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手机照片色彩过度饱和?

手机已然成为全球化的影像工具,手机摄影深入到人们工作、生活、 交、娱乐等各个领域,由此成就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第26届国展纪录类入选作品,上海市-张帆-《女硕士》,源自《中国摄影家协会》官

第26届国展纪录类入选作品,福建省-潘登-《低头族》,源自《中国摄影家协会》官

中国第17届中国国际影展纪录类入选作品,周承伟《聊天的地方》,源自《中国摄影家协会》官

中国第17届中国国际影展主题类入选作品,聂杭军《演出休闲时》,源自《中国摄影家协会》官

《残霞夕照阿蓬江

作品说明:《残霞夕照阿蓬江》,《光明日 》“约拍一夏?美丽中国”手机摄影大赛作品,摄影:龚玥,源自《阅读公 》。摄影师自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此片拍摄于重庆市黔江区濯水古镇,世界第一风雨廊桥,魅力阿蓬江上,打渔人与夏日晚霞融为一体,人景合一。

《朝霞飞舞》

作品说明:《朝霞飞舞》,《光明日 》“约拍一夏?美丽中国”手机摄影大赛作品,摄影:曾华荣,源自《阅读公 》。摄影师自说: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梅林古镇清晨时分,天空中朝霞舞动,呈现出一幅美丽的古镇画卷。

手机摄影风生水起的同时,同样也有“成长的烦恼”,比如手机照片后期处理过度的问题,“三高”(饱和度、对比度、锐度)的问题,尤以其中手机照片色彩过度饱和现象最为严重,饱和度过度已沦为手机摄影的“重灾区”。

《无忧的时光》(色彩饱和度调整过度),使用iPhone 6 Plus拍摄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都湖

所谓饱和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色彩的纯度。它取决于该色中含色成分和消色成分(灰色)的比例,含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大;消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小。完全不饱和的颜色根本没有色调,如黑白之间的各种灰色。

《霞光满天》(色彩饱和度调整过度),使用iPhone 6 Plus拍摄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都湖

手机照片色彩过度饱和现象严重,其“罪魁祸首”有六:

——认识问题,许多人错误地认为高饱和度的照片才能夺人眼球,对因此造成的画质不良影响认识不足;

——手机本身的问题,有些品牌的手机出厂饱和度的设置就相当高,导致原图出现色彩过度饱和的现象;

——手机app问题,现有的app良莠不齐,使用稍不慎就容易引起饱和度过度;

——后期处理过于依赖手机app的问题;

——后期处理方法不恰当的问题;

——判定是否饱和度过度经验不足的问题。

《欢天喜地》(色彩饱和度调整过度),某手机摄影比赛入选作品

1.树立后期处理适可而止的理念

2000多年前,老子有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

这句话明确告诫后人,不可过于追求欲望和享受,太过夸张的感观刺激并不适宜,凡事要适可而止。同样,照片后期处理也不可过度,要适可而止。照片后期处理就如女生化妆,一定要浓淡相宜,最高明的化妆是让人看着自然、悦目、舒服。过度的处理会导致画面不自然,看起来不真实,同时还会遏制受众对照片的代入感,影响照片的视觉效果。

《当过“评委”之后》在《中国摄影 》刊发版面

对于手机拍摄的照片,后期处理要求更为慎重,因为处理多了,相比于单反相机,它的噪点会更为明显。对于手机照片的后期处理来说,“少即是多”,朴实为好。

《少年强则中国强》,使用iPhone 6 Plus拍摄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摄影:周正森

2.手机照片饱和度的调整多数情况应是不作调整或减弱,而不应加强

由于现在大部分智能手机拍摄出来原图的色彩都相当“饱和”,部分品牌的原图由于算法等的原因甚至还有点过度,所以在后期处理时,对于饱和度这一项的调整多数情况建议不作调整或减弱,而不是加强。

《跃》,使用iPhone 6 Plus拍摄于广东省广州市,摄影师:J导

3.调整色彩多用“自然饱和度”,少用“饱和度”

“自然饱和度”与“饱和度”的区别在于:“饱和度”提升所有颜色的强度,可能导致过饱和、局部细节消失;

