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虎牙、斗鱼等直播平台在免费 课渠道中推广 络游戏被媒体曝光。虎牙回应称,平台进行了紧急修改,目前“一起学”板块的广告已下线。
疫情期间,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 召下,各地中小学生开启了 课模式。虎牙、斗鱼等非教育类的直播平台,也借机进入在线教育领域。
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多一个学习知识的渠道本是好事,然而这些直播平台的免费 课却偏离了教育和传播知识的本质,表面上是在做公益教育,承担 会责任,实则是打着免费在线教育的幌子,变相收割流量。更有甚者,还出现了“ 课旁边是香艳主播”的奇葩现象。
请问这是真心想做公益教育吗?
教育部门此前曾印发《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及中小学校,停止使用“包含色情暴力、 络游戏、商业广告等内容及链接”,避免有害App侵蚀校园。
直播平台借着 课的机会营销,将 游等商业推广内容植入其中,对一些打擦边球的香艳内容,也放任不管,甚至让它与 课共存在同一页面上,明显违背了上述文件的精神。我们期待有关部门对此进行详细调查,该处罚的坚决处罚,对违规行为零容忍。
络游戏或者直播平台等软件,被要求设置青少年模式或者防沉迷模式,正是考虑到青少年群体自制能力不足、沉迷 络容易耽误学业、容易被诱导消费等等因素。在媒体的相关 道中,就提到,有孩子利用 课时间玩起 游,背着家长偷偷充值了三万多元。
因此,直播平台在推出在线教育等面向未成年人的内容板块设计中,理应有针对性地对不适合青少年接触的内容进行屏蔽,避免他们接触到不良信息。不但不屏蔽,还主动营销,直播平台这波操作降低了青少年接触 络游戏以及一些不良信息的门槛,无疑和 课的初衷背道而驰。原本承担着停课不停学功能的 课,本意被扭曲,在平台的违规营销推广下,变成了打游戏的便利窗口,丧失了商业伦理,毫无商业底线。
目前,备受争议的虎牙和斗鱼平台,已对相关 课栏目进行了下架。但平台是否还存在其他的违规内容,比如不少 友提到的性暗示、性诱惑的直播内容;或者在未成年人防沉迷机制上,是否还存在着漏洞,都需要自纠自查。
维护互联 生态,为未成年人创造健康的 络环境,这是任何平台都必须遵守的底线。如果眼里没有 会责任,而只有流量,只有商业利益,甚至为了营销推广而不择手段,将青少年当成流量工具,这样的平台注定走不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