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外卖“凑满减”真能“薅到羊毛”?

大学生走访商家

小组成员们发现,只考虑满减时,顾客花出去的钱是订单原价减去满减后的价格,而很多商家在计算价格时已经将满减考虑在内,其实和没有满减时所花出的钱是一样的,可能还会更高,但顾客会在心里觉得自己可以省下这些钱。因此所谓“满减”更像是虚无缥缈的“烟雾”,是迷惑消费者的经营手段。南财大的同学们为了证实这一点,进行了大量的走访调研和分析计算。

“菜品在外卖平台上定价高一点,给顾客几个满减额度,顾客其实没有享受优惠,看似由我们商家完全承担的那部分优惠实际上我们也没有承担,实质就是‘烟雾’,用来迷惑消费者,让他们以为自己可以通过凑单得到很多的优惠。”走访的某商家和同学们交谈中直言不讳地提到。

而通过细致走访几百家店铺,同学们发现商家之所以用这种“烟雾弹”,实际上也是迫于无奈。外卖平台会对商家进行抽成(比如某外卖平台大约20%左右),外卖平台的费用过高,但不用外卖又会丢失客流,商家无奈之下只能采取一些对策,而满减就是其中之一。

来自税收专业的小组成员们运用所学的计量知识,通过计算和计量软件分析,发现搜集到的100份高质量数据中,平台抽成这部分费用,最终由顾客掏腰包承担的约为9.72%,由商家掏腰包承担的约为90.28%。受上半年疫情影响,商家还是承担了大部分比例,另外,规模大的商家往往会从腰包里掏更多的钱去承担平台的抽成;而以白领为主要顾客目标群体时,商家往往会转嫁更多抽成给顾客,让顾客更多地承担平台抽成费用。

天天点外卖、凑满减,你以为占了便宜?记住那句老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1月18日
下一篇 2020年11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