“自然饱和度”则智能多了,只提升画面中比较柔和(即饱和度低)的颜色,而原本饱和度够的颜色保持原状。

通过下图“饱和度”与“自然饱和度”调整效果图的对比,可以清楚地了解“自然饱和度”与“饱和度”的区别。

《“饱和度”与“自然饱和度”调整效果对比图》

图片说明:《“饱和度”与“自然饱和度”调整效果对比图》,照片用iPhone 6 Plus摄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上图为原图,左下图为调整“饱和度”+50的效果,右下图为调整“自然饱和度”+50的效果。

有鉴于此,后期处理照片时最好少调整“饱和度”,多使用“自然饱和度”工具,或者是两者结合起来使用,拿捏自己最想要的效果。

4.分色调整饱和度

如果使用“饱和度”调整色彩,最好将不同颜色分开调整,这样不会影响其他未调整的颜色,易于调控,调整效果也给人以更真实的感觉。

《岁月静美》,用iPhone 6 Plus摄于江苏省苏州市周庄,摄影:周正森

5.分步调整

色彩调整不可操之过急,不可“把油门一脚踩到底”,不追求“一步到位”,建议分步调整,必要时多做几次,可有效防止色彩过度饱和。

《流溪河森林公园》,使用iPhone 6 Plus拍摄于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摄影:周正森

6.注意与更改照片颜色不直接相关联修改命令调整时色彩的变化

有些与更改照片颜色不直接相关联修改命令的调整,也会影响色彩饱和度。比如“亮度/对比度”“色阶”“曲线”“阴影/高光”等的调整,如果操作不当同样可以导致色彩的过度饱和。所以调整这些选项时,同样需对色彩的变化加以留意。

7.调整以实际景物为标准

在后期调整色彩时,要以还原景物自身固有的真实自然色彩为标准。最后呈现时,以照片不失真、艺术效果满意为理想。

《一跃而起》,使用iPhone 6拍摄于天津市,摄影:J导

8.随时查看效果

对色彩的调整把握不准时,可以放大画面到100%大小,察看细节有无受影响;也可以继续放大画面,检查有无色渍、溢色现象。饱和度调整后,如果检查发现细节不受影响,也没有色渍、溢色现象,就说明调整没有过度。

《初春的节奏》,使用iPhone 6 Plus拍摄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锦溪镇金村,摄影:周正森

9.择优选用app

现有的手机拍摄及后期app良莠不齐,有些app名义上是美图,实际上毁图,所以选择好用无损或少损的app非常重要。手机照片后期,不能过于依赖手机app,条件允许的话,借助电脑Photoshop处理手机拍摄的照片,效果会更为精准。

《一红一白一娇俏》,使用iPhone 6拍摄于四川成都

作品说明:《一红一白一娇俏》,使用iPhone 6拍摄于四川成都,后期:Snapseed,摄影:美丽心情。背景为红白两面墙,画面简洁醒目,过目而不忘。主体着装为经典的搭配——黑白配,头发、鞋、袜,甚至手里拿着的袋子都是黑色的,在白色背景中精彩尽显。尽管主体的方向是走出画面,不是最理想的,但其姿态神情那飘逸!那自信!不由得让人心生欢喜。

《妈妈,我爱你!》,使用HUAWEI ALP-L09拍摄于澳大利亚悉尼

作品说明:《妈妈,我爱你!》,使用HUAWEI ALP-L09拍摄于澳大利亚悉尼,后期:Adobe Photoshop CC 2017,摄影:沙仑玫瑰。温情的瞬间,转瞬即逝,善于发现、把握机遇并及时用手机定格下来,实属不易。加上精准的构图,平衡的画面,氛围的渲染,色彩的呼应,足见摄影师的训练有素。

10.一部“好”手机

当然,这里说的“好”手机不是专指价格高的手机,而是传感器、镜头、图像信 处理器(即ISP、算法)好,色彩还原好的手机。拥有一部“好”手机,至少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美好回忆》,使用HUAWEI ALP-AL00拍摄于河北省唐山市,摄影:一生何求

《心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使用iPhone 6 Plus拍摄于福建省惠安县,摄影:周正森

总结语

编后语

《色彩过度饱和为手机摄影“重灾区”》在《人民摄影 》的刊发版面

《人民摄影 》(刊发《色彩过度饱和为手机摄影“重灾区”》)推文封面截屏

周正森,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瀚图中国手机摄影师;在国际、国内摄影赛事及展览、《中国摄影 》等专业摄影 获奖、入选或发表手机作品100多幅,在专业摄影 发表摄影及理论文章40多篇;凭手机作品获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积分远超所需的15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7月27日
下一篇 2018年7月2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