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疫线 告|疫情下的“菜篮子”:一场争分夺秒的全链条接力赛

凌晨2时,广州市从化区宝溪村农民合作 内,林铁光和工人把新鲜采摘的蔬菜打包好,连夜送往定点农贸市场。约凌晨4时,林铁光才回到从化,准备下一个单位的供应工作。这样紧张而忙碌的生活,365天从不间断。

凌晨5时,加工并包装好的蔬菜陆续抵达深圳山姆云仓。疫情期间,蔬菜加工厂的工人有时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每天凌晨3时就开始向分布在20个城市的门店运送蔬菜,高峰期每两三个小时补一车货。

上午8时,饿了么骑手郑昊准时到达广州信息港的站点。测体温、戴口罩、消毒双手,这是送货前必做的防护措施。在全省各地的大街小巷,无数和他一样的骑手穿行其中,及时把新鲜肉菜送到市民家里。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接力赛。从生产基地到批发市场,从零售商超到外卖平台,供应链每个环节上的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只为把生鲜肉菜尽快送到市民家里。疫情之下,他们无惧风险与压力,只为了让更多人的生活更便捷、更安全。

田间地头:每天两万斤蔬菜的“吞吐量”

清晨,天微微亮。洗澡、更衣、喷雾消毒,经过这三道程序后,许杰走进鸡舍检查中控设备。温度合适、湿度合适、通风正常、饲料正常……确认一项项指标均无问题,再将鸡舍清理干净后,启动传送带,鸡蛋便顺利出舍。

1个小时的工夫,许杰完成了鸡舍的工作,又经过喷雾消毒、戴帽、套鞋套、穿白大褂等步骤,走进了在一墙之隔的蛋仓。

在这里,一颗颗鸡蛋正以每秒3米的速度在传送带上行进,通过手动初筛、扫描检测、机器分拣,最终被准确运送到不同“跑道”上进行人工装箱。不到5分钟,一个鸡蛋就完成了挑拣包装全过程。

鸡蛋虽小,却关系民生。“疫情期间,许多外地生产受到物流和安全因素影响,不能及时为广州本地市场提供供应,需要全力保证本地生产。”作为广州从化三天鲜畜牧养殖场场长的许杰,这个春节没休息过一天,员工也一样。

40个工人、60万只鸡、日产50万个鸡蛋,这是三天鲜畜牧养殖场的最大体量,在这段时间马力全开。

连日来,鸡蛋甚至在仓库过不了夜。上午拣蛋、下午出库,工人们加班加点、错峰用餐,把一个个鸡蛋顺利装箱。

下午2时刚过,负责运输拉货的车辆就陆续进入场内。“4 28箱、5 30箱……”装箱后的鸡蛋将随车配送至永辉、沃尔玛、钱大妈、华润万家等广州市内商超,然后抵达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在20公里之外,从化宝溪村农民合作 长林铁光忙完了一天的农活,正准备第二天的蔬菜供应工作。

“这边搭把手,先把几箩的青瓜搬上来。”在宝溪村农民合作 的蔬菜大棚里,青瓜、豆角、荷兰豆等蔬菜已经成熟,挂满了枝干。

林铁光安排工人把新鲜的蔬菜采摘下来,打包好。“蔬菜最重要是新鲜和品质,这两点决定了价格的高低。”

宝溪村农民合作 由123名村民联合成立,拥有耕地1000亩,主要种植应季的蔬菜和瓜果。这个坐落在广州北部的小小合作 ,却有着高峰期每天两万斤蔬菜的“吞吐量”,守护着广州中心城区“菜篮子”的安全稳定。

“过年期间我们是隔天开业,年初五后就全面恢复了。”他说,“目前人员上岗不足,日产只有6000—8000斤供到芳村,市场需求也不如此前活跃。”

合作 除了直供芳村西塱市场外,还给广州大学城多所大学供应蔬菜,部分优质蔬果也供给香港,为大湾区“菜篮子”服务。“满打满算,一年的营业可以超过千万元。”林铁光算起了账。

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宝溪村农民合作 依旧在做好春耕备耕的工作。“这个节点是育苗的关键时期,我们已经育了菜心、油麦菜和生菜,等菜苗长出叶子就可以插到田里。”预计4月中旬第一批春耕的蔬菜可以收获,5月份可以收成瓜果。“那时餐饮的需求应该会大增,春耕和‘菜篮子’供应的节点又衔接上了。”他期望。

市场流通:周转仓库1天“变身”加工厂

每天零时到24时,是山姆门店的收货时间。从生产基地采摘的新鲜蔬菜,被运送到供应商的工厂加工,运往各门店,然后凌晨5时,陆续抵达山姆云仓,准备上线山姆App开售。今年春节,山姆的绿叶菜只要上线,半小时内就会被会员“抢”完。

“原来是一天配送三次,现在只要满车就往店里跑,每2-3小时送一次。白天门店若有临时加单,还会不定时送货。随着各行业复工复产,如今的蔬菜供应量依然是平日的5倍。”鲜食是目前最重要的民生商品之一,作为山姆鲜食采购高级总监,宋彬每天首要的工作,便是追踪前一天的销售、供应和库存情况。 他的团队还要监测全国市场整体的销售和供应情况,从而作出销售预测修正。

