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几年,你是否还能想起,年轻时爱折腾的自己

时光匆匆如牛马,斯人逝去,往事已矣,转眼之间已经是五年之前的模糊记忆。

那些年有很多难忘的回忆,也有很多往事已经被忘记。

《爱在黄昏日落时》里说,回忆本来是非常美好的,只要你能让过去的都过去。

那一年离开了喜欢很久的城市;

告别了喜欢没多久的姑娘;

逃离了抑郁症的束缚(自我感觉);

辞去了毕业后的第二份工作;

错过了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

错过了林芝农场的志愿工作;

经历了从天通苑到中关村,起早贪黑挤地铁长途跋涉两个小时的销售生活;

住过没有暖气和厕所,月租只要800的自建筒子楼,经过回去的胡同口,还要躲避站街大姐邀请的眼神;

遇到一个六十多岁的大爷亏了十万块钱要 警抓我;

那年刚进入股市见识了熔断的厉害;

那年川建国刚刚大选成功了,他用两枚炮弹教会我爆仓是怎么回事;

那年遇到了很多新的朋友,忘记了很多旧的相识,没有遇到新的喜欢的人,也是从那年之后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

(一)那地——青岛

有些地方会让人一直魂牵梦绕,很难说出具体的原因,可能从小到大就有对外面世界的强烈渴望,至于青岛一直都是心之所向往的,乡村人的脑海里会觉得在大城市就是很牛的,有本事有能力,实际上等长大之后,真正去看看在大城市里打拼多年的哥哥们,才意识到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的,不论在哪里,都是过着一样普通平凡的生活,即使在北京或是上海,也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是换个栖身之所,还是一样的上班生活,呼吸着同一片空气,沐浴着同一个太阳。

小学快毕业的时候,远在青岛的大哥结婚定居了,从那时候他们就邀请我去玩,一直到了高中毕业才终于来到这里,第一次看见高楼大厦,第一次见到大海和沙滩,第一次看到车水马龙的街道,觉得这里真的好美。

可惜那时候,大学的志愿已经因为自己的任性而改了,曾经多少次做梦都想能到这里上大学,阴差阳错的却跑到了千里之遥的江南水乡,一念之间千差万别。好在每年放假的时候,还会以辅导侄子的名义赖住在大哥的家里,同时享受着大城市的美好。可能一直都是在逃离。

也终于在毕业之后,如愿以偿来到了这里,开始自己独立的工作生活,开始和这个城市确立了恋爱关系,用各种闲暇时间弥补因为迟来而产生的遗憾;那时候还喜欢大冰,还花巨资去听了他组织的民谣在路上的演唱会,听完就不想再喜欢了,好心疼买的门票。

在这里又遇到了以前喜欢的姑娘,那时候我们离得那么近,却什么也没发生,最终还是错过。还遇到一个大眼睛的姑娘,也伤害了一个单纯的姑娘,愧疚了很久。等到了最后要谈婚论嫁,定居买房的时候我还是选择离开了你——青岛,和你的恋爱无疾而终,和她们的故事也一样仓皇结尾,也错过了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

(二)那人——姑娘

可能喜欢也就是在那一瞬间,也或许根本就是自己内心里的自我欺骗,如今回忆起来,以前大部分的恋爱经历都是在自我推演式喜欢,从春心萌动开始,试探发展为轴心,过程中五味杂陈,会因为对方的任何反应,或言语的变化而情绪起伏,到最后表露真心被拒而黯然收场,完全是一个单恋的完整过程。

以前喜欢的姑娘,后来在青岛又相遇了,那么多年过去了,好像忘记了以前在大学里发生的那些过往,曾经给她修手机的时候,把数据线和一个苹果包在一起扔下了四楼,苹果摔的粉碎。

大雨中撑同一把伞,走在东关街的路上,把自己淋得湿透;一起坐火车回家和上学;一起吃饭的时候,没有帮她烤肉而遭到嫌弃。只是一直都是朋友而已,从来没有表白说喜欢你。也是从最后那顿被嫌弃的烤肉我矫情地放弃了。

过了四年,以为再也没有什么涟漪,好像也确实如此,虽然经常一起吃饭,看电影,逛街散步,但也还是没有在一起。

后来,还是会经常联系,远隔异地之后也会时不时想起,有一年元旦时,突然特别的想念,很想立刻马上见到你,最后只是买了一束花代替,恰巧逢毕业典礼,收到花之后发过来的毕业照片着实让我惊出一身凉意,好像喜欢的并不是你。

(三)逃离——抑郁症

很长时间一直都在逃避这个状态,应该确实有过,且多次吧,最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应该是大学快毕了,有一次看到爸爸在关注抑郁症的话题,我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严重到让他往这方面想了,以前种种的行为表现,确实完全印证了这种病态,在大学里就经常会间歇性的发作,那个时候就不想和任何人说话,站在窗前就想哭,内心却又渴望有个人来关心,但是真有人关心你,又会用难听的话把他们推开,就是个刺猬一样,其实应该有个人狠狠的骂一顿或者打一顿才能奏效。

