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概述—–RUP开发模式

RUP

  • RUP
    • 历史
    • RUP生命周期
    • 核心工作流
      • 每个核心工作流程都与一个特定的模型集相关联
    • 核心支持工作流(在组织中的流程)
    • RUP的特点
    • 主要概念
    • 角色
    • 工作流程
    • 活动
    • 工件
    • 阶段
    • 阶段——初始阶段
      • 主要目标包括:
      • 核心活动
      • 评估风险管理、人员配备、项目计划和成本/进度/收益率折衷的备
      • 里程碑:生命周期目标
      • 评估标准
      • 如果项目无法达到该里程碑,则它可能中途失败或需要进行相当多的重新考虑。
    • 阶段——细化阶段
      • 主要目标包括:
      • 设计/需求折衷
      • 构件复用
      • 产品可行性或向客户和最终用户进行演示。
      • 核心活动
      • 里程碑:生命周期构架
      • 评估标准
        • 如果项目无法达到该里程碑,则它可能中途失败或需要进行相当多的重新考虑。
    • 阶段——构造阶段
      • 主要目标包括:
      • 核心活动
      • 里程碑:最初操作性能
      • 评估标准
      • 如果项目无法达到该里程碑,产品化可能要推迟一个发布版。
    • 阶段——移交阶段
      • 主要目标
      • 核心活动
      • 里程碑:产品发布
      • 评估标准
      • 在产品发布里程碑处,发布后的维护周期同时开始
    • 工具

RUP

  •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简称RUP)是一套软件工程过程
    ,主要由Ivar Jacobson的 The Objectory Approch 和 The
    Rational Approch 发展而来。
  • 是文档化的软件工程产品,所有RUP 的实施细节及方法导引
    均以Web文档的方式集成在一张光盘上。
  • RUP又是一套软件工程方法的框架,各个组织可根据自身的
    实际情况,以及项目规模对RUP进行裁剪和修改,以制定出
    合乎需要的软件工程过程。

历史

核心工作流

  • 业务建模(Business Modeling)
    ? 对开发系统所在的机构及其商业规则进行建模;
  • 需求(Requirement)
    ? 定义系统功能及用户界面;
  • 分析设计(Analysis & Design)
    ? 建立分析模型和设计模型;
  • 实现 (Implementation)
    ? 编码实现;
  • 测试 (Test)
    ? 软件测试;
  • 部署 (Deployment)
    ? 打包、分发、安装软件

每个核心工作流程都与一个特定的模型集相关联

  • 以体系结构为中心

    主要概念

    3) 活动
    ? 例:需求活动

    工件

    • 工件是流程的工作产品:
      – 角色使用工件执行活动,并在执行活动的过程中生成工件。

    • 工件是单个角色的职责,它体现的是这样一种思想:
      – 流程中的每条信息都必须是一个具体的人的职责。即使一
      个人可能“拥有”某个工件,但其他人也可以使用该工件,
      如果授予权限,或许他们还可以更新这个工件。

    • 工件分为输入工件和输出工件。

    • 工件有多种形式:
      – 模型,例如用例模型或设计模型,它包含其他工件。
      – 模型元素,即模型中的元素,例如设计类、用例或设计子系统
      – 文档,例如商业理由或软件构架文档
      – 源代码和可执行程序(某种构件)
      – 可执行程序

    • 工件示例:
      – 存储在 Rational Rose 中的设计模型。
      – 存储在 Microsoft Project 中的项目计划。
      – 存储在 ClearQuest 中的缺陷。
      – RequisitePro 中的项目需求数据库。

    • 主要工件

    • 例:分析与设计工件

      软件工程概述-----RUP开发模式

    阶段

    • RUP把生命周期分为若干个循环(Cycle),每个循环有4个
      阶段组成,并生成产品的一个新版本。
    • 四个阶段:
      – 初始(Inception)
    • 定义最终产品视图和业务模型,确定系统范围;
      – 细化(Elaboration)
    • 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制定工作计划和资源要求;
      – 构造(Construction)
    • 构造并完成产品;
      – 移交(Transition)
    • 产品交付给用户使用;

    阶段——初始阶段

    主要目标包括:

    核心活动

    – 明确地说明项目规模。
    – 计划和准备商业理由。

    评估风险管理、人员配备、项目计划和成本/进度/收益率折衷的备

    选方案。
    – 综合考虑备选构架,评估设计和自制/外购/复用方面的折
    衷,从而估算出成本、进度和资源。
    – 准备项目的环境,评估项目和组织,选择工具,决定流程
    中要改进的部分。

    里程碑:生命周期目标

    – 生命周期目标里程碑评估项目的基本可行性。
    – 先启阶段末是第一个重要的项目里程碑,即生命周期目标里程碑。此时,检
    查项目的生命周期目标,并决定继续进行项目还是取消项目。

    评估标准

    – 规模定义和成本/进度估算中,所有相关因素(如客户等)可并行
    – 对是否已经获得正确的需求集达成一致意见,并且对这些需求的理解是共同
    的。
    – 对成本/进度估算、优先级、风险和开发流程是否合适达成一致意见。
    – 已经确定所有风险并且有针对每个风险的减轻风险策略。

    如果项目无法达到该里程碑,则它可能中途失败或需要进行相当多的重新考虑。

    阶段——细化阶段

    主要目标包括:

    – 确保构架、需求和计划足够稳定,充分减少风险,从而能够有预见性地确定
    完成开发所需的成本和进度。对大多数项目来说,通过此里程碑也就相当于
    从简单快速的低风险运作转移到高成本、高风险的运作,并且在组织结构方
    面面临许多不利因素。
    – 处理在构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所有项目风险
    – 建立一个已确定基线的构架,它是通过处理构架方面重要的场景得到的,这
    些场景通常可以显示项目的最大技术风险。
    – 制作产品质量构件的演进式原型,也可能同时制作一个或多个可放弃的探索
    性原型,以减小特定风险,例如:

