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助番茄产量、品质提升,第二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冠军出炉

从2021年10月开始,入围决赛的队伍分别在北京、上海、浙江、荷兰等地,通过软件远程控制位于云南昆明大赛基地的智能温室,结合营养学、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等精准农业技术种植番茄。

冠军队伍“番茄快长”由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极星农业和拜耳作物科学的青年“新农人”组成,采用“人机融合智能”的算法策略,将先进种植经验转换为算法,辅佐种植者种出了高产量、富营养的果实。队长徐丹介绍,“虽然我们不能每天见到这些作物,但人机融合算法实时帮助我们,不断修正种植策略。这也验证了这套算法未来的商业价值,也就是帮助种植者提高效率,降低出错率,并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除“番茄快长”队,中国农业大学牵头的“智茄”队获得卓越奖,具备多元化科研背景的“农圣大脑”队与浙江大学青年学者组成的“喜柿”队荣获优秀奖。

第二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由拼多多与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联合主办,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瓦赫宁根大学提供技术指导。今年大赛命题是“科技种番茄”,与第一届“科技种草莓”相似,以“既要种得多,又要种得好”为目标,同时关注环境可持续性和商业化可行性。赛事共吸引了全球15支团队120多名研究人员参赛。最终4支队伍闯入决赛,其中既有高校背景的学术研究者,也有商业化种植的从业者。

大赛评审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认为,“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在从算法模型到智慧种植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前瞻性的创新和尝试,形成了一批实用性强的技术方案,对国家未来智慧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3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