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智能汽车产业研究与投资机会分析

2

五大智能系统:智能座舱、

智能驾驶是布局重点之一

2019 年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为公司六大一级部门之一。该 BU 主要包含五大领域,智 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 联、智能车云和智能电动。智能驾驶领域主要覆盖 MDC 智能驾驶平台、 融合传感(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智能座舱主要覆盖麒麟芯片模组、鸿蒙 OS 和 HiCar,智能 联主要覆盖 5G、C-V2X 模组、T-BOX、车载 关,智能车云主要覆盖智能驾驶云服务、V2X 云 服务、车联云服务、地图云服务,智能电动主要覆盖车载充电、电池管理、电机控制系统、热管理 等。

2.1 智能驾驶:全产业链自研,MDC 智能驾驶计算平台量产

华为的智能驾驶业务板块主要包括 MDC 智能驾驶计算平台、传感器、执行器以及相关的应用软件 部分,通过融合传感器能够对外界的环境进行感知,并获得数据传导至 MDC 计算平台相应计算, 结合相关的软件算法执行,从而得到最终的智能驾驶方案并应用于多个场景中。

传感器用于感知周围的环境并输送相应的数据,华为提供的相关传感器包括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 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各个传感器的结果进行综合,持续提高智能座舱感知能力。

MDC 智能驾驶计算平台针对自动驾驶方面对于计算平台及算力的高要求,为融合传感器提供强算 力平台。MDC 平台的构成主要包括芯片、硬件平台、工具链和操作系统等,MDC 所提供的计算平 台能够按照市场上对于自动驾驶应用场景的实际需求增减 MDC 芯片,从而研发出算力匹配的智能 驾驶计算平台,真正实现了平台化及标准化。

MDC 自动驾驶平台最早主要应用于商业车和作业车上,应用场景以港-矿-园等场景为主,逐步向 乘用车场景升级。在升级的过程中,MDC 对应的算力持续提升,所带有的摄像头等硬件配置增加, 并对应更高等级的自动驾驶水平。

当前华为拥有已经量产、最大算力、最全系列的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推出最新版本 MDC810 是最 大算力的智能驾驶计算平台,能够实现算力超过 400TOPS,相对上一代 MDC610 提升算力接近 50%,并且包含了 16 个摄像头。目前该平台已经完成了包括东测和夏测在内的全部测试,进入量 产阶段,未来将主要应用于乘用车和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对应 L4-L5 级别的自动驾驶场景。

对比各家车企在智能驾驶方面采用的芯片,经过持续迭代升级,北汽极狐阿尔法 S 搭载华为最新 自动驾驶平台 MDC810 已经做到行业领先,算力超过 400TOPS,远远超过行业内其他相关车型;特斯拉 Model 3 搭载自研的 FSD HW3.0 芯片,能够使算力达到 144TOPS;小鹏 P7 采用英伟达 DRIVETM AGX Xaive 芯片,算力为 30TOPS,同时小鹏 G3、蔚来 ES6、理想 ONE 均采用英伟 达的 EyeQ4 芯片,算力相对较低。

2.2 智能座舱:预计定位更倾向于 Tier2

华为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三大平台,分别是鸿蒙车机 OS 软件平台、鸿蒙车域生态平台及智 能硬件平台。华为将通过“车机 OS 软件平台+车域生态平台+智能硬件平台”为数字座舱提供更多 交互,从而构建人-车-生活的全场景出行体验。

在三个不同的平台中,华为的智能硬件平台又可分为计算平台和显示平台两部分,计算平台基于麒 麟车机模组,显示平台包括车载智慧屏、AR-HUD 等硬件,并结合视觉、音效、AI 等能力,打造 更具智能化的座舱硬件。

鸿蒙车机 OS 软件平台将负责提供以鸿蒙 OS 操作系统为主的底层软件系统。鸿蒙 OS 系统具备包 括分布架构、天生流畅、内核安全、生态共享等特性,可落地于车机、手机、音箱、耳机、VR 眼 镜等多种设备上。

