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额、大通铺、黄豆蒸饭消失了——一个西部极贫县山区小学的变迁

都安瑶族自治县是广西深度贫困县、典型的大石山区县。板磨小学所在的加贵乡是都安最偏远的乡镇之一,从县城驱车两个小时,翻越许多弯曲的山路才能到达。

从前的板磨小学,是一所落后简陋的山区学校。“教室是瓦顶、土墙,一下雨就漏水。座位不够,只能放长凳,一张长凳挤着好几个学生,一间教室装五六十个学生。宿舍的床用砖头砌两头,中间横一块木板就成了,一张木板挤十个人。”板磨小学原校长黄志克回想起当年的教学环境,不禁感慨,大班额、大通铺就是“家常便饭”。学生们每周末从家带来大米和黄豆,用铝饭盒装好蒸熟,这就是他们周一至周五在学校的伙食。“以前娃娃们在学校每天都吃一样的食物,哪里够营养。”黄志克说。

不仅是都安,在广西许多贫困山区学校,大班额、大通铺、黄豆蒸饭曾是很多人对校园生活的共同回忆。

从2011年起,国家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广西大石山区的学生们吃上了免费的营养餐,告别了黄豆蒸饭。2014年,广西实施“双千计划”,重点聚焦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许多乡村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告别大班额、大通铺。2018年,广西对此再发力,计划用三年时间持续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重重的大山挡不住教学条件的改善,如今的板磨小学已有600多名学生,崭新的塑胶跑道,宽敞整洁的宿舍,配备现代化设备的教室,品种丰富的体育器材……再也不是黄志克记忆中贫穷破败的模样。

“不仅硬件升级了,我们的‘软件’也在逐渐配齐。”板磨小学副校长卢彩金说,学校近年来招聘了专职的体育、英语、音乐教师,建有教师周转房,教师外出交流培训机会也增多了。去年,学校的体育教师外出培训归来后,策划了板磨小学建校以来的第一届运动会。“孩子们特别激动,大家都争相 名参与,气氛活跃。”卢彩金说,教师们外出学习交流,开阔眼界的同时带回了许多新思想,并体现在实际教学中。

午饭后,蓝贵跟同学们在操场上自由奔跑,有的孩子打乒乓球,有的打篮球,尽情享受着美丽校园带来的欢乐。卢彩金介绍,下一步学校还要建新宿舍楼,进一步改善住宿条件,解决现在没有热水淋浴的问题。“有学生对我说,在学校的生活太好了,舍不得离开,梦想着以后回到板磨小学当一名老师。”卢彩金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9月8日
下一篇 2019年9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