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创业发明定位修改软件 触法律底线21名“创客”被提起公诉
李俊、韩德同为26岁,两人大学毕业后赶上了“创业大潮”,创办了一家 络科技公司,成为同学们眼中羡慕的“创客”。一开始,他们公司主营“微信引流”业务,不过很快没有了市场。后来,李俊得知做“app虚拟定位”有市场,于是转行着手制作手机软件的“虚拟定位”功能。
正常使用官方软件,定位时会调用系统真实地址位置。然而总有人想玩那么一点小手段,加入修改位置代码后,能够改变原来软件的经纬度信息,实现“虚拟定位”。通过修改这些软件定位功能,视频软件类客户可以增加好友吸粉, 交软件类可以随意定位晒朋友圈,考勤软件类客户可以改定位打卡。
截止案发,李俊、韩德等人销售虚拟定位软件非法获利百余万元。2018年6月11日,张家港市公安局采取集中抓捕行动,在浙江、山东等地将李俊、韩德等20余人抓获。经鉴定,厉某某等人销售的虚拟定位软件通过修改安装包文件、向主程序注入代码文件、修改程序代码的方式,实现其修改位置定位的功能,对原程序的正常操作流程形成干扰,属于破坏性程序。
案件承办人张家港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杨扬琴表示,毕业季后,一大批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通过就业或创业,实现了身份转变。这起案件涉案人员大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有技术、有激情大学生,能够凭自身能力创业立足本是好事,但由于缺乏法律意识,其所采用的核心技术手段扰乱了 络公共秩序,触犯了刑法。现在 络上类似的违法行为有很多,而且办案成本较高,希望此次案件能产生警示作用,从源头上减少类似案件的发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