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优秀的程度,决定他人对你的态度(上)
今天无事在 上游荡,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你优秀的程度,决定他人对你的态度。感触颇深,让我回想起1997年,那个寒冷冬季,刚来这座城市我的第一份工作。
我的第一份工作职务是行政助理。说是助理,现在想来实际就是一个打杂的工作,如果公司没有保洁阿姨,恐怕打扫厕所也会归我。
这是一家中外合资公司。上班第一天,我就发现公司的老总及各部门的总监都是外国人,有些部门的经理是中国人,有些部门连部门经理也是外国人。
我所在的这个部门叫综合管理部,按公司管理职能占比来说,这是一个大部门。它的工作职责囊括了人事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三大块,也就是它将上述三个职能部门综合到了一起形成的一个管理部门。难道这是为了降本而减少两个总监的工资吗?我当时还这么想。虽然是三合一的部门,但它整个部门的人员却只有10个人,每个人都身兼多职,因此看起来每个人都非常的忙。
给初来乍到的我第一感觉就是部门中的每一个人都像是在打仗,连走路都是小跑;而且无论如何努力拚命,工作都是永远做不完的,因为旧的工作没做完,领导又分配了新的工作。
上班第一天的我
上班的第一天,两件小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一件是新员工被告知去领办公用品。
负责办公用品的是个漂亮的小姑娘,她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年龄应该不过20。不用说就知道这个小姑娘实际是与我一个部门的,若细分是应该也是做行政工作的。
我告知她我是新来的,来领我的办公用品。她斜眼看了我一眼,一句话都没说,然后又斜眼看了看她办公桌下面的一个方形的纸盒箱子。
她的肢体语言告之我,她让我自己去拿。
我按她肢体的指向俯身将头探到她的办公桌下面,从纸盒箱里翻找应该按规定属于我所需的那部分办公用品。她的办公椅调的很高,她就那样居高临下斜眼看着我,自始至终没有为方便我而向后移动一丁点儿她的椅子。
我从纸盒箱子里拿出一个透明的文件袋,里面放着计算器,好像还有一个本子和几支笔。我看了一眼透明的文件袋,然后询问她说是否需要我在相关领用手续上签个字,她连看都没看我一眼,什么话都没说,我自己讨了个没趣。
我拿着办公用品走向自己的办公桌。“回来”!一个叫喊的声音从我的身后传来,没有任何称呼,哪怕是一句无名的“哎”字。即便如此,我也能立即感知到她就是在叫我。于是我拿着办公用品迅速折返回来。
“把你的笔拿出来”!她用命令的口吻对我说。
我打开了透明的文件袋,拿出里面一支黑色的笔递给她。几乎同时,她则将自己手里的一支同样的笔扔给了我。意图很明显,她把她用过的旧笔给了我。真是岂有此理!
可是我是初来者,众者办公之地,不能与她升级对抗,一定要稍安勿躁!我恪守沉默是金的原则,于是我说“都给你吧!不要了”,我边说边走向自己的办公桌。
她的这个行为仿佛是在用肢体语言告诫我,“这是我的领地,你给我老实点儿”!我清楚,她是管办公用品的,否则她没必要当我面这么做!
