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位28岁的宝妈小小这些天陷入了灰暗时刻。
由于轻信 络上一则“试衣模特”的广告,她被骗了23万余元。
和她一样的宝妈还有很多,她们的受骗时间集中于4月20日至4月30日之间,受害人分散于全国各地。受骗后,她们组建了微信群,从5月1日起,源源不断有人进群。截至发稿,群内已有114人,统计的受骗总金额已超过800万元,目前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中。
据小小所知,群内98%的人是浏览某视频平台时看到了“试衣模特”广告——寄拍返佣30至200元不等,心动后她们在广告页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下载了不法分子的app,最后上当受骗。
母亲节马上就到了,年轻的母亲们无心过节。“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希望赚点钱。最初只想赚点孩子的零花钱而已,每天有几十元的收入就行。”一位宝妈说,“当我发现自己被骗时,有一瞬间想想要不死了算了。”
交软件广告引流至自有app,先给“返佣”福利,三天就收割
4月20日,小小刷某视频平台时刷到寄拍试衣的广告,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她点了进去,填写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下载APP后,聊天页面只显示有一个接待员。此后他们的所有交流,都依托于这个App。接待员说,第一次申请试衣物流比较慢,一般是4到7天,在这个时间里,可以刷下单挣点小钱。
所谓刷单,就是在淘宝、拼多多等店铺点关注等,一单有2.8元返利。如果成为正式成员的话,一单就有5.8元返利。怎么成为正式成员?需要做三单“认购”任务,认购任务500元至3万元不等,任务价格越高,返利回 率越高。比如,1000元的任务,会返利200元,3000元的任务,会返利600元。
刚开始,小小不太相信。但做了两个任务后,返利都到账了。
一天后,一个“导师”把4个“做任务”的学员拉成一个小群。小小后来才知道,这个群里除了自己,其他的学员都是“托儿”。
加群后做第一个任务时,小小和其中一个“学员”被告知“做错了”,需要做一个“修复单”。修复单是9千多元,小小没想那么多就转到了对方账户。之后,“导师”说一个修复单不行,需要再来一个“整合单”对冲,才能把之前的钱提出来。整合单是3.8万元,为了把之前的钱提出来,小小也打了过去,这时已经折腾到是晚上十点。“导师”说第二天才能做。等到第二天,“导师”再教她们做的时候,小小和之前出错的学员又“做错了”,需要做8万多元的“整合单”来修复。而这时,没有做错的两个“学员”已经提现,把截图发到了她们的群里。
(“修复单”和“整合单”任务)
看到别人提现了,小小把8万多元也打了过去,提现的时候却“又出错了”,需要做一个9万多的单。小小顾不了那么多,只想把里面的本钱全部拿回来。9万多又打进去之后,又说她的信誉分不够,需要补足,再打15万元。
(小小的最后一次汇款清单)
受害者意识到上当后怒斥还钱 对方:要拿着你的钱去撸串喝酒
小小加入受骗者群后,发现大家都是以这种方式受骗的,甚至“导师”都有重合,要求做任务的“整合单、修复单”都有“顶峰商贸”几个字,是同一个任务系统。不同的是,大家被要求下载的App各色各样。除了多彩互动,还有氪金、三人行、UDESK、小蜜蜂、多牛、优锦、丝绸之路、吉利、白云、百联等。
此外,大家在某视频平台上刷到的兼职广告,除了寄拍试衣的,还有一些是兼职做手工加工的。
在一位群友提供的聊天记录里,当她意识到“事情不对”时,多次向“导师”发出疑问,却被“导师”呵斥:“你别弄了,问题怎么那么多。”该女士立刻道歉:“不要啊,对不起,明天弄可以吗?今天真的限额了”,并在“导师”同意后表达感谢。
许多受害者实在拿不出钱时,“导师”会诱导她骗亲戚朋友,向借呗、白条等小额贷款平台借钱。
(一位受害者和“导师”的聊天记录)
在一次次投入金钱却始终“出错”后,有的受骗人终于醒悟,不再对“把本金拿回来”抱有希望,便开始在app中讨伐“导师”,说出发泄情绪的愤恨之语。随后被“导师”踢出群聊。
在一位四川群友提供的聊天记录里,她向“导师”发送了长长的泄愤之词,激怒了“导师”,该“导师”以辱骂回复她,并称,“我拿着你的钱去撸串了,买你们那里的特产泸州老窖喝下……直接撸串慢慢吃这十几万。”
(受害人与“导师”聊天记录)
多地警方已立案 律师:平台有必要加强监管
她们选择隐瞒此事。“亲人朋友在你开口借钱的时候直接打款,实在对不起这份信任。”
小小是个单亲妈妈,一个人带6岁的孩子,平时做点生意维持,由于疫情,生意难以为继,才无奈想做些兼职,却血本无归。“不赚钱,就没有办法去养孩子。”
另一位受害者,30岁的郑州宝妈彭彭(化名)是全职妈妈,已经很久没有工作,没有自己挣过钱。“刚开始返利的时候,我还有点高兴,因为赚了几百块钱。想着带着孩子能挣一点是一点。”彭彭说,疫情期间,老公公司情况不好,工资很低,很久都没有给家里交过钱了。本来就不富裕,还要还快5000元的房贷,这下手里一分钱存款都没有了。
群内,被骗金额最多的一位全职宝妈被骗了73万,这73万元中,有30多万是自己的钱,其他全部是借的。她一直没有工作,在家里带孩子,如今又将因为此事离婚。
受骗者还有少部分是学生,相对而言,她们被骗的金额多为几千元。
被骗后,她们的钱款应通过怎样的途径追回?
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蓝天彬律师建议,受害人可以及时固定、收集相关证据材料,例如银行流水记录、微信聊天记录等,向所在地的公安机关 案,详细陈述被骗经过,请求公安机关刑事立案,尽快抓捕诈骗分子,挽回损失。如果有诈骗分子的银行账 ,可以请求公安机关尽快冻结。鉴于诈骗分子利用某视频平台app发布广告,随后实施诈骗,某视频平台有必要加强管理,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封 等措施,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 或 告。
河南予瑞律师事务所李华阳律师认为,根据《广告法》第五十六条规定,违反《广告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先行赔偿。故广告发布平台若不能提供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应先行赔偿。
李华阳律师建议,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 案,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应当将赃款项追回发还。若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无法将赃款项追回,受害人可向广告发布平台要求提供犯罪嫌疑人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若广告发布平台不能提供,则广告发布平台应当先行赔偿,若其拒不赔偿,可提起民事诉讼。
【版权声明】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