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人生]关于厦门大学谢灵教授论文一事——谈做人和做学问

1.    前言
前些日子看到厦门大学教授举 校长一事,并没有想到此事会和我有什么关系,所以,也没有仔细去看到底是谁在做这个事情,是什么样的关联。直到2014年7月9日晚上,突然新浪微博有人提到了我5月份的一篇博文,提到了那次发现的抄袭事件,我才发现:任何旧闻都是新闻,任何新闻都可能是身边事。
下面我们就这个事件一步一步展开讨论。
2.    抄袭还是造假
这个事件从开始到现在已经将近一个月了,期间,谢博士添加了我的微信,并做了一些对话。
2.1    认同文中有著作权属于我的文字
 

4.    发现
2014年7月9日晚8点左右,我还在公司加班,休息时看了一眼新浪微博,发现有人@我,于是,打开来看了一眼,看到了下面的内容:

  “质管中心主任:…我从人件集上得到了一些支持(注:所谓人件集就是讲述人件的一些实例和一些扩展方面的内容。包括团队组建、技术管理、环境配置等等,主要是讲述以人为本的软件开发到底如何进行。)我们正在进行代码库、文档库和过程库的构建,代码库主要是构建代码基础库,降低员工的重复劳动,提高代码的通用性和共享性,……代码库主要是对代码的分类管理,要求每一个从事维护的技术人员撰写维护文档和代码功能说明书,通过配置管理软件来支持,或者自行开发一个简单的检索管理工具都是可行的;文档库实际上是文档资料库,存储企业开发过程文档、文档模版和相关资料,其中也包括竞争对手资料和合作伙伴资料,然后也通过类似的工具进行管理,实现企业内的通用。……价值观这些隐性的东西是是不可复制的,复制下来对实际的项目也没有必然的好处,然而方法论我觉得是可以显性化的,这方面的内容可以比较完整具体的来做。不过,每一个人的方法论其实都是有所差异的。所以,要做,就必须在企业内形成统一的方法论,至少是在项目组内,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项目的进行,也使得项目的质量有了一层保障。
  实际上最终所谓的统一方法论就是标准,虽然作标准并不是目的,但标准是必须有的,可以通过建立标准提高沟通的效率,减少时间的浪费,这也就是在CMM3 以上级别和其它规范化工程过程中要求的组织级的统一过程方法的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怎么可能让大家统一的做事情呢就会增加项目的混乱度,对于项目的进展是不利的。……现在还要考虑的是知识库建立起来了,采用什么办法使大家有意愿整合到整个开发环境甚至开发工具中,比如如何建立一种自我扩充和不断改善质量的机制,类似CSDN 这种东西是基于交流机制来引导的,你说的和我在研究的东西有点类似,需要一种通过项目管理手段,以明确的开发目标来引导和组织的方式。……我最近向王总推荐过的一种如何激励员工有效使用和共享知识库的方法是:每一个人创建一个新的类,撰写完成它的所有说明文档和使用手册后,企业给予25 元的奖励,每被别人调用一次,则奖励50 元。如果发现有人能使用企业代码库中的现成内容而没有使用,对于写得好的,既不惩罚也不奖励,但是要求他用自己的方法来改写这个代码库中的内容;如果写得不如代码库中现成的代码,则每次惩罚20 元。维护代码库时,员工自动给代码升级的每次次奖励10 元。我个人认为:虽然不高,但是积累多了,还是能够促进大家使用知识库进行沟通和交流的……”

7.8    P120页中
节略,请查看完整版。
7.9    P120页中
“实际上最终所谓的统一方法论就是标准,虽然作标准并不是目的,但标准是必须有的,可以通过建立标准提高沟通的效率,减少时间的浪费,这也就是在CMM3 以上级别和其它规范化工程过程中要求的组织级的统一过程方法的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怎么可能让大家统一的做事情呢就会增加项目的混乱度,对于项目的进展是不利的。”
来自:
2004-08-10 08:14:04 Wonder
错了,最终所谓的统一方法论就是标准。但作标准并不是目的。

2004-08-10 08:15:34 青润
但是,标准是必须有的,这也就是在CMM3以上级别和其他规范化工程过程中要求的组织级的统一过程方法的问题。
目的应该是对问题的解决,是吧br>
2004-08-10 08:15:57 Wonder
哈哈,qingrun你的关注点就在如何作标准。所以。你关心这个。

2004-08-10 08:16:38 Wonder
这个和隐性知识挖掘本身无关,而是如何应用的问题了。所以应用层面和基础层面的问题应该分开考虑

2004-08-10 08:16:42 青润
是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怎么可能让大家统一的做事情呢就会增加项目的混乱度,对于项目的进展是不利的。

