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开放日计算机系展示分会场,陆续来了80多位同学咨询。很抱歉由于会场太小,导致很多同学进不了房间,很多同学站着听讲。
感谢下面老师和顾问的高年级同学热心解答08级同学们的问题。欢迎08同学选择计算机系,接受系统、全面的计算学科本科培养,为将来继续深造以及毕业后从事IT相关的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打下牢实的基础。
*咨询老师:
*杨冬青(计算机系主任)
*张铭(北大计算机系84本,北大硕士博士,国家精品课“数据结构与算法”主持人)
*黄罡(00-03北大计算机系博士,副教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陈一峯(PKUCS92级校友,百人计划研究员)
*崔斌(百人计划研究员)
*佟冬(00-02北大计算机系博士后,北京大学微处理器研究开发中心副教授)
*学生顾问:
*辜新星(02本,06 络所硕士,毕业去Google工作)
*柳明海(04本,08 络所硕士)
*冯熙铉(05本,Wisc博)
*姚金宇(06本,ACM-ICPC2008年全球Final第13名)
下面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以及老师和高年级学长的解答:
4月18开放日计算机会场Q&A
*1.计算机系毕业生,30岁以后就做不了程序工作了吗span>
*首先,过硬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能力是毕业求职的“敲门砖”,以技术身份进入好公司再图谋发展
*前些年,中国严重缺乏管理人员,很多计算机毕业生逐渐转做公司高管
*北大计算机系30多岁、40多岁的一些校友,在国内外IT界还做着跟技术密切相关的工作。少数在编程,不过大多数是做架构师等技术高管。例如,郑全战(87本,91硕,明尼苏达博士)腾讯公司首席架构师,陈竞凯(95本,99硕)百度总架构师,凌小宁(北大本,78硕,俄勒冈州立博)微软研究院美国总部高级软件架构师,迅雷下载事业部总经理段晖(97本)也还编少量核心代码,主要是做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质量控制。不要把自己定位为“蓝领的编程员”
*以IBM、Google为代表的公司,都建立了“管理”“技术”两个平行的职务体系,有5个并行的大级别,同级别的“管理”和“技术”薪酬待遇一致。IBMFellow,GoogleFellow比公司副总裁的地位还高,薪水与副总裁一样
*国内大公司,例如联想公司,也建立了同样的“管理”和“技术”两个平行职务体系
*2.计算机系出国容易吗么本科出国的比例每年在10-20%span>
*想去哪个系学什么,不要随大流,要有自己的思考
*(1)主要看你自己的兴趣方向;(2)这个系的课程设置,教学和培养能力;(3)有长远的职业打算,这个专业是否有发展,是否能找到工作。
*很多专业的毕业生,10几年之后,只有1-2个从事该专业,都转到了计算机相关行业。与其10年后转专业,不如现在踏实地在本计算机专业学习,有更长远更扎实的职业竞争力。
*出国很容易,基本上想出国的都能出得了。我们计算机系的毕业生在攻读CMU,Stanford,Cornell,UIUC,Princeton,Umich,UCLA等一流大学的博士学位,在这些知名大学任教的校友也很多
*北大计算机系毕业生质量非常高,在国外享有盛誉
*很多国外高校教授要北大老师推荐学生,很多时候都没有人去
*因为中国的IT就业吸引力太大了,机会多,待遇好。因此,很多优秀学生都选择直接在国内读硕士、博士,不愿意出国
*3.出国的那些人,将来做什么span>
*出国的人,毕业了以后还是要工作的
*做研究:高校、科研院所、大公司研究院
*IT企界:销售、技术研发、投行IT咨询
*政府公务员等其他
*创业——不建议毕业生直接创业
*计算机毕业生就业面广
*但金融危机重灾区美国的就业形式很严峻,而中国IT及其他行业有更多的好机会
*4.在国内继续深造,与出国读学位有何区别span>
*计算机系老师与国际同行,以及国内外顶尖的公司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老师的研究视野,邀请的来访学者讲座,与IBM、Google、HP等研究院的合作研究也非常深入。
