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引言
1.1编写目的
1.2背景
1.3定义
1.4参考资料
2外部设计
2.1标识符和状态
2.2使用它的程序
2.3约定
2.4专门指导
2.5支持软件
3结构设计
3.1概念结构设计
3.2逻辑结构设计
3.3物理结构设计
4运用设计
4.1数据字典设计
4.2安全保密设计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
说明:
- 说明待开发的数据库的名称和使用此数据库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 列出该软件系统开发项目的任务提出者、用户以及将安装该软件和这个数据库的计算站(中心)。
1.3定义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的参考资料:
- 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批文;
- 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2外部设计
2.1标识符和状态
联系用途,详细说明用于唯一地标识该数据库的代码、名称或标识符,附加的描述性信息亦要给出。如果该数据库属于尚在实验中、尚在测试中或是暂时使用的,则要说明这一特点及其有效时间范围。
2.2使用它的程序
列出将要使用或访问此数据库的所有应用程序,对于这些应用程序的每一个,给出它的名称和版本 。
2.3约定
陈述一个程序员或一个系统分析员为了能使用此数据库而需要了解的建立标 、标识的约定,例如用于标识数据库的不同版本的约定和用于标识库内各个文卷、、记录、数据项的命名约定等。
2.4专门指导
向准备从事此数据库的生成、从事此数据库的测试、维护人员提供专门的指导,例如将被送入数据库的数据的格式和标准、送入数据库的操作规程和步骤,用于产生、修改、更新或使用这些数据文卷的操作指导。如果这些指导的内容篇幅很长,列出可参阅的文件资料的名称和章条。
2.5支持软件
3结构设计
3.1概念结构设计
说明本数据库将反映的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属性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等的原始数据形式,包括各数据项、记录、系、文卷的标识符、定义、类型、度量单位和值域,建立本数据库的每一幅用户视图。
3.2逻辑结构设计
说明把上述原始数据进行分解、合并后重新组织起来的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包括所确定的关键字和属性、重新确定的记录结构和文卷结构、所建立的各个文卷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本数据库的数据库管理员视图。
3.3物理结构设计
建立系统程序员视图,包括:
- 数据在内存中的安排,包括对索引区、缓冲区的设计;
- 所使用的外存设备及外存空间的组织,包括索引区、数据块的组织与划分;
- 访问数据的方式方法。
4运用设计
4.1数据字典设计
对数据库设计中涉及到的各种项目,如数据项、记录、系、文卷、模式、子模式等一般要建立起数据字典,以说明它们的标识符、同义名及有关信息。在本节中要说明对此数据字典设计的基本考虑。
4.2安全保密设计
说明在数据库的设计中,将如何通过区分不同的访问者、不同的访问类型和不同的数据对象,进行分别对待而获得的数据库安全保密的设计考虑。
参考: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MySQL入门技能树数据库组成表32794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