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强强
高新区新城街道辖区总面积33平方公里,有近万家商铺,23个城市管理大 格,50个小 格,却仅有167名 区工作人员。对于新城街道来说,城市管理是一个大课题,工作人员每人日均巡查50余条街巷,走访百余家商铺,整理200余辆共享单车,间断劝离流动商贩,清理无数非法小广告,行走20000步有余……“巡查全靠腿,劝离全靠喊”已是常态。
但这种状态最近得到了明显改善,新城街道贴心地为23个 区配备了城市管理新装备——电动巡逻车,蓝白相间的车身配备警灯、喊话器等装置,是城市管理的专用车辆。 区工作人员们从“步兵”摇身变为“轻骑兵”,城市管理效能大大提升。
“新城辖区面积大、地域广,步行巡逻效率低。配备电动巡逻车后,可以使日常执法巡查更加便捷化、常态化,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就能发现并整治。”新城综合执法中队中队长于志林说。4月15日上午,街道举行了城管巡逻车交接仪式,现场为一线人员配发车辆,并邀请城管中队业务骨干对各 区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培训,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的巡逻巡查业务能力。经典的蓝色制服、鲜艳的“红袖标”,“轻骑兵”们穿梭在大街小巷,成为了新城街道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新城街道“大城管”除了配齐配强“硬件”,软件方面也得到了提升,更在重难点上加以突破,努力做到治本和治标相统一。
街道充分吸收借鉴北京“大兴管理模式”,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涵盖城管、市场监管治安、安监环保等站所的城市管理指挥系统,并成立23支“1+N”执法小分队,实施联管联动。在管理初期,街道分批次举办了城市管理素能提升培训班,以现场实战的形式开展“马路办公”,连续20天将全体干部带到大街小巷以干代训,实现干部素能和问题整改双解决。
在十甲农贸市场的800家商户中先期试点“门前五包”三户联保活动,通过签订承诺书、商户缴纳资金设立“诚信基金账户”,实现责任共担、同奖同罚,让门前“自家事”变成“大家事”。同时,通过在合适区域规划摊点集中经营点等方式,进一步规范管理摊贩,方便居民生活。
激发党建在城市管理中的“红色引擎”作用,“ 区吹哨、党员 到”,引导居民群众从“站着看”“等等看”到“跟着干”甚至“牵头干”。新城街道正以“全周期管理”思维,逐步形成“事事有人管,小事马上办,大事吹哨一起办”的管理格局,推进城市管理向专业化 格化精细化大步迈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