*国家重要科研课题经费充足,所研究的理论、前沿技术等国内领先,紧跟国际一流
*现在的 络发达,科技文献资源,研究的硬件、 络、软件环境跟国外没有区别,甚至更好。
*在国内读书的时候,能够结识各个不同专业的朋友,有机会到好公司实习,积累人脉,有利于将来在国内更好地发展
*在国外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回国工作的话,在企业界没有优势;海龟博士在高校或研究院有一定优势,如果个人能力确实强的话
*5.编程序的门槛似乎不高,很多其他专业的人经过短期培训也能上手。北大计算机专业培养体系的重要特色是什么,有哪些优势span>
*一个复杂软件系统,只有15%左右的资金和资源用于编程,投入80%左右的员工;80%以上资源投给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质量控制。因此,系统分析员、系统架构师才是紧缺的资源,因此也得到更高的地位和薪酬
*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这不是学半年程序设计就上手的那些“软件蓝领工人”能逾越的专业壁垒
*北大计算机系的专业基础训练非常扎实,北大学生过硬的程序设计能力也是国内绝大部分院系学生不能比肩的
*北大计算机系培养的是未来的科研人员,创新创业者,IT公司高管,IT公司首席架构师,是金领;起码是白领
*03级因为不及格而没有拿到学位的6-7位同学,被一家日本软件公司全部招聘过去。这些毕业生非常出色,该公司表示北大计算机系的毕业生照单全收。该公司后来专门送一部高档数码相机给03级负责协调的那位班长
*6.零起点的同学,相比那些中学有信息学竞赛基础的同学,是否有很大劣势4年下来,以及将来的发展有差别吗span>
*哪个院哪个系都有所谓的牛人,物理和数学类的专业这些牛人更多
*为什么来北大的同学是重要的资源之一
*向优秀的同学学习好的习惯和品质。都有很多团队合作项目。
*“俞敏洪打开水”的故事,俞敏洪向牛人班长王强学习,俞敏洪也因为自己本科时善待同学而在事业上得到了同学的鼎力相助
*计算机系的培养方案很全面,有基础的同学也只是熟悉程序设计语言以及竞赛那点算法。对整个计算机学科的了解跟大家一样,并不充分。1-2年以后,很多零起点的同学脱颖而出。例如,97的陈华和段晖都是零起点(当年),入学2年后,他们都是班上最好的程序员,他们带领的团队有10岁就接触计算机中学就开始编程序的同学(该同学年级排名也在前十左右)。97的同学互相帮助,鼎力相助。07级的罗海鹏同学也由零起点成长为ACM队员,并获得ACM区域赛银奖
*7.计算机系的实验班系列课程培养目标是什么span>
*一些条件较好的高中也开设了程序设计课程,有很多学生不是零起点;而一些偏远地区的考生则毫无基础。开设实验班,使得非实验班的教学内容更适合零起点的普通同学
*实验班课程更多地涉及学科前沿的理论和技术
*着力培养一批有潜力在科学研究领域攀登顶峰的后备人才:一流的教授,顶尖的金领,卓越的创新创业人才。
*已经开设:计算概论、程序设计实习,数据结构与算法
*09年秋季新开设:计算机体系结构(大四上)
*10年春季拟开设:软件工程(二下)
*陆续开设:操作系统、编译原理、 络、数据库、模式识别与数据挖掘等课程
*实验班人员不固定,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随时加入或退出
*对于某一门课,开学初选择实验班,选课系统封闭之后不可以加入;但学期中间跟不上,如果有同名普通班,老师会帮助转到普通班
北大计算机系的品牌效应,例如2009年度北京大学—摩根士丹利研究资助
?http://www.pkuef.org/newdetail2.php=899
?全校15项,信科获得7项,光华3项,经院2项,软件学院3项
?其中,封盛、刘忠义、夏冰、陈晨、罗涛、黄冀渝、张令明这7名信科同学都是计算机系研究生
–因为摩根指明理工科只支持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算法技能树首页概览34524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相关资源:对日软件外包开发质量探讨.pdf-互联 文档类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