鸿蒙车域生态平台中,华为将联合开发者提供更多好用的汽车应用及相关硬件,通过合作共同打造 智能座舱生态。具体而言,车域生态中主要包括两类:面向用户界面的应用生态以及座舱的硬件生 态。应用生态主要是联合更多的应用软件企业进行共同开发,硬件生态则面对更多的硬件设备生产 商,进行互联互通、联合创新、持续升级,再通过开放的 API 帮助生态伙伴快速开发满足用户需 求、符合车企座舱差异化特点的硬件和软件服务,为用户带去极致体验。

根据华为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布局,预计其定位更倾向于是供应平台化产品为主的 Tier2 供应商。华 为当前所供应的产品包括鸿蒙车机 OS 平台、智能硬件平台和鸿蒙车域生态平台,预计未来将主要 作为 Tier2 供应商切入智能座舱产业链。华为主要供给标准化、平台化的产品供应给 Tier1 的智能 座舱集成商,智能座舱的集成商基于华为提供的平台,进行相应差异化和定制化的改造,并提供其 智能座舱产品给整车企业装配。

从全球范围来看,当前主流的操作系统主要是 QNX、Linux、Android,三者占据了智能座舱操作 系统中 88%的市场份额。鸿蒙 OS 平台,并作为其三大平台产品之一,不断强化和座舱供应商的 合作,当前华为的鸿蒙 OS 操作系统已搭载在吉利、比亚迪的部分车型上。随着华为加大智能座舱 平台化投入与布局,将进一步强化 Tier2 供应商地位,预计将有更多配套机会。

在鸿蒙车机 OS 平台领域,华为作为 Tier2 供应商提供鸿蒙 OS 操作系统。华为当前的合作供应商 包括中科创达等。在 2020 年 9 月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鸿蒙 OS2.0 发布,中科创达作为领 先的操作系统产品以及技术的提供商,成为华为鸿蒙 OS2.0 的首批生态合作伙伴。中科创达最新 的智能座舱中包含了中控大屏、液晶仪表盘、空调座椅屏、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等部件,其底层操 作系统或将搭载华为的鸿蒙 OS 系统。

华为的热管理系统主要通过一体化和集成化的设计方案达到能效最优和使用体验最优。

集成化主要包括部件集成和控制单元集成两类。部件集成领域,华为实现了水泵、水阀、压缩机、 PTC 等 12 个部件集成为一体,使管路数量下降 40%,装配工作量下降 60%,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大大提升;控制单元集成领域,传统的热管理系统中泵、阀、压缩机、PTC 的控制单元相互独立, 而华为提出了将这些 ECU 合并进入一个电子驱动单元(EDU),整体的集成化程度明显提升,EDU 将大幅降低整个系统故障率,有利于热管理生命周期的整体维护。

基于一体化集成化的设计理念,华为在热管理方面的布局将围绕控制器和系统总成领域。华为并不 做热管理系统中的各零部件等硬件。

银轮股份在新能源车热管理方面已经与华为形成合作关系,并获得量产订单,华为在热管理方面提 供的产品具有智能化、高效率等明显优势,热管理产品或将与更多车企合作,带动相关零部件企业 的销量增长。

3

华为与车企合作模式:深度合作+广泛合作

4 月 12 日华为在深圳举行了第十八届全球分析师大会(HAS 2021),华为将与北汽集团(北汽新 能源)、长安汽车以及广汽集团三家车企开展深度合作,打造三个新的汽车子品牌,其中华为与北 汽合作的子品牌为北汽 ARCFOX 极狐,其余两家的合作子品牌名称尚未确定。华为将打造 “HUAWEI Inside”模式,只有与华为深度合作的品牌,使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车型才会使 用“HUAWEI Inside”Logo。今年 4 月正式上市的北汽 ARCFOX 极狐αS 华为 HI 版是“HUAWEI Inside”的第一款量产车型,华为将于今年第四季度陆续推出一系列“HUAWEI Inside”智能汽车。