    设计/需求折衷

    构件复用

    产品可行性或向客户和最终用户进行演示。

    – 证明已建立基线的构架将在适当时间、以合理的成本支持系统需求。
    – 建立支持环境。

    核心活动

    – 快速确定构架、确认构架并为构架建立基线。
    – 根据此阶段获得的新信息改进前景,对推动构架和计划决
    策的最关键用例建立可靠的了解。
    – 为构建阶段创建详细的迭代计划并为其建立基线。
    – 改进开发案例,定位开发环境,包括流程和支持构建团队
    所需的工具和自动化支持。
    – 改进构架并选择构件。 评估潜在构件,充分了解自制/外
    购/复用决策,以便有把握地确定构建阶段的成本和进度。
    集成了所选构架构件,并按主要场景进行了评估。通过这
    些活动得到的经验有可能导致重新设计构架、考虑替代设
    计或重新考虑需求。

    里程碑:生命周期构架

    – 生命周期构架里程碑为系统构架建立管理基线,并使项目
    团队能够在构建阶段调整规模。
    – 精化阶段末是第二个重要的项目里程碑,即生命周期构架
    里程碑。此时,您检查详细的系统目标和规模、选择的构
    架以及主要风险的解决方案。

    评估标准

    – 产品前景和需求是稳定的。
    – 构架是稳定的。
    – 可执行原型表明已经找到了主要的风险元素,并且得到妥善解决。
    – 构建阶段的迭代计划足够详细和真实,可以保证工作继续进行。
    – 构建阶段的迭代计划由可靠的估算支持。
    – 所有客户方人员一致认为,如果在当前构架环境中执行当前计划来
    开发完整的系统,则当前的前景可以实现。
    – 实际的资源耗费与计划的耗费相比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项目无法达到该里程碑,则它可能中途失败或需要进行相当多的重新考虑。

    阶段——构造阶段

    主要目标包括:

    – 通过优化资源和避免不必要的 废和返工,使开发成本降
    到最低。
    – 快速达到足够好的质量 。
    – 快速完成有用的版本(Alpha 版、Beta 版和其他测试发
    布版) 。
    – 完成所有所需功能的分析、开发和测试。
    – 迭代式、递增式地开发随时可以发布到用户群的完整产品
    。这意味着描述剩余的用例和其他需求,充实设计,完成
    实施,并测试软件。
    – 确定软件、场地和用户是否已经为部署应用程序作好准备

    – 开发团队的工作实现某种程度的并行。
    1.4.3.6 阶段——构造阶段

    核心活动

    – 资源管理,控制和流程优化;
    – 完成构件开发并根据已定义的评估标准进行测试;
    – 根据前景的验收标准对产品发布版进行评估。

    里程碑:最初操作性能

    – 最初操作性能里程碑确定产品是否已经可以部署到 Beta 测试环境。
    – 在最初操作性能里程碑,产品随时可以移交给产品化团队。此时,已
    开发了所有功能,并完成了所有 Alpha 测试(如果有测试)。除了软
    件之外,用户手册也已经完成,而且有对当前发布版的说明。

    评估标准

    – 该产品发布版是否足够稳定和成熟,可部署在用户群中r> – 是否已准备好将产品发布到用户群r> – 实际的资源耗费与计划的相比是否仍可以接受p>

    如果项目无法达到该里程碑,产品化可能要推迟一个发布版。

    阶段——移交阶段

    主要目标

    – 进行 Beta 测试,按用户的期望确认新系统
    – Beta 测试和相对于正在替换的遗留系统的并行操作
    – 转换操作数据库
    – 培训用户和维护人员
    – 市场营销、进行分发和向销售人员进行新产品介绍
    – 与部署相关的工程,例如接入、商业包装和生产、销售介绍、现场人
    员培训
    – 调整活动,如进行调试、性能或可用性的增强
    – 根据产品的完整前景和验收标准,对部署基线进行的评估
    – 实现用户的自我支持能力
    – 在用户之间达成共识,即部署基线已完成
    – 在用户之间达成共识,即部署基线与前景的评估标准一致

    核心活动

    – 执行部署计划
    – 对最终用户支持材料定稿
    – 在开发现场测试可交付产品
    – 制作产品发布版
    – 获得用户反馈
    – 基于反馈调整产品
    – 使最终用户可以使用产品

    里程碑:产品发布

    – 产品化阶段末是第四个重要的项目里程碑,即产品发布里
    程碑。此时,您确定是否达到目标,以及是否应该开始另
    一个开发周期。有时候,该里程碑可能与下一周期的先启
    阶段末重合。产品发布里程碑是项目验收复审成功完成的
    结果。

    评估标准

    – 用户是否满意r> – 实际的资源耗费与计划的耗费相比是否可以接受p>

    在产品发布里程碑处,发布后的维护周期同时开始

    。这涉及开始一个新的周期,或某个其他的维护发
    布版。

    工具

    ?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中的许多活动是由软件工程工具
    支持的。
    ? 工具向导详细说明了如何使用 Rational 软件工具来支持特定
    的步骤和活动。
    ? 提供以下向导:
    – Rational AnalystStudio Rational ClearCase
    – Rational ClearQuest Rational RequisitePro
    – Rational Rose Rational PerformanceStudio
    – Rational Purify Rational PureCoverage
    – Rational Quantify Rational SoDA for Word
    –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 Rational TeamTest/TestStudio 的功能部件:
    ? Robot TestManager
    ? TestFactory Log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 上一篇 2022年10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