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篇论文被撤,中国科协不能护短

近日,斯普林格出版集团再次大规模撤消了中国学者的107篇论文,名校、名医院成为重灾区,原因主要是涉嫌同行评议作假。斯普林格在2015年发现一些舞弊后,再次人工核查,又查出这么多。

有人批评说,大规模医生论文造假,是不恰当地用论文评价医生造成的。医生忙于治病救人,一台手术几个小时,真的很难有充分时间做科研,但如果想在职业身份和地位上更进一步,就需要论文了。然而,改变评价学者的尺子,可能会让论文作假数量降低,但难以改变更大范围的学术论文作假。

2009年,《晶体学 》发文宣布撤销来自井冈山大学两位教师为主的70篇文章,涉及该校以及中国其他高校很多教师,原因是晶体结构数据造假。根据近年国际学术论文不断的撤稿声明就可以发现,中国学者论文造假花样百出,遍布各个领域,生化,医学等基础学科是重灾区。

论文造假在国内早已产业化。在搜索引擎输入“论文”二字,铺天盖地是代写、代发论文的广告。论文已成为百度的热销关键词。同样,“论文查重”是2016年淘宝教育热搜的关键词。为什么要查重?怕抄袭被发现,找个软件自己先检查一下。

论文舞弊走出国门,覆盖面更大的是留学生。日前,在澳洲的悉尼大学,卫生间里贴满了代写论文的中文小广告,掀起轩然大波。澳洲政府近年已经多次抓获了代写论文、代为考试的留学生团伙。根据美国一个机构的调查,舞弊已成为留学生被退学的主要原因,上升势头明显。

论文舞弊不分人群,其原因显然不是以论文评价人这么简单,而有着更为深刻的 会文化特点。表面看是诚信问题,再进一步,就能发现是过于功利化的文化特性。因为学术论文在高校自主招生中有重要价值,连中学生都追求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了。

如果不拿论文评价,改变评价的尺子,谁能保证新的尺子不被造假?用论文数量去评价学者,这种量化评价虽然粗糙,但是舞弊难度相对较大,可以最大程度确保公平,就如用分数评价学生,虽然不科学,却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公平。万万没想到,学者穷尽一切手段作弊,就如考试舞弊一样。

中国学术界对舞弊问题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不能总强调一些场外因素,强调一些客观因素,给舞弊找理由。在舞弊发生后,如果不给予最严厉的惩处,就会让舞弊的成本过低,让学术造假层出不穷。希望管理机构和学术组织该举起板子时,果断举起板子。

陈志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17年3月2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