673921da48096422976adf899c6943ac.png

北汽新能源于 2017-2019 年间先后与华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及全面业 务合作协议,并于 2019 年 1 月联合设立了“1873 戴维森创新实验室”,合作开发新一代的智能 联汽车技术,同时宣布开展首个采用全套华为 HI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产品合作项目“N61ABHBT”(以下简称 HBT)。2021 年 4 月 HBT 项目的量产车型 ARCFOX 极狐αS 华为 HI 版正式 上市,成为第一款搭载全套华为 HI 系统的智能汽车。

长安汽车于 2014 年 11 月已与华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 LTE-V、车联 、智能汽车等领域 长期深入合作。2020 年 11 月 14 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正式宣布,公司将联手华为与宁德时 代,联合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配套一个全球领先、自主可控的智能电动汽车平台, 一系列智能汽车产品以及一套“人、车、家”的智慧生态服务。

广汽集团于 2017 与 2019 年先后与华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和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在汽车智能化、 电动化、物联化等领域深入合作多年。2021 年 4 月 9 日,广汽集团在广汽科技日活动中宣布,公 司将与华为合作共同开发 L4 级自动驾驶汽车,计划于 2024 年正式量产。

比亚迪于 2018 年与华为在汽车领域展开合作,2020 年 7 月上市的比亚迪汉搭载了华为 HiCar 车 机系统和华为 5G 模组 SA/NSA 络。长城汽车于 2019 年与华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自动驾驶、智能 联与智能座舱等方面的合作。2020 年 12 月双方再次签订协议,华为将为长城汽车提供 以 MDC 为基础的高算力智能驾驶平台。

奇瑞集团于 2020 年开始与华为展开合作,推出了 s61 和 捷豹 X70 plus 等合作车型,2020 年 12 月双方正式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在大数据、云计算、 智能汽车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上汽集团于 2015 年开始与华为合作,经过多年的推进,双方已在 汽车智能化与车联 等领域有了紧密的合作。一汽集团于 2015 年已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智能驾驶、车联 、大数据等领域开展深层次战略合作。

东风汽车最早于 2014 年与华为签署 战略合作协议,经过多年合作,目前双方已在汽车新四化领域达成深入合作。小康股份于 2019 年 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2021 年双方接连签署新能源汽车合作备忘录及赛力斯新能源汽车合作 协议,在新能源汽车、智能 联、智能终端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吉利集团旗下子公司亿咖通科技 (ECARX)于 2020 年与华为智慧出行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座舱、智能 联和消费者生 态服务等领域展开积极合作,预计华为 HiCar 及手机数字车钥匙等技术将依托 ECARX 车联服务 平台在吉利集团旗下品牌车型快速落地。

4

华为智能汽车产品渗透率提升,

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华为智能汽车产品定位为开放式平台,未来随着其智能汽车相关产品渗透率提升,其与之合作的产 业链相关公司有望受益。

智能驾驶领域,华为与四维图新、舜宇光学、中国汽研和福晶科技等展开合作。其中华为与四维图 新的合作主要是面向 B 端的导航电子地图、自动驾驶地图等;与中国汽研在自动驾驶开发、检测 试验等方面展开合作;与福晶科技开发激光雷达用的光学元件;与舜宇光学旗下的舜宇智领技术在 自动驾驶方面展开合作。智能座舱领域,华为主要与华阳集团和中科创达合作,华阳集团搭载华为 HiCar 的智能座舱产品已 经落地;中科创达成为华为鸿蒙 OS 2.0 的首批合作伙伴,同时与华为及海思在物联 等领域也有 相关合作。

智能 联领域,均胜电子与华为相互配合支持,共同研发;德赛西威与华为合作带有 HiCar 功能的 主机在多个 OEM 项目中应用。

智能电动领域,银轮股份与华为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已经形成合作关系,获得量产订单;伯特 利表示已经参与华为 HI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相关合作。

整车方面,华为当前合作的企业包括上汽、广汽、北汽、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等。华为 在 2021 年 4 月 12 日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回应,目前将主要和广汽、北汽、长安汽车三家车企深度合作,打造三个新的汽车子品牌,与北汽合作的极狐阿尔法 S 已经发布,与长安汽车、广汽合作的 车型后续也将陆续推出。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Python入门技能树首页概览213227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5月9日
下一篇 2021年5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