秦晖是负责肉类海鲜等商品的高级采购经理,已经在山姆工作10多年。正是基于对市场变化的敏感,早在1月20日左右,他就评估物流配送会有风险。“根据我们的经验,疫情会大幅冲击餐饮,零售则会承接这部分市场需求。”

从年三十到年初二,山姆鲜食团队一直紧密监测着疫情发展、各地物流管控要求和山姆的销售情况。宋彬发现会员对肉菜需求大增,一车一车地往家里搬菜,决定必须立刻增加采购量,加大配送频次。

年初三到年初五期间,就跟供应商沟通,为复工做备货计划。“包括马上补充库存及复工生产、协商促销员加班并立刻增加人手,因为高强度的工作很疲惫,要增加人手替换。”宋彬说。

由于山姆采购货源分布在全球,可以相互弥补,调货能力相对较强。比如山黑猪由于封路运不出来,他们便临时调了350吨进口猪肉作为补充。

供应优势明显,加工能力也要跟上。山姆销售的蔬菜,都需要精细化处理,包装后才能上架。原本山姆有28个蔬菜工厂分布在全国18个城市,覆盖山姆26个门店。这次,山姆临时新增了3个工厂,武汉、湖南和辽宁各1个。

令宋彬颇为意外的是,仅在1天之内,就将周转仓库改为加工厂。“这种速度前所未有,供应商特别配合我们。大家都知道在特殊时期,想尽办法也要保证会员买到基本的民生商品。”宋彬深深地感受到,疫情下合作伙伴支持的重要性。

物流限制也是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宋彬和同事们多方协调物流资源,通过资源共享等方式,降低物流费用,并且避免了无法运送货物出去的问题。比如包装材料缺货,要安排物流去工厂直接取货,这就需要说服合作方支持疫情期间的工作。

最令宋彬感动的是,合作伙伴在疫情期间顶着压力开工,工厂不间断工作,蔬菜加工厂的工人有时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每天凌晨3时就开始向分布在20个城市的门店运送蔬菜,高峰期每两三个小时就补一车货。

“大家都有一个默契:这是应该做的。春节期间留守在门店和工厂的员工,还有司机、配送员等,这些我们的同事和合作伙伴,在一线服务,非常感谢他们付出”。宋彬说。

秦晖也深深地感受到,这个特殊时期信任的意义。“作为商人,需要对市场有洞察力,对危机能立刻反应。零售业能在这种情况下维持 会运作,也是一种贡献。一个企业的信誉和策略连贯性是很重要的,能赢得别人的信任。我们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才能大家形成合力,担当起我们应有的责任,让会员信任我们,知道民生商品不会有问题,就会减缓疫情带来的焦虑。”

“如果这是一场战疫,我们采购员就是这场战疫的补给员。这是我们该做的,就要做好,做到极致,让大家不要有后顾之忧”。宋彬说。

快递到家:日行上百公里快速配送

熟悉的电话响起,山姆配送员小张立马拿起手机查看。那是一对经常在山姆 购的老夫妻,每周都会在APP上一次性采购所有必需品,一来二去和小张变得很熟。原来这对老夫妻发现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所有外卖员都无法入内,想问小张能不能想想办法。

小张担心老人年纪大,下来也没法拿这么大袋子东西。所幸他平时都在附近配送,跟小区管理人员逐渐熟络。他协调半天,终于说服了小区管理员,帮忙将新鲜肉菜等商品送到老人家门口。

虽然跟小区管理员沟通花费了自己跑单的时间,但是小张心里很清楚,“特殊时期,大家都不容易。客户这么信任我,也是对我的肯定,当然要全力满足他们的需求,这点麻烦不算什么。”

疫情影响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当大家大都长期宅在家里,外卖员和快递员就承担了城市物流的重要一环。在略显冷清的城市里,他们就像“流动的血液”,每天骑行上百公里,让城市的“心脏”持续跳动。

骑手郑昊每天上午8时准时到达广州信息港的站点。工作前测体温、出行戴口罩、送货前消毒双手,这是每天例行的准备。“把防护措施做好,对自己也是对客户负责。”郑昊说。

广州信息港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科韵路,这一带是广州互联 行业最重要的集聚地。随着各行各业陆续复工复产,这里的写字楼也逐渐有了人气。由于多地区餐饮暂停堂食服务后,“用餐难”成为复工企业及其员工的一大难题,外卖员显得更为重要了。

“这个月订单量少了一些,每天二三十个订单,大多是超市、饭店、菜市场的订单。这些都很重要,帮助大家解决吃饭问题。”刚满30岁的郑昊,每天穿梭在羊城创意产业园、 易大厦等地,感受着青春创业的气息。

3个月前,他本是创业大军的一员,在老家做零售业已有四五年,后来欠款收不回来,又欠了债,就做不下去了。“做什么都是要靠自己的,没有钱了,总是要想办法。”去年12月底,郑昊成为饿了么的骑手。“感觉跟我创业也有共通之处,都是要服务好客户。”

