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在校大学生组创业团队为同胞走出大山扫除语言障碍
■聚焦大学生就业创业
新民居
四川凉山彝族的火把节刚刚过去,算上今年,西南石油大学2016级测绘专业学生勒苦伍牛惹已经连续3年没有回去过节了,因为他在完善一款专门针对彝族同胞的手机软件。
进入西南石油大学读大学,勒苦伍牛惹决定自己设计一款具有彝汉互译功能的手机APP。2017年初,一个由彝、汉族大学生组成的创业团队正式成立。经过近两年运营,团队吸引了武汉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加入。这个团队最大特色就是民族优势,主创成员80%是彝族大学生,对自己的民族有切身体会。
经过一年努力,“涯悠”1.0版正式推出。然而,就在大家欢呼雀跃的时候,由于功能单一、语言库数据较少等原因,这款APP并没有得到市场好评,这给了团队当头一棒。
团队抓紧对彝语语音助手进行技术升级,实现彝汉互译功能。勒苦伍牛惹说,这个功能可以为彝族同胞解决因语言不通而带来的不便:当他们乘车的时候不用担心看不懂汉字而上错车,当扶贫干部进村的时候不用担心听不懂彝语而挠头皱眉。
改变带来了很好的效果。“涯悠”2.0测试版上线一个月,注册用户量达到2万,现在已有7万名活跃用户。团队还与600多位彝族歌手、音乐人和传统艺术家签约,建起了全 最集中齐全的彝族音乐曲库。
如今,勒苦伍牛惹正带领团队利用暑假时间为即将到来的四川省“互联 +”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做准备。“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把‘涯悠’打造成我们彝人的火塘,让彝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时,也为我们彝族同胞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助力。”
《中国教育 》2019年07月29日第1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