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此次发布的《白皮书》共分七大部分,聚焦钢铁行业发展现状与我国5G融合应用发展态势,研究提出未来钢铁信息化的框架设想,并对5G+智慧钢铁十大应用场景(5G+AI钢材表面缺陷检测、5G设备点检与监测、5G无人天车、5G高精度定位、5G高清视频监控、5G+AI智能配煤、5G无人库房、5G智慧照明、5G融合通信、5GAR远程装配)进行深度分析,重磅推出5G智慧钢铁四大解决方案与5G智慧钢铁的三大采购场景,以及一大批钢铁行业实际应用案例,向我们展示出了5G技术推动工业发展的强大能力和行业协同交叉促进钢铁工业智能化发展的美好前景。
“5G作为‘新基建’七大领域之首,是万物互联的新引擎,将为钢铁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提供坚实的基础,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正如王国栋院士在序言中指出,钢铁行业全流程是看不见、摸不到、测不出的“黑箱”,多场、多相共存,多变量、强耦合、大滞后、非线性的特征决定钢铁生产过程本身和钢铁产品质量的突出特征是极强的不确定性,因此,钢铁行业也是对智能化需求最迫切的行业。
兼并重组、持续经营:推动数字化钢厂新需求
“十三五”以来,我国主要钢铁企业装备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智能制造在钢铁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物流配送、产品销售等方面应用不断加强,关键制造工艺流程的数控化率超过65%,企业资源计划(ERP)装备率超过70%,信息化程度得到了跨越式发展。
《白皮书》提出,钢铁行业要从“制造”向“智造”转型,连接是基础、云是重要载体、工业互联 平台整合数据与应用、人工智能赋能未来,并基于此对未来钢铁信息化的框架提出设想。
连接是工厂数字化的前提,也是实现全要素各环节深度互联的关键,在工厂连接由有线为主向无线为主过渡,由多种接入方式整合为以5G+光纤共存的模式为主,共同打造低时延、高可靠的基础 络。
在云计算方面,随着越来越多企业采用云计算模式部署信息系统,企业上云渐成趋势,推动企业上云,有助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而通过云端赋能工业互联 ,构建基于云架构的工业互联 平台,中国制造将实现数字化蜕变。
当前,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制造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出现了不少钢铁行业的工业互联 平台,工业互联 平台聚焦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化生产、供应链协同及绿色化生产四个应用场景,通过工业互联 平台,以数据为纽带建立产业协同生态圈,打造最具效益的钢铁产业价值链。
而随着钢厂数字化、 络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在钢厂生产中的应用场景逐渐丰富,对实现钢铁企业生产的高效化、协同化、智能化运行,提高钢铁工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制造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十大应用场景上,《白皮书》从价值层面分为三大板块,即无线替换有线、机器替人、连接未连接,绘制了下一代钢铁行业转型发展、柔性制造和智能制造的宏图,其中5G高清视频监控、5G融合通信、5GAR远程装配为无线替换有线板块;5G+AI钢材表面缺陷检测、5G无人天车、5G+AI智能配煤为机器替人板块;5G设备点检与监测、5G智慧照明、5G高精度定位、5G无人库房为连接未连接板块。
而基于华为对十大应用场景的深度理解,《白皮书》同时发布5G智慧钢铁四大解决方案,从终端、边缘计算、管道、云四大方面诠释了华为如何利用5G赋能钢铁行业。
在边缘计算上,钢铁行业的应用场景分为管理控制类、信息交互类和数据采集类,各类业务对5G 络的性能要求存在差异化,但稳定的低时延是各类应用的共同刚需。
而基于MEC边缘业务平台的分流能力可以把业务导向到本地 络,或者分流到部署在边缘业务平台上的应用中,保障数据不出园区,保障数据安全性,并缓解传输带宽压力,减少时延,提升用户感知。
并且,通过MEC使业务终结到边缘,才能保证低时延+精准时延,MEC按需在边缘部署,实现业务的本地闭环低时延,对于E2E的时延,可以从终端处理时延、空口时延、 络处理时延和应用处理时延进行分解,MEC和应用的共部署可以减低本地数据分流后的处理时延。
《白皮书》指出,在MEC平台选择上,要求MEC围绕“联接+计算+生态”以及极简运维打造“3+1”一体化边缘开放式平台,持续打造面向钢铁行业的边缘差异化竞争力。
云作为工业数字底座承载,使能上层工业应用,是工业互联 解决方案的核心和基础。
5G智慧钢铁解决方案提供平台+智能+敏捷的通用引擎。主要包括通用IaaS、工业PaaS(AI中台、数据中台、技术中台)、集成平台、边云协同等。整个数字底座要提供芯片级的自主可控方案,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包括计算、存储、 络、AI、中间件、应用等。
拥抱钢铁数字化转型浪潮
在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大潮汹涌奔流之际,5G既要与作为垂直行业的钢铁行业密切结合,重塑标准、场景和目标,钢铁行业也要勇于创新,让5G技术融入自身、赋能自身。
据了解,工业互联 给以ISA-95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体系带来了数字化、 络化和智能化赋能与升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工业互联 产业经济总体规模约为3.1万亿元,据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5.78万亿元,其中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27万亿,占工业企业总营收的4%,可以推算出,钢铁行业2020年工业互联 产业市场规模或将达1240亿。
因此,《白皮书》也将大量篇幅放在了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实践上,其中以宝武、河钢、湘钢、柳钢、首钢的案例最为代表。
一张表全面了解各省市5G建设目标
2020中国新基建409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全名单!
35省/市5G建设最新进展与规划一览
5G时代下的光模块:腾讯云计算技术投资5000亿元(附下载)
我叫“5G产业圈”

长按扫码关注
最新5G资讯都在这里!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Python入门技能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工具包Scikit-learn214496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