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工程师职业发展漫谈

微软引领的大测试时代

中国最早的对 IT 工程的启蒙和测试定位的探索大多来自于微软。当年的大背景是微软故意放任 Windows 的盗版,并积极的输出他自身的 IT 生态技术栈到中国。中国从政府到民间几乎全部使用了 Windows。中国有大量的微软认证的 VP 等各种专家。

微软和他的附属生态带给中国测试行业的影响,简单总结下:

  • 强调工程的严谨性。CMMI 一统天下。无数中国公司为了通过这个认证费尽脑汁。大部分公司通过它也不是为了自己的规范,而是为了能拿到政府或者国外机构的外包业务。

  • 测试和研发的比例。因为都是客户端产品。如果交付出去出现质量问题是很难解决的。所以测试被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测试与研发比一度是 1:2

  • 外包公司发展迅猛。短短的几年。中软,东软,软通动力,博彦等公司迅猛的发展起来。

  • 测试技术的启蒙和发展。主要是自动化为主。在十年前的年代,听一些前辈说,有公司做性能测试,就是有人用哨子吹下,然后一屋子的人就开始一起点。所以当 QTP 和 LoadRunner 出现后,就迅速占领了市场。

互联 时代的测试发展

当互联 世界开始爆发,测试行业的主要变化是:

  • CMMI 逐渐被互联 公司忽略。国内崛起的公司有自己的业务,他们不屑于不实用的认证,开启了自己独特的野蛮发展的节奏。这也是之前在外企工作的白领有优越感的一个原因。

  • 测试技术大发展。不再是简单的自动化测试,技术开始更加细化。比如单元测试,代码动静态测试,接口测试,持续集成,各种端的自动化测试。大家也不再迷信 UI 自动化,而分层自动化,持续集成,测试即服务等理念开始流行。

  • 测试工程师技术型转变。以前的测试工程师就是点点点,不会要求技术的。但现在 BAT 等一线公司已经全部推行技术笔试了。可以说,不懂开发基础的测试人已经难以发展了。点点点测试工程师已经退化到只能用于用户端的功能校验工作了。

测试研发比:从 1:2 下降到了 1:3、1:5。

移动互联 +创业浪潮时代的测试发展

移动互联 爆发,IT 研发技术栈和云计算服务也发展迅猛,这让小公司的生产力有飞跃性变化,也催生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创业浪潮。这股浪潮起源于硅谷,并迅速通过”Copy to China”模式烧到了中国。另外一个是中国大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外资企业生存困难,很多优秀的企业都从中国撤离。

这期间的测试行业发生了如下的变化:

  • 服务于国内企业的测试工程师开始增多。外包测试工程师,外企工作白领测试工程师都被外企撤离影响到了,开始逐渐转到国内公司。外企工作的优越感逐渐丧失,国内的工程师开始崛起。

  • 敏捷理念盛行。SCRUM 和 XP 理念被迅速的普及。Scrum 迎合了产品管理的需求,XP 迎合了工程化发展的需求。各自发展都很迅猛,然后逐渐衍生了更深入的 CI CD 和 devops 等模式。

  • 测试研发比。下降到 1:8 甚至更低。其实 BAT 都向往 google 的 1:10。只是国内目前做不到。

  • 大质量部模式被打散。为了提高运作效率,QA 或者测试工程师团队被逐渐分拆到各个具体业务部门。大质量部模式消失意味着测试工程师的发展开始遭遇天花板。很多人还没能体会到这个模式带来的巨大影响。

  • 测试技术新发展。测试平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研发工程师,技术型测试工程师也开始逐渐发挥价值。比如新型的全链路压测,全链路追,测试监控,各种接口测试和 mock 平台,各种云测和专项测试平台。独立的测试服务公司也开始层出不穷。

大数据和智能时代

人类已经进入 DT 时代。大数据,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图形渲染等技术栈也已经成熟了。随之而来会形成新的生产力并落地到测试行业,这个阶段大家刚开始感受到。我暂时不做评论。

之所以列举过去的行业变化,其实是为了告诉大家,不要认为目前的模式就是行业的长期现状。目前不同企业仍然是处于不同的理念和不同的历史阶段中。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适合与否。

这些变化都是围绕着几条核心的主线发展的:

业务发展

业务发展带来了对质量和速度的追求。这是整个行业发展的主线。业务发展的需求影响到了产品研发和测试。它和资本一样是贪婪的,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着突破瓶颈。追求更快更好的发展。它决定着很多公司的生死和很多行业工程师的前途。研发,产品,QA 都是要为业务服务的。