那些年,一直都是这样的状态,反反复复地来回折腾自己和周围的人,每次扎完别人又懊悔不已。

可能到2015年底,已经是自己斗争的最激烈阶段,在这份工作里,除了大眼睛的姑娘和被伤害的姑娘,其他的人都是刻意逃避的对象,拒绝和他们发生任何深度的交往,也经常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流出眼泪,那时候经常抽烟,但是不会过肺,看到小小的格子间里,大家为了一点点可怜的工资而勾心斗角,明争暗斗的时候,看到表面对你好的人,在暗地里放黑枪的时候,就彻底心灰意冷了。

所以还是决定逃离,以为逃出去就会变好,以为外面的世界会有不一样,后来才知道其实并没有,世界没有病,病的是我自己。

(四)遥远在梦里的林芝

当决定离开的时候,还是得到了大眼睛姑娘的挽留,我记得去北京的路上,坐在火车里,还是流了很多眼泪,也许她确实不舍得,因为那里也没有她的朋友,她更想把我当朋友吧,这是在来到北京的第一个秋天才知道的,也彻底失去了这个朋友。

离开之前没有什么特别的准备,只想出去走走,看看围城外面是什么样的世界,当时在HIVE软件上看到了换宿旅行,看到了林芝的农场,于是就 名了,没想到还通过了,那里管住管吃,每月还给发工资,于是就准备好,去了北京之后,下一站就直接到林芝,可惜计划没有变化快,最后还是没有去。

看到当时的邮件内容还挺搞笑,真是年少不知愁滋味,活得一点也不接地气。前几年和其他朋友们谈起了,有个人说幸亏没去吧,去了就废了,其实我还是挺后悔,当时应该去的。

(五)错过的一百万

还没准备离开的时候,听大哥说起来,附近有个楼盘在新建,想去看看,位置还不错,价格挺合适,那时候他凭自己多年努力,已经住上两居室,想再一买套,一平才六千多,也拉着我要一起买一套,在一栋楼上,以后也方便,那时候我对房子并不感冒,也对经济没有任何研究,什么都不懂,只觉得是个束缚,而且自己也没钱,又不想用家里的钱去买,总觉得自己很牛。

当时家人很支持,他们说给钱买一套,我压根接受不了他们的说教,于是就没有买,大哥自己买的,走了两年之后房价就到一万六一平。自己心里说,真的挺后悔。

(六)胡同里的筒子楼

没有房子只能租别人的房子了,流落异乡,寄人篱下在所难免,刚到北京的时候,和朋友共睡一张床,有一阵还三个人睡一起。由于距离上班地方太远了,长途跋涉,起早贪黑,那段时间每天晚上十一点回去,七点就得出门,想想还挺辛苦的。所以就准备换个近的住处,于是就找到了800元一个月的自建房。

在西苑附近,实实在在的是胡同,只能一人通过的破败小道,进去之后是砖砌,水泥白灰涂抹的墙壁,阴暗的走廊里,还不时散发出腥臭阴霾的味道,整个小院子里住了九个租客,院子呈竖井状态,中间镂空部分是楼梯和天井,一楼是房东家和其他两个租户,二楼一共七个,东西两边各对着三家,我住朝南的偏房里,出门往西一步就能跨上楼梯来到三楼的屋顶,那里可以晒衣服。

房子总共也就五平左右,一张床横亘南北,一张桌子,一个橱子,一台电视,一个空调,两个窗户眼,没有暖气,没有厕所,没有厨房,应无尽无,在那里住了一年多,狐狸之前来北京的时候,我俩还一起在那小床上睡过。

隔壁是一对中年男女,应该是没有结婚的那种,两人常年不上班,女人只有洗衣服和倒垃圾的时候才出门,男人只有买饭的时候出门,经常会听到他们吵架的声音,男人好像还会家暴,也许是他们的特殊爱好,很多时候伴随着痛苦的呻吟,吵完架之后就是激情的碰撞。我真的不是有意要听的。实在是墙一点也不隔音,毕竟长年单身,听多了也受不了。

虽然在胡同口,经常遇到有大姐在那打招呼,我也从来不敢正眼看她们,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眼神,有一次回去的时候打着电话,不经意的抬着头,看到她热情的朝我招手,我吓得赶紧躲开了。

胡同里的也是百味人生,他们也是在北京的一批人,穿上光鲜亮丽的皮毛之后,谁也不知道你住在什么样的地方,也没人会在乎你有没有厕所。

很多往事都随风消失在尘土里,也有很多会深深地烙印在心底。

每一个故事里都有一段难以忘怀的回忆,这些经历也都变成了忆往昔,虽然并没有从过往的各个经历中学到一丝经验或者教训,也一直都是在重蹈覆辙,习惯性逃避,习惯性的把自己变成了纠缠拧巴又顽固不化的样子,但是以后的故事还需要继续。

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年轻依然。

以前很短,以后还很长,以前已经过去,以后还未到来,不如就从现在开始,享受当下,珍惜每一次相遇和别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2月12日
下一篇 2022年2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