如今,郑昊不仅熟悉到达各写字楼最快捷的路线。这份工作也锻炼了他的记忆力:“每个单,只要还没签收,我都记得很清楚。什么颜色的袋子放哪里,放哪个位置”。他还会拍照留存,以便客户问起的时候,可以快速响应。”

在大街小巷中穿行,像郑昊这样的骑手,正在为众多百姓的“菜篮子”带来便利,带去更多的安全感。

聚焦 2000家企业为“菜篮子”护航

近2000家企业入驻,7场采购商直播、8场供应商直播、5场 红直播、10场基地直播……这是广东省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行动平台20天内交出的成绩单。从1月29日紧急搭建起来后,它为稳住全省的“菜篮子”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广东农业农村抗疫、保障农产品平稳供给的重要力量。

保供:从生产到物流全力保障

面对疫情,抓好蔬菜生产保证供给,积极配合做好“菜篮子”产品生产保供等相关工作意义重大。

为此,1月27日,在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下,广东农产品采购商联盟首批25家企业发出“保供稳价安心”倡议书,并在短短的一天时间,由联盟成员单位、广东一人一亩田 络科技有限公司紧急搭建了一个线上的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行动平台。

400家,850家,1922家……随后的加入平台的企业数飞速增长,“我们公布的电话都被打爆了,越来越多企业参与进来。”联盟秘书处、广东省农业展览馆馆长丘志勇说。

这些企业中不乏省内的种养大户,平台刚搭建,一天一蛋(深圳)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CEO彭玮杰就在倡议群里发出消息,“广佛深 区需要大量蔬菜供应,需支持落地配和一件代发,有蔬菜资源的小伙伴联系我!”

“可供一万斤蔬菜。”话音刚落,广东吉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波当即回应。惠州市四季绿农产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燕芳、深圳市鸿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波也马上表态可以满足蔬菜供应要求……

这样的对接,在平台每天都在上演,真正从生产端、从源头保证了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除了生产端有保障,物流配送企业也为保供不遗余力,“春节期间,我们的自有配送车不休假,保障稳定供应百余家单位粮油供应。”广东省供销 下属天润粮油集团负责人周灼维表示。同属省供销 的小鲜驿站,也靠自有配送车保障直营门店的果蔬肉菜供应,农产品可在1小时内从配送中心抵达门店。

除此之外,跨越速运、中国邮政、顺丰速运、鲜生活冷链等36家物流企业加入保供平台,确保供应商或采购商在平台发出物流需求24小时内响应。

稳价:不涨价反有优惠

在保供给的同时,平台的企业还在稳定农产品价格发挥着作用。

“今日起,四季绿商城正常发货,顺丰全国配送到家!不涨价反优惠,会员充值800送800,相当于让消费者5折吃上健康菜!”

“自初五复工,近日四季绿农产品批发渠道平均每日出货50吨左右,批发价格叶菜类平均约3.6元/斤,瓜果类约4.1元/斤。”

“广州市供销 下属的小鲜驿站在节前加大生鲜供应力度,动员种植大户加大本地蔬菜采摘量,提前将储备量提升到60吨,每天销售达10吨,19个门店春节期间不歇业、不涨价,春节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40%,生活必需品种类齐全,蔬菜、肉类、鸡蛋、粮油等供应正常,价格与节前基本持平。”

……

产销高效对接的同时,钱大妈、百果园、盒马鲜生、点筹严选等商超门店也积极采取措施,优先保障核心城市区域门店营业。“线上线下不打烊、不涨价,不仅米面粮油,防护用品也在持续滚动上架、随时补货调货。”点筹 副总裁赵学生表示。

在平台,类似的信息,每天都能见到,无时不刻透露出企业家们稳价的信心。

安心:直播销售稳民心

随着入驻企业的增加,平台直播为促进产销对接和农产品贸易开辟了又一新通路。早在1月30日,广东春丰天集 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春丰天集”)总经理王泽锋就 召入驻企业 名参与直播,“我们正在组织主播返岗直播销售,也欢迎各位入驻企业共同加入阵营。”

一时间,广东佰顺农产品供应链集团总经理王东、广州市金膳舫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煦等企业代表相继 名。一亩田也迅速采取行动,隔天就在保供平台上新增直播板块。待企业代表 名确认后,王泽锋团队便为其分配对接人,在直播中做好产销对接指引。

千鲜汇与陆丰红满堂农业有限公司签订30万斤砂糖橘销售协议,与徐闻安隆果菜专业合作 签订了一天10万斤销售协议,销售期至菠萝销售季结束;一天一蛋公司与徐闻县诺香园农产品专业合作 试货菠萝1000斤,与产地农民试货砂糖橘1500斤,芥菜12000多斤;卜蜂莲花与广州市绿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钟落潭基地签约,采购近3吨叶菜,第一批主要是小白菜和生菜各1.5吨总量6000斤左右,小白菜收购价0.85元/公斤,生菜收购价1.25元/公斤总价值6300元,帮助了12位农户解决了滞销的问题……

一场场直播,不断传出的好消息,让更多企业参与其中,也让消费者更加安心。

【摄影】符超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月16日
下一篇 2020年1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