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将取代法官裁判量刑,法官要失业了吗?

随着大数据平台和人工智能发展,结合检察官精准量刑的要求,现在新型的量刑软件也横空出示。

这些软件可以具有精准量刑确定基准刑,类案推送,法条索引三项功能。

这些功能将极大的简化法官的办案强度,解决案多人少的问题。

据说这款数据软件依托的是大数据优势,只要不断完善案例数据库的信息容量,更新引用相关法规,结合案件实际情况就可以自动量刑,推送相似度高的案例参考。

最重要的是机器审判将摒除人为因素,案件结果也更加公平公正,类案推送功能也会杜绝同案不同判的结果。

会的公平性将会进一步提高,司法公正性将得到质的飞跃。

这样看来,检察官,法官似乎是要失业了。以后公民犯罪可以使用人工智能自己给自己量刑。

但法官真的没用了吗?

事实上,法院法官庭审所需要做的工作不仅仅是量刑,更重要的就是梳理出案件的事实和证据,确定判决所需要的裁判要素,量刑要素。

比如被告人是否具有认罪认罚,是否如实坦白,案件事实是否不合常理。

这些涉及犯罪情节的认定的基础工作才是一个案件的基石,这些工作仍需要法官来判断。

虽然人工智能仍无法完全摒除人为因素,替代法官裁判,但无疑会推荐中国法治的进步。

可以想象随着软件的完善,量刑更加精准,上诉案件和抗诉,再审这类纠正程序可以取消了,也可以大大压缩案件成本。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9月20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