这时我们部门总监过来分咐了她一项工作。
这个总监我是认识的。因为我的第二轮面试,他就是我的面试官。我看到,这个管办公用品的小姑娘(以后就叫她“办公用品小姐”吧)立即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满脸堆着笑,毕恭毕敬、谦卑的望着他。
实际我们俩人办公桌中间也只间隔两张办公桌,但不曾想到的是,此时我们中间仿佛隔着一条银河。
第二件小事是在食堂吃中餐。
因为刚来,不太清楚有关就餐的一些流程和“规矩”,我就问了一下我旁边一个做财务工作姓宋的女孩子,大家都叫她宋小姐。她告诉我:“我们公司有两个食堂,一个大食堂是给普通员工用餐的,一个小食堂是给公司高管及外国人用餐的,因为有几个外国人是部门经理,部门经理是中层,不是高管,但他们是可以在小食堂就餐,而中国的部门经理就只能在大食堂就餐。小食堂是以自助的形式就餐,没有时间限制,不用排队。大餐堂是给普通员工和工人用餐的,餐堂中的餐食是我们公司自己做的”。她热心地对我说,“你第一天来,中午我们一起去”。我感激地点点头。
实际这个食堂也是归我们部门管理。我看过公司的组织架构,除了总经理室及生产部、销售部外,其他部门好像都归我们部门管理。
我们是十二点钟来到的大食堂的。这时食堂打饭窗口前已排着长长的队伍,显着乱哄哄的,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个不锈钢餐盘。
没想到这个时刻就餐的人有这么多。看到眼前的情景,我后悔来早了。但食堂与办公室之间还是有段距离的,既然到了就不可能再走回去。我只好跟着宋小姐排在了队伍的后面,也顺手拿了一只旁边摞着很高的不锈钢餐盘。
打饭的速度很快,不一会儿我们就排到了窗口。
打饭的人是一个高高胖胖中年女人。她给宋小姐打了满满一大勺红烧肉,还有两个我记不清的菜。宋小姐则轻声地带着劝止并夹杂着感谢的口吻对她说,少点、少点、吃不掉就浪费了。
很明显,打饭的中年女人很优待宋小姐。
给我打菜时,就在勺子盛满从菜盆中抬起的一瞬,中年女人瞥了我一眼,顺势将手中勺子里的红烧肉就那么微微地一抖,就象变戏法儿似的,勺子里的红烧肉就只剩下了一半;其余的两个菜则干脆免去了抖的环节,下手直接就盛了不到一平勺。
但不管怎么说,理论上都是一勺,不能说人家给少了,没毛病,这就是现实,想开点儿!
宋小姐等我打完便招呼我来到靠窗的一个餐桌。我坐到了宋小姐的对面,两个餐盘恰好对着摆到了一起。
两个盘子的强烈反差让宋小姐感到似乎是她自己做错了什么,歉意地对我笑了一下,并立刻将她餐盘中的菜向我的盘中去拨。
我感受到了她的诚意。
这就是我上班第一天的第二件小事。
下面我着重介绍一下财务宋小姐,也是我现在的挚友。
从第一次与她吃中餐开始,我们就成了饭搭子。
随着接触的深入,我发现她是那种越看越漂亮的女人,她的美并不是天生丽质,而是用俗话讲越看越耐看。我发现她说话也很有特点,特别坦诚,没有丝毫掩饰,因此我们渐渐变得无话不谈。
记得有一次,我提到了在这里租房子太贵了,几乎要上交工资的三分之一。她给我的提议是,你合租呀,合租便宜!
我问她:你在合租了吗?
她说:我没有,我与我男朋友一起住,我们共同分摊房租。
当时听到她说这样的话把我吓了一跳。
现在听到我会认为很正常,但当时是1997年,来自小城市的我是很保守的。我的想法是,即便你与男朋友一起住,也不能就这么随意的说吧。
我把自己的想法跟她说完之后,她很好奇地看着我说,这都什么年代了,你还这么保守,这里都这样的。
看着她轻描淡写的样子,难道是我的观念太保守、太落伍?
我刚从小城市出来,而她大学、研究生都是在这座城市读的,难道这就是小城市来的我与大都市生活的她认知的冲突?
