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10“源码泄露“让我想起微软“开源之路”

大家为什么很容被“源码泄露、数据误删、零(0.1又或0.01等“精确”字样)元中标、服务终止”等字样吸引呢它全方位、无死角的满足了大家的“需求”。普通手机用户用它刷朋友圈是“凑热闹、秀存在感”,各个媒体 道是“刷流量或增粉”,各路友商纷纷宣传是“广告自家产品”,然而受伤的也未必就是“当事人”,只要您从事技术服务、运维和设备供应等工作,此类事件的发生其实就是家常便饭,相互抨击和反面营销,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惜能够快速赚钱的方法都写在“宪法”中。仔细想想核心源码就那么容易“泄露”吗对具备研发实力、从事软件研发公司来说又意味着什么,简单的说就是“核心竞争力”,但从本质上来讲就是“生存之本”,公司质量运营和安全管理部门可不是摆设,尤其是像微软这样的巨头大佬。由于个人对代码量和控制权限有限,即便是由于管理出现纰漏,导致泄露部分代码,那也是非核心的边缘代码或对主干代码影响甚微。

除了开源项目外,没有公司会把核心代码维护在公有云上,也不会维护在公开的GitHub上。即便Windows 10此次代码泄露属实,黑客们就真的有可趁之机吗也未必,针对这次事故微软就只会简单的看看那些代码还在外面,查查那些代码被人下载分析了p>

作为一个流程化运作的公司来讲,不仅仅“羊”丢了简单清点下剩余的“羊”,再看看哪有哪些“羊”还可能找回来这么简单,而是“亡羊补牢”彻彻底底梳理代码关联清单、拉通架构排除风险、更新且加固架构,事实上,整个事件是给微软敲了一次安全警钟,让其提早全部武装做好安全攻击防范

扯的有点远了,下面就言归正传、谈谈正道吧。所谓“人家正道是沧桑”,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走正道的人更加“显老”的原因吧!没办法,为了生活我们只能出卖廉价劳力,谁让那些“好挣钱”的“门路”都写在宪法了呢。但对从事软件研发的人和组织来讲,相比“代码泄露”而言,“开源”确实是不违法的“好门路”

谈起开源一词,大家可能都比我懂,说远了就是Linux,扯近了就是OpenStack、GreenPlum等,近点那就更多了,如Ceph、Hadoop、BeeGFS、Lustre等等。就连靠封闭软件产品生存的科技公司也纷纷加入开源项目,典型代表如EMC CoprHD和IBM OpenPower等。但现在谈开源,这一切似乎来的有点迟了,就如同大家都用微信通话了,手机决定取消长途漫游了;人都年过七旬了,景区取消门票了;楼盘周围修地铁了,你后悔当初没买了。此类旁通,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开源项目没有Linux或OpenStack那么成功的原因吧。

不过技术的演进具有良好的持续性,不像买房、打电话和人生,错过一次就在没机会了。对广大民众来说,开源还是要比不开源好得多。

  • 首先,开源还是提供了一个取之有道的途径,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对“源码泄露”的期许。

  • 其次,开源降低了从无到有的门槛,也降低了参与者的门槛。

  • 再者,开源也降低了消费壁垒,货比三家、物美价廉,开放中竞争,竞争中优化就是消费者想看到的。

该谈谈微软开源了,任何盈利组织和公司都不是慈善机构,所以在开源战略上,首先要考虑那些代码可以开源,开源是否给自己在业界带来更多影响力;再者要考虑开源后能否有助于自己相关业务扩展,收入增加;微软也不例外。微软的神奇在于“戏剧性”的购买了西雅图电脑公司的DOS系统,随后发布Window1.0系统、以及被人们所熟知的Windows XP系统,直到2008年宣布开放.Net Framework链接库,此前,微软都是处于源码和软件封闭状态。

但是微软的开放路一直是遮遮掩掩,主要体现在开放.Net Framework链接库,代码只能观看无法修改,也被诟病是假开放、为造势打幌子。后面主要做的工作也只是扩展Windows应用的兼容性,如在iOS、Android等平台支持Office软件。在云战略中,也是通过不断发行Windows和Azure版本兼容其他平台(主要是Linux的不同发行版),如RedHat、Ubuntu、Debian和OpenSSH相继入驻Windows。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5月20日
下一篇 2017年5月2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