2004-08-10 08:17:01 青润
这点我同意。

2004-08-10 08:17:05 Wonder
而且这些东西应该只是在需要统一软件开发过程的软件组织内才有效。

2004-08-10 08:17:30 青润
不过,这可以考虑在项目组中进行统一,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2004-08-10 08:17:49 青润
至少可以提高沟通的效率,减少时间的浪费。

2004-08-10 08:17:50 Wonder
比如一个研究性的环境中,研究方向是完全发散的。这时候就不需要标准。标准是一种束缚。
但在某个研究方向上,可能需要项目性的组织,这是需要某些标准的。

2004-08-10 08:18:04 Wonder
所以要看你应用的环境了。

2004-08-10 08:19:24 青润
呵呵,那是研究性项目,和工程项目是不一样的。
不过,就算是在中科院,也有它的方法论,只不过,每一个实验室,每一个新的方向的研究方法都有所不同,所用的工具差异也很大,但是,还是可以找到很多相同的地方的,这也就形成了很多统一的工具,比如显微镜、秤、显微成像系统等等。

分析:
这又是一段提炼,而且原文抄袭了我最重要的一句话:“这也就是在CMM3以上级别和其他规范化工程过程中要求的组织级的统一过程方法的问题。”对这句话是完整的照搬,没有任何修改,我不知道她是否真的理解了CMM到底是什么。但是,她真的不知道CMM是什么。因为在中国大陆的评估中,大概应该是2006年以后(时间可能不太准确),已经统一升级为CMMI,而不是CMM。因为我的对话是2004年的,所以,当时仍然是CMM这样的称呼。
在这里,我很想知道2012年发表的博士学位论文居然出现CMM3而不是CMMI3的原因,如果这个原因不是抄袭,还能有别的可能么信对于厦门一个非常大的软件企业到了2010年前后,也一定宣传的是CMMI3,绝对不是CMM3。
谢博士不是软件行业的,她不知道,我可以理解,但是企业不知道,绝不可能,这也算是抄袭铁证之一了。
7.10    P120-121页中
“现在还要考虑的是知识库建立起来了,采用什么办法使大家有意愿整合到整个开发环境甚至开发工具中,比如如何建立一种自我扩充和不断改善质量的机制,类似CSDN 这种东西是基于交流机制来引导的,你说的和我在研究的东西有点类似,需要一种通过项目管理手段,以明确的开发目标来引导和组织的方式。……我最近向王总推荐过的一种如何激励员工有效使用和共享知识库的方法是:每一个人创建一个新的类,撰写完成它的所有说明文档和使用手册后,企业给予25 元的奖励,每被别人调用一次,则奖励50 元。如果发现有人能使用企业代码库中的现成内容而没有使用,对于写得好的,既不惩罚也不奖励,但是要求他用自己的方法来改写这个代码库中的内容;如果写得不如代码库中现成的代码,则每次惩罚20 元。维护代码库时,员工自动给代码升级的每次次奖励10 元。我个人认为:虽然不高,但是积累多了,还是能够促进大家使用知识库进行沟通和交流的……。”
来自:
2004-08-10 08:30:02 Wonder
比如知识库建立起来了,人们是否有意愿,如何整合到整个开发环境甚至开发工具中,比如如何建立一种自我扩充和不断改善质量的机制。====

2004-08-10 08:31:17 Wonder
类似CSDN这种东西是基于交流机制来引导的。你说的和我在研究的东西有点类似。是一种通过项目管理手段,以明确的开发目标来引导和组织的方式。

2004-08-10 08:32:25 老太婆3
千万别用奖励机制来引导。

2004-08-10 08:32:33 青润
比如对于代码库,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每一个人创建一个新的类,撰写完成它的所有说明文档和使用手册后,公司给于20元的奖励,每被别人调用一次,则奖励5-10元。如果发现有人能使用公司代码库中的现成内容而没有使用,对于写得好的,不予惩罚,也不奖励,要求他用自己的方法来改写这个代码库中的内容;如果写得不如代码库中现成的代码,则惩罚20元每次。维护代码库,给代码升级一次奖励5-10元。我个人认为:虽然不高,但是积累多了,还是能够促进大家的使用和沟通交流的。

2004-08-10 08:35:02 Wonder
应该将目标focus在解决问题上。

2004-08-10 08:35:37 青润
嗯。也有可能。

2004-08-10 08:36:19 Wonder
然后将知识采集,积累的机制揉合在这个过程中才会有效。我私下以为。所以必然是面向主题的。面向项目管理的。

7.11    P119,123,124页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4年7月3日
下一篇 2014年7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