她笑着看我的眼神,我感觉她仿佛是在说:你可真是个老土。
不过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的我确实是个老土,尤其表现在
观念上。
她不但在言行举止上影响着我,她还在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地帮助着我。反过来,我也是倾我所有尽可能地去帮助她,或是回馈她。好在我俩都有在专业领域学习的经历,只不过我比她早了三年。因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有很多我可以帮助到她的地方,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为此她也表示很感激。
一天,我们一起吃中餐时她崇拜的看着我,并对我说:“你可真厉害,谢谢你毫无保留的帮我”。
我则对她说:“三年之后的你,会远优秀于现在的我。我能帮你解决工作遇到的问题,是因为我比你提前三年参加工作,这些问题我在工作中曾经也遇到过。我帮你算出CPA学习资料中的习题,是因为我考职称学习时做过;由于你刚刚毕业,你缺的只是实践经验,十年之后再看,我们综合管理部最优秀的人一定是你”。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预言真的应验了。这不是因为我“神”,而是因为她这个人的聪慧、坚持和毅力。
我离开这家公司后,她接替了我在财务经理的岗位又工作了五年,她每天学到凌晨三点也终于有了回 ,后来她是带着CPA证书从公司离开的。
如今,她早已有了自己的公司,实现了财富自由。她聘请了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在帮她打理公司,这些年,她一直满世界跑,尽享她的五彩人生。
近两年,疫情阻碍了她环游世界的脚步。不久前她还曾打电话给我,听说我退休了,让我去帮她。我不是婉言谢绝的,而是直接对她说我累了,不想再工作了,想休息。好朋友们,有话直说不绕弯子。她对我的拒绝表示理解和支持。
我总是忘不掉和她相处的日子,尤其是在那个寒冷而孤单的冬天,她的友谊,对于漂泊在异乡的我来说,就像一束光,温暖在我的心上。每当想到她,一幅美丽的画面就会浮现在我面前:她坐在我的对面,中午我们一起吃着午餐,太阳从她身边的窗子照进来,她蓬松的黑色长发被阳光衬托得丝丝清晰,像是加了淡淡的金色光环。一个美丽的人,拥有一颗天生纯良的心。
优秀如她,她的财富配得上她的优秀。
从我们第一次交流的那一时刻起,我们彼此便成了一生的好友。这个是后话。
装订记帐凭证
就这样忙碌中已经上班了一个星期。我的助理工作很快就步入了正轨,与周围的同事也渐渐熟悉,但似乎也加入到了整日马不停蹄、团团转的大军中,越来越忙,工作像山一样的压过来,我这个工作没做完,那项工作又来了。
一次路过宋小姐身边,看着她对着一个大柜子在发呆。我看到柜子中是满满的一柜子没有装订的记帐凭证,于是我问她缘由。
她对我说,由于工作量太大,人手不足,公司人员流动性大,之前有个财务经理离职,这个就没有人管了;总监也不懂财务,12月底要年度决算,明于1月份要系统上线,她为此也忙的没有时间做这些占时间的“手工活儿”。财务一共就两个人,另外的一个还兼着人力资源,还要进行工资核算,公司的出纳是个退休反聘的编外人员。
我看了她一眼,“我来吧,我把它订上!”
她吃惊的说。“你平时忙的象个陀螺,哪来的时间?”,“况且你属于行政人员”,我说我不会占用工作时间,我周六、周日过来,反正在家也没啥大事,平时再晚走一些。
看我说的态度挺坚决,她仍用有些疑惑的眼光看着我,并附了一句:“能行吗?”,带着怀疑的口吻。
如果是像现在的体力状态,可能就不会那么干脆坚决地揽下了不属于“自己”的杂活儿。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是因为那时年轻,精力充沛;亦或是出于答谢宋小姐对我的帮助,或是无条件地帮助朋友解决困难,总之,这件事儿我到现在还觉得做的很值得!
说干就干。
当天晚上完成自己手里的工作就开始整理这些凭证,我发现这活儿并没有我想的这么简单。并不是我整理装订即可,拖累进度的是它后面的原始单据有缺失的情况,要尽可能地找到、补齐,这非常重要,必须这样做,这是一个财务人员的职业操守,也是最基本要求。
于是我决定便按着月份,先将没问题的凭证整理并装订成册。
靠着两杯咖啡和一盒泡面,我第一天加班到晚上11点。
整理的过程很慢,因为要检查凭证后面的每张原始单据,因此第一天只整理并装订了6本凭证。
按理说装订要快很多,但在这里实际也不是想像的拿着订书机按几下就完成的事。由于公司当时使用的装订方式太过古老,用锥子打洞,再用线绳穿洞系牢,而我的手力不足,凭证又厚,就很是费力,所以我的手被那个锥子顶磨的红红的有些痛。
第一天装订结束后,我按这个速度预估了一下我大约需多长时间才能完成。
我工作时间忙完手中的工作基本在晚上7点,从7点开始装订凭证的话,加上两个周六、周日,这样推算下来,可能需要15天时间。如果按此速度就不会影响年 审计了,因此我也就有了信心和充足的干劲!但前提是,这期间必须全力补全各项原始单据,这需要各部门配合才能完成。
