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设是公关,需要为朋友的视频购买数据。电话那头是个年轻小伙子的声音,他坦诚地告诉我,点击和评论是刷出来的,不代表真实的影响力,如果想火,要向平台购买“真正的推广”。我表示自己就想买点点击量,他回复说这个最便宜,“约等于不要钱”。

图/图虫创意

两小时后,假流量来了,视频有了100条看起来认真且诚恳的评论,10万点击量——点击量是赠送的,博主涨了1000个粉丝。这波假流量价格不超百元,其中评论是最贵的,“真人手打,每条3角”,围绕我给定的方向进行评论。

“负面的,骂人诋毁的不行。”小伙子“自我审查”起来,忌惮卷入“ 暴”风波里,据说在某个著名的 交媒体平台上,以前可以买到负面的评论,但现在那个平台管得严,基本上没人开展这类业务了。不过只要规避风险,夸奖可以为所欲为:100个看起来很真实的账 ,对一条随便拍摄的乡村景观视频由衷地夸赞着,仿佛真的沉浸其中。

谁会赚这点钱啊?我感到很惊奇。专家却不惊奇,他表示,评论几百条就能赚几十块钱,这就是一天的饭钱。这番话让我感到羞愧,身在城市里的我已困在信息茧房里,忽略了这些 民的谋生与挣扎。但正是这样1毛钱的成本的水军评论,就可以输出刀尖般尖锐的诋毁,推动海啸般的 络暴力,伤害到真实的心灵甚至生命。这背后,也涌动着黑灰色的链条。

总有人以极低价钱卖掉自己的个人信息,利用这些身份信息,不法分子操控虚假的言论。在互联 这面镜子前, 络暴力即是复杂现实的苦果。

发于2022.11.21总第1069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当 络“水军”的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15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