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给人装的是系统软件,学校给人装的是应用软件,你怎么看?

李玫瑾教授告诉我们:如果把人比作一台计算机,家庭给人装的是系统软件,学校给人装的就是应用软件。这个比喻真的通俗易懂。

?教心(心理抚养)在先,教术(教育知识)在后,顺序不可颠倒也不可逆转。

亲爱的家人们,我在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家庭的养育比随后的教育更重要,更基础,更具深远的影响,为什么呢?

下面我们来说说原因:

01.什么时候才是合适的教心时间?

小孩在1一3岁这期间是习惯的养成,也就是”系统软件”必备。这时候血缘关系的抚养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

这时候要做的是培养小孩的自理能力,动手能力,这些都是属于“心理软件”。

对于这一点觉醒较快的群体,体现在年轻一代的家长。

这些年轻父母更注重孩子教育问题,他们宁愿自己辛苦点也要把孩子”拴”在身边,因为他们意识到亲自教养的重要,这也是文明的进步。

让我们来看看另外一个事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反馈给了我们的警醒

这些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的爱与教养,造成的效果是不可估量的。我们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个不输在起跑线上,不只是泛指那些补习班,兴趣爱好的培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家长本身的行为塑造,用自己的行动实际影响孩子,培养孩子的性格和心里健康。

所以:父母的教养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作为父母要怎么样”教才是正确核心方式呢?

首先,借助人类特有的语言系统,通过声音与孩子互动,比如从吃饭、学习符合当地的语言表达,通过这些感知的输入与记忆的存储,让孩子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

我们这些当了宝妈的人就肯定知道,小孩学习与模仿能力是超强的。我们还可以在与孩子的互动时适当地培养他养成良好习惯,并树立正确人生观。

别小看这些行为,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了,影响的是一生!古人云:三岁定八十是有根据的。

所以我们要牢记:“教”可以是教知识、科学、做人的道理等。但是,所有的教育都不能替代或跨越注重情感抚养的养育。如果没有来自心理抚养的情感作为基础,教育只能教术,不能教心。

02.什么时候开启教育这个”应用软件”?

要开启”应用软件”的时间段,可以从小孩出生第三年开始。这时仍以家庭生活为主导,但这时候孩子可以从幼儿园开始接受家庭以外的教育。

那么交给老师之后,家长是不是就可以撒手什么都不管啦。

当然不是!

我们一直强调:家长才是小孩的终生家庭老师。

所以父母亲们,请多抽空陪陪孩子,带他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同时端正自己的行为习惯,用行动告诉他正确的人生观。

当你认真养育年幼的孩子,让他少走弯路顺利度过青春期。那么之后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伴随与影响孩子的一生。

??借用知乎上一个高赞回答: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不是将来往死里折腾孩子,而是现在往死里折腾自己,因为孩子的起跑线就是你,你的经济能力,学识修养,道德三观,决定了你孩子从哪开始跑,往哪里跑,怎么跑。

记住了吗!父母的态度与言传身教的示范是养育的本质!

03.孩子成功安装好心理抚养这个”系统软件”后,如何开启安装”应用软件”之旅?

?当小孩有了前面家庭的”系统软件”作铺垫,进入”应用软件”编程后,老师们就可以接过教育大棒,实施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大学或考研等这样漫长的时间,老师的职责是往学生的脑袋里安装文字处理、数据处理等各种应用软件。

这些应用软件是我们每个人按需慢慢添加,后面会越来越全面。所有的这些应用软件,无论是从基础教育还是专业教育,’学校的这些教育都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然,我们家长需要时刻紧盯着这些小豆丁的发展,只有家庭和学校联手合作,才能让孩子变成一个更优秀的人。

?所以,当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都装好了以后,一个人就具备了独立生存的能力,就可以去 会上闯荡。

而孩子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他们会不停地更新自己的应用软件,不断自我完善,实现终身成长,这样的他才能走得更远!

大家好,我是[ 幸福风筝 ]

  • 李玫瑾教授的书《心理抚养》,今天就分享到这里,这书还有很多内容我觉得都值得分享,有兴趣的亲,可以读一读这本书。要是你没空看书,可以关注我!后面还会发布本书的其他精彩内容!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4月24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4日

    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