于是第二天我让宋小姐协助,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找各部门来帮我补齐各种原始单据,如出库单、入库单,领料单及找出纳补齐银行的一些单据。有些需要补的单据不知道找谁我就去问宋小姐,她也会跟我一起找。
在找单据的这个过程中,我跟公司的各个部门的人员很快的熟悉起来,对公司的各项工作流程也逐渐清晰,当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波折自不必说。
总之这件事的结果就是,半个月过去了,财务的资料柜中陈列着150本记帐凭证,每本凭证都横平竖直,厚度基本一致,竖着排队放在了财务的资料柜中整整齐齐。
这是我半个月的工作成果。虽然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并为此付出了汗水,但收获了与同事之间的熟络,并很骄傲地为朋友解决了难题,为此我也有了一丝丝的成就感。
下面我说一下我装订凭证的小插曲,周日加班遇到了公司的总经理
记得那是12月底最后一个周日的中午,我吃完中饭便开始继续装订记账凭证。为放松一下我的神经,我打开了 walkman,在王菲歌声的陪伴下,我忙碌了起来。
诺大而清冷的办公大厅只有我一个人。
王菲空灵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正在播放中歌曲的名字叫“棋子”。我则在心里默默的想着,如果人生如棋局,那么我这颗小卒的位置究竟能落在哪里呢?不知为什么,想到这个问题时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这时我才感觉到今天的天气确实有些冷。
南方的冷是真的冷,与北方的干冷截然不同。这种冷是一种湿冷,一种澈骨的冷,让你无论穿多少衣服都无法抵挡的冷!初来南方,气候明显不适应,我感觉我的骨头都被冻坏了。
公司的小空调根本就无法解决这么大办公面积的取暖问题,感觉根本打不热,这让我特别怀念在老家的暖气。
这个时节老家已经开始集中供暖了,每每从外面一进屋就有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立即脱掉厚厚的棉衣,只穿一件单衬衫就足够了,轻松、畅快,就像这里明媚阳光的春季,“家”真温暖啊!
为了驱寒,我给你自己冲了一杯热咖啡。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我总是感到冷可能不只是缘于身体上的冷,还有一半可能是缘于对初来陌生城市时心里产生的那种“无助和孤单”。自从来到了这座城市,我就再也没看到过在老家蓝天白云的好天气。这里的天总是阴沉沉、灰濛濛的,后来才知道南方的这个季节这种天气是常态。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当时是想家了。
“你好!”
一个声音把我吓了一跳。
我突然抬头,站在我面前的竟是我们公司的总经理。
我只在公司的一次员工大会中见到过他一次,当时他坐在高高的主席台上。他的办公室在公司办公楼的顶层,到他的办公室需乘专用电梯,因此平时在公司很少有机会能见到他。
我对他的司机印象很深。
他的司机总是当着宋小姐的面吐槽他的那辆进口的奔驰如何如何费油。 销费用么,总要尽可能地解释解释,说说清楚,这是可理解的,这样的次数多了,这个司机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然而让我有些惊诧的是,总经理居然还知道我的英文名子。
我连忙站起身、关掉音乐并向他问好。
他看着我手里正拿着的准备装订的记帐凭证,又看了看资料柜中我已装完整齐摆放的记帐凭证,他问我就我目前做的这件事,公司如何能帮到我。
我对他说,请买台装订机。
可能是由于心理紧张的缘故,我对他说话本来应该以征求的口吻,可实际说出口来就像是在命令。
他用吃惊的眼神看了我一眼。
我又重复说了一遍,我需要一台装订机。
面对中国人的直接他并没有显示出生气的样子,反而马上对我说:“好的,没问题”。说完他又将目光转移到了我的手上。
他看了一眼我贴满创可贴的右手说:“我代表公司感谢你”。然后他说他已经听说有个新来的员工再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为财务工作的事。
我则跟他说,这个本来就是我们综合管理部的工作。我虽然身为行政助理,但我在我原来的公司就是做财务工作的,这项工作我来做没什么。
听我说是做财务的,他则问我,你以前是做财务工作的,为什么不继续做财务?我对他说,我想来咱们公司工作,但公司当时招聘时并没有财务的岗位,只招行政助理,所以我就应聘行政了。
接着他又问我为什么想来这个公司。我告诉他,因为这里离我家实在是太近了。他听后点了点头,走了。
我估计他对我的回答一定很失望吧!也许我对他说这是个伟大的公司更好吧!
