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了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
面向过程: 以过程为核心,每一个过程/流程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的去实现
面向对象: 以对象为核心,不需要关心每一件事情具体的步骤,以结果为导向
2、对象是什么,静态特性(属性),动态特征(方法)
对象: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实体,由一组属性(静态特征)和方法(动态特征)构成
属性:用来描述对象的固有特征,一般是名词
方法:用来描述对象的动作,这个对象能干嘛,一般是动词
3、类和对象的关系
类仅仅是一个模板,描述了同一类型对象的共同属性和方法
对象:是通过这个模板创建出来的一个实实在在的个体
记忆:类和对象的关系 — 记住
类是抽象的,对象是具体的
类是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方法)的对象的集合
对象是类的一个实例,是一个具体的实体,是由属性和方法构成的
代码:先创建一个类 — 创建这个类的对象 — 调用属性和方法
4、代码实现了类和对象的关系
使用java实现类和对象的关系
1:创建一个类(属性和方法)
2:通过这个类创建对象
3:使用对象名调用属性和方法,对象名.属性名 ,对象名.方法名()
注意:只有对象才能调用方法
1、方法:如何去定义方法 – 五要素
方法五要素:修饰符,返回值类型,方法名,参数列表,方法体
2. 有参方法,无参方法,有返回值,无返回值
如果方法有返回值,方法中必须使用关键字return返回某个值,返回值类型为该值的类型,且返回值只能有一个
return的作用:结束方法,返回结果
注意:当调用有返回值的方法时,需要定义一个变量接受
如果方法没有返回值,返回值类型为void
3. 方法的调用
1:创建这个类的对象
2:对象名.方法名()
注意:只有对象才能调用方法
1、面向对象的特性:封装
为什么要使用: 将类的某些信息隐藏在类内部,不允许外部程序直接访问,而是通过该类提供的方法来实现对隐藏信息的操作和访问
1.将属性隐藏起来; 2.对外提供公共的访问方法(赋值,取值)
private 关键字说明: 被private修饰的属性和方法只能在本类中方法,其他类不能直接访问
封装的好处:
1. 隐藏了实现的细节,提高安全性和健壮性;
2.符合java的“高内聚,低耦合”思想;
3.提高了软件的独立性和可重用性
如何实现封装: 1.私有化属性; 2.创建公共的getter和setter方法;3.在setter方法中添加控制语句
2、构造方法
作用: 创建对象,初始化对象
有参构造,无参构造: 系统默认的无参构造方法,写和不写他都是存在的; public Student() { }
有参构造方法,创建对象的时候就已经给了初始值了;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String sex)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this.sex = sex;
}
1、无参构造方法,与类同名,不含返回类型。如果类中没有显示的构造方法,系统会给出默认的无参构造方法
2、构造方法一般都是public的,才能被系统调用
3、无参构造在给对象属性赋值时比较麻烦,可以定义有参的构造方法
当成员变量(属性)和方法参数同名时,一般使用this表示当前对象,如:this.name = name
4. 构造方法经常用于程序初始化工作
5、当类有了带参构造方法之后,系统不再自动生成默认的无参构造方法,若使用需重新定义
要求:如果一个类中有带参数的构造方法时,必须要定义无参的构造方法
6、构造方法只能用于创建对象时,不能在程序中像调用其他方法一样调用它,但是可以用this()的形式在其他构造方法中调用它,注意this()必须在第一行
this关键字的作用: 当成员变量(属性)和方法参数同名时,一般使用this表示当前对象,如:this.name = name
构造方法只能用于创建对象时,不能在程序中像调用其他方法一样调用它,但是可以用this()的形式在其他构造方法中调用它,注意this()必须在第一行
3、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区别:
成员变量是属于类的变量,其实就是类中的属性,类中的每一个方法都可以共享;
局部变量就是定义在某个方法中的变量,只能在定义的方法中访问,其他的方法不能共享;
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区别:
1:定义位置不同
成员变量:定义在类中的变量,属于类
局部变量:定义在方法中的变量,属于方法
2:作用域不同
成员变量:属于类,类中的每一个方法都可以使用
局部变量:属于方法,只能在某一个方法中使用
3:初始值不同
成员变量:有默认的初始值,在加载类的时候,就会给成员变量赋值(默认值)
局部变量:没有初始值,必须初始化之后才可以使用
4:生命周期不同
成员变量:属于类,随着对象的创建而创建,随对象的消失而消失- 垃圾回收器
局部变量:属于方法,随着方法的调用而创建
注意:
1:在同一个类中,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同名时,局部变量具有更高的优先级
2:在方法的参数列表中的参数,也是局部变量
4、访问权限修饰符: Java 中一共有四种访问权限控制,其权限控制的大小情况是这样的:public > protected > default(包访问权限) > privater> 1、public:饰的类、变量、方法,在任何地方均具有访问权限;
2、protected:权限是为继承而设计的,protected所修饰的成员,对所有子类是可访问的,但只对同包的类是可访问的,对外包的非子类是不可以访问;
3、包访问权限(default):同包的类具有访问的权限,外包的所有类都不能访问;
4、private:的权限,只对本类的方法可以使用;其他地方均不能访问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Java技能树类和接口类和面向对象93111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