前,有不少国产动画作品都能看到国外优秀作品的影子,钟鸣觉得这就是师夷长技的过程,“日本动画行业发展时间长,有一些成熟的表现手法,比如速度线和人物生气时出现的十字,这些东西大家都已经熟悉到融入基因,成了一种通用动画语言。”
钟鸣认为十年前中国动画还是野蛮生长阶段,在一些风格和表现形式上,大家或多或少都还会去学习和借鉴更成熟的东西,但总归是别人的,不会那么适合中国国情,“这没有专利什么的,做动画本就应该终身学习各种东西。学习别人先进或好的方面,然后结合我们国情加以优化和改造,成为适合我们的流程和制作方式,来呈现我们中国文化的特色,这也是一种创作方法。”
技术
钟鸣回忆起这10年的发展,由衷感慨“确实就是欣欣向荣的状态”,她直言国家对国产动画行业也是越来越重视和支持,各大高校都在培养相关人才,这些都会给国产动画行业注入新鲜血液,“文化产业的发展,国外优秀动画的引进,会让观众对动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对我们来说挑战越来越大,但机会也越来越多。”
未来
“我们正处在稳定的上升阶段,人才和好作品的涌入,技术的不断进步,观众对作品质量的高要求,国家对行业的重视和投入……所有这些,都让国产动画行业向着正规化、专业化和高效化上发展。”钟鸣非常坚定地相信着国产动画行业的未来。
同时,她也“觊觎”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想要挖掘更多:“悠久的历史、四大名著、国画艺术、传统纹样……这些文化如果细究都非常优秀,我们那么多民族,也有很多很好的故事,这些都值得深挖,值得向世界展示。”而且她还期待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如色彩搭配和纹路样式等,可以多多发挥在绘本、潮玩、桌游、文创等相关产品上:“国潮已经不是小众,这些国产行业都在蓬勃发展,它们和动画行业的相关合作会越来越多,这是很大的市场。”
但钟鸣和徐博也都认可“内容本身的质量是最重要的”这一点,无论运用什么元素,如果只做了表象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做出好的有温度的故事,做出实实在在的有背景有性格的人物,做出合理又精彩的剧情……这些永远吸引着我,我非常非常喜欢动漫行业,如果能一直做这个喜欢的行业,就算辛苦也是很开心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