但我不能撒谎,这是实情,事实就是这样的。
这是我到这个公司跟总经理说的第一次话,直到六个月后,我向我的总监递交了辞职 告,总经理又找我谈过一次挽留的话。
在这个公司,我只跟他谈过两次话。
帮财务解决几个工作中的小问题
凭证装订这份工作完成之后,我轻松了很多,至少不用加班到晚上11点多了。但日常的工作依旧,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忙。
我的主管领导是行政经理,她是中国人。
虽说她是经理,但给我的感觉她也象个打杂的,事无巨细。因此,她看起来也是特别忙,并常常是带着我一起忙。
当时车间及仓库要进行装修,粉刷油漆。为此,我们先要精测车间及仓库的面积,以备装修预算、洽谈装修合同前掌握第一手资料。
公司的车间及仓库面积很大,并与我们的办公室之间有一段距离,每天在办公室与车间之间跑来跑去觉得也很累,且浪费时间。尤其是频繁接洽、比价与优选评估装修公司期间,车间现场跑的次数就更多了,甚至一天下来基本都是在车间或仓库现场站着的。车间和仓库都没有暖气,再加上阴冷潮湿的天气,我的脚上长满了冻疮,连跟我们接洽的装修公司人员都觉得有些吃不消。
于是,我提议是否可以在仓库办公室设立一个我们的临时现场办公场所,这样既解决了温暖的问题(仓库办公室是有空调的),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在现场随时接洽待选的装修公司。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行政经理的赞同。
我的行政经理很快就协调好了临时办公场所。直到装修完毕,我们才彻底撤掉了这个重要的临时办公之地。
在12月底的最后一天,也就是12月31日。由于工作的紧张,看着大家脸上的神情都没有把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放在心上,也无暇谈论如何在今晚守候新年的钟声——看来生活的压力和身心的疲惫已经抵消掉了每个人心中那份合家欢乐的欲望。我也如此。
这一天,我和行政经理在车间及仓库忙了一整天,快下班之前我们才回到了我们自己的办公室。
回办公室的路上,公司的休息区是必经之地。
在休息区的旁边是一个小的会议室,这个会议室是供我们平时各部门开会用的。实际上,这个会议室就是在我们的办公大厅的休息区旁边用透明的玻璃间隔出来的一个20平米不到的小房间。
这个小房间只放了一个小的会议桌及7、8张椅子,旁边还放着一台好像是486的一台老式电脑。这电脑在当时应该算是很高端的了吧。
这间会议室是各部门员工遇到问题时开个小会用的。
我远远的就看到我们综合管理部总监和两个财务人员外加出纳都坐在那里,还有一个管计算机的人员也坐在旁边。大家都凝神肃穆的,好像在讨论着什么。
虽然是我们部门的总监,但我基本没跟他说过话。平时在公司见到他,我也是能躲就躲,躲的远远的;实在躲不掉,也只是礼节式问候一下“早!或您好”便迅速走开。
这个会议室也是去我办公桌的必经之地。
路过时我向里面看了一眼,隔着透明的玻璃,我用眼神与宋小姐打了个招呼。这几天我们都很忙很少聚在一起,连中餐我们都是各吃各的。
我回到了我的办公桌。“今天又要加班了”!刚坐下我就忽然意识到今天是年末的最后一天,行政经理安排给我的行政组年度工作总结还没有完成。
实际这份总结 告我写不太合适。我刚来公司,对于一些情况并不了解。
但行政经理还是坚持让我来写,不管怎样,我都无理由拒绝。她还给了我一些相关资料,并说我写好了后由她再改。
我正想快点写 告,看到宋小姐走到我身边。
她说总监叫我过去一下,我连忙站起来边走边问她什么事情。她说是 表的事情, 表对不上。
我们来到我刚才路过的那个会议室,实际离的都很近。部门除了总监和行政经理,我们都是在一个朝北的大厅办公;而我们总监和行政经理在一个办公室,是一个朝南的大房间。
刚来到总监面前,总监就对我说,我研究过你的简历,你以前是做财务工作的,宋小姐也曾提起,你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这个问题你是否能解决?