技术发展

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的发展是自带加速度的。每次质变都会带来一些行业重大的变更。技术的成熟度决定了测试行业的成就能做多大。作为测试工程师要善于利用当前的技术栈打造符合当前需求的解决方案。

管理发展

公司主体在追求简单高效的管理上是永不止步的。技术和工具的每前进一步,就意味着组织沟通的能力在增强。管理这个方向会逐渐的扁平化。高层管理会越来越少。一线管理会越来越多。

作为测试行业比较尴尬的一点是大质量部模式模式的消失,让测试行业的发展开始遭遇天花板。如果 Hold 不住研发和产品,在测试行业发展的人是没法往上有很好的晋升的。

薪酬数据参考

我根据测试人才的基本属性并用实际的例子总结,按照 8 年跨度(08-16),总结了行业的一些典型人才的职业发展现状(鉴于隐私要求,模糊了相关数据,与真实情况略有偏差)。

4.当下测试行业的发展

5.迎接测试行业的变化

6.测试职业发展建议

测试开发工程师会也通过测试右移,参与配置部署,将自动化测试用例配置到持续交付链中,并全流程监控发布后的应用质量。总之,作为 DevOps 关键角色,测试人员将推动开发和运维共同实现高效交付高质量产品的目标。

但这里想强调一点,并不看好只开发测试工具的测试开发工程师。开发一款测试工具,设计一个更好的测试框架,发明一种更先进的测试手段。这是个人成长带来的自然成果,但不是目标。

很多人会觉得开发测试工具的测试开发是有前途的,其实也不是。只是他碰巧赶上了测试行业的技术转型期的需要。我记得在百度的时候,好多负责单测工具,单测框架的维护团队,经常凌晨两三点还在修复 Bug。但是几年过去,这些人的努力大多没有很好的回 。

这是因为他们做的事情脱离业务目标太远。一旦完成目标,他们也容易被“管道化”,成为边缘角色。这个行业除了极少数技术的狂热爱好者,能够找到自己在行业的技术地位外,大多数人都应该去追随业务的发展。业务才是测试的根基。

测试行业和以前的战国时代一样,成为一个统帅团队叱咤风云的将军,还是成为一个打造兵器满怀工匠精神的铁匠,都是值得尊敬的。在冷兵器时代排兵布阵管理就是王道,在热兵器时代下技术和科技是重要力量。这个需要看每个人的爱好和追求。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爱好就可以。

关于测试技术路线,我的建议是:

  • 多读书。能系统的了解很多东西。

  • 多看别人的代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人的开源代码里面藏着很多的经验和智慧。要善于学习。

  • 早期多造轮子。这是一种不断演习的强化锻炼。可以强化自己的技能。

  • 多承担开源维护工作。尽可能的参与开源 区的维护工作。跟这些人的协作你能学习到很多有用的实践知识。能够强化自己的沟通协调和架构设计的能力。

  • 多泡论坛交流。闭门造车,敝帚自珍,固步自封都是没什么成长的。跟这些保守的人交流你也学不到太多。

  • 打怪升级。从部门里一件件的改进做起,实现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测试管理发展

以前纯做测试团队管理的人估计是很难适应互联 行业的变化了。可能要面临着诸多的挑战。需要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

不少早年做了管理的同学现在有些其实都开始后悔了,弄的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就是总监升不上去。经理级别没亮点也不能升级别。业务发展一般,团队也没变化,而跳槽最怕遇到笔试或者技术测验。

真正能做好测试管理的精英还是蛮少的。如果踏入这个行业,应该多关心如下的事情

  • 能帮你做事的人才和团队:没有给力的队伍是做不好的。

  • “混圈子”:结识更高级别的 CXO。这是将来的发展需要的。

  • 多读书:多学前人的管理和沟通经验,跟得上行业发展的步伐。

  • 修身养性:魅力、气场、名望、实力、人品都是取信于人的关键。

管理相对技术在大公司向上发展是比较难的。一般跳槽到初创公司是最容易变现的。比如一个 BAT 的测试经理,月薪不过是 2w 多的样子。跳槽到创业公司做测试管理。月薪就到 3w-5w 了。甚至能力上去,直接跳槽过去当高管和 CTO 的也不少。

————————————————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Frank_girl/article/details/102833455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4月25日
下一篇 2020年4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