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的广东汕尾探索

新华 广州11月10日电 题:基层治理的广东汕尾探索

“某村民家庭矛盾纠纷已妥善调解”“村中可能存在消防隐患, 格员已前往”……日前,走进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附城镇新山村,一张实时显现“民情地图”的电子大屏格外引人注目。

在这张“地图”上,3名 格员定时巡查的信息即时可见,从村口垃圾乱堆到村民纠纷排查,这些滚动更新的信息形成了电子化、可追溯、可核查的“发现—上 —处置—回访”的闭环体系。

近年来,汕尾以党建为引领,以“民情地图”创新 会治理,以乡村振兴巩固成果,持续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会治理共同体。

“使用‘民情地图’,村民、 格员和村干部随时沟通村务,反映和解决问题。”新山村 格员李学智说。近半年,村里已处理84起矛盾争议。

“民情地图”不仅在电子屏幕上,也在老百姓的手机里。新山村党支部书记吕湖泳说,现在村集体“三资”、财务收支公开等工作,村民都可以在微信小程序中实时查询,“连买盒饭的发票都清清爽爽”。

矛盾少了,产业富了,村民回来了。村民吕凯旋说,几年前,这里还是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约6000元的广东省定贫困村。

如今的新山村,道路平直、村居整洁,一派兴旺场景。“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红色文旅产业,建成红色文化街,村子不但脱了贫,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增长到4万多元。”吕湖泳说。

新山村的实践,是汕尾利用大数据构建“民情地图”、创新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具体场景。

依托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成果,汕尾聚焦“掌握民情、化解矛盾、优化服务、促进发展”,创新开发应用“民情地图”基层治理平台。

汕尾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叶红生说,这一平台汇聚公安、政法、自然资源等32个党政机关单位共435类数据,上线“疫情防控”“返贫监测”等13大类35个应用场景,初步建成“人、事、地、物、组织”的汕尾民情数据库。

与“民情地图”相匹配,汕尾构建 格化管理队伍和机制,即知即处化解“影子矛盾”。目前,汕尾全市共划分大 格56个、中 格868个、小 格4555个,组建起一支覆盖全域管理、数量达1.8万余人的“全科 格”队伍,由 格员实现各类数据上 处置,及时全面掌握基层要情动态。

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

叶红生说,近期有 格员在走访中了解到,个别村民因建房产生纠纷。村民所在的镇政府召集多个部门走访调查,最终化解了矛盾。

2019年至2021年,汕尾市分别排查调处基层矛盾1965起、3021起、4352起,成效逐年提升。

“民情地图”持续夯实基层阵地,政风民风不断改善,汕尾营商环境加速优化。国内外汕尾乡贤创办的企业有2万多家,不少侨胞曾经“只愿捐款、不想兴业”,如今积极回来投资实业。

汕尾市委书记逯峰说,近几年汕尾通过党建引领、夯实基础、机制创新、技术赋能、力量集成,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 会治理共同体,让现代治理体系成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闪亮品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6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