原来是年终决算一笔数据核对不上。他们的疑问是,手工 表是平的,但录入系统后 表就不平了。
我问他们差多少核对不上,他们告诉我是961万元。
我看了看系统又问他们,手工 表中有480.5万元这个数据吗?
其中一个财务看了一下手工 表说有这个数,刚好是480.5万元,我从那个财务人员手中接过这张手工 表。
我将视线回到了电脑。
那个管计算机上线的人员迅速站起来将座位让给了我,我向他说了声谢谢,但我并没有坐下。
我躬着身看电脑中的一行校验数据。显示红色的地方就是没有校验通过的地方,其中四、五处都是红色。
接着我查了一下电脑,确认这个没校验通过的地方全部与资产负债表有关;
于是我迅速做出判断:既然手工 表是平的,那一定是录入财务系统时借贷方记反了,不然核对不上的金额不会翻倍!
对此我立即进行验证。
我又点开资产负债表,找到480.5这个数据,再拿过手工打印的 表一经对比,果然验证了我的判断。
我让有权限的财务人员将这个数据重新在资产负债表中以负数重新输入,然后又点了一下“校验”,这时系统数据全部变成了黑色,同时出现了四个字:“校验通过”。
“好了”,我对着总监说,“系统显示“校验通过”了”。总监疑惑的看了我一眼。
我问总监,还有别的事情吗?
“没有了”,总监说。
“那我走了”,我对总监说,边说着我就向会议室的门外走。
我很着急赶紧去写我的工作总结,不然又要很晚回家了。
“请等一下”!总监大声地叫住我。
“你是怎么核对出来这个数据的,你用过这个系统吗”?
我又停住了脚步,回头对总监说:“这个问题只有手工帐过度到电脑作帐时存在,以后不会再发生了”。
由于我知道他并不清楚我说的是什么,因为他不懂财务,自从财务经理辞职,作为部门总监,他直线领导财务工作也真是苦了他,当然也苦了作为财务主管的宋小姐。
我曾经听宋小姐说过,跟我们总监说话必须将财务语言翻译成他能听懂的白话。比如说,我们公司有多少固定资产,金额是多少,她会翻译成我们的大生产线目前值多少钱等等,这种事很多。
所以我所说的话他也是不会太理解的。
但我是不会和他说:是财务人员进行数据录入时将借贷方录入反了。在一个外国人面前,这也太丢我们中国财务人员的脸了。
第一个问题就在我含糊其辞中回答完毕,而第二个问题我回答他说:“我以前的公司早在1996年就用计算机来作财务帐了,由于所有的财务系统都有相通之处,所以对于我来说,我们目前要上线的这个系统我是很熟的”。
实际当时的财务软件并不多,无论是金蝶还是用友,原理都差不多的,这就给了我“逞能”的机会。
听我说完后,总监对我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当天晚上加班遇到宋小姐。她跟我说:“我们两个会计后来连出纳也被我们叫过来了一起核对数据,我们两天没核对出来,我认为是系统出了问题,由于是年底的最合一天,必须查出原因怕影响公司的财务上线,由于又涉及到了计算机系统的上线人员,他们也查不出原因,没有办法,我只能将情况汇 给了总监,没想到你一分钟就搞定了”。听了宋小姐的话,我明白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是这样的:1997年这家公司是手工作帐,1998年新的财年要上财务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必须一月份上,这样就能保证是一个完整的财年,为此整个公司配合财务提前一周进行了财务关帐(这个是指手工关帐)。97年的年末数据是98年的期初数据,由手工输入财务系统时就发生了上述问题。我对宋小姐说:“你为什么不找我呀,这种事没必要惊动总监”。“我找了,你们行政人员说你去供应商公司考察去了,这两天都不在”,宋小姐说。“我这两天就在公司仓库的办公室”我说。是啊,在那个年代,手机都是有钱人用的,我们根本都没有。像现在,打个手机多方便呀。
这件事发生之后,公司的财务人员遇到问题都来问我,我也是毫无保留,尽我所能的帮他们解决一系列的小问题。
未完,待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