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活动现场,首次发布启用的“我要碳中和”微信小程序引起了不少市民朋友的关注。小程序利用科学的算法,量化个人的低碳行为。它不仅可以显示家庭日常生活的碳排放情况,还可以计算乘坐飞机、火车、住宿等旅行途中的碳排放,甚至可以计算举办婚礼所产生的碳排放,并可换算为需栽植多少树木用以中和相应的碳排放。
小程序里还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碳足迹,学到有关垃圾分类、资源节约等知识。小程序作为碳中和全民行动的载体,鼓励市民公交出行、垃圾分类等日常低碳行为。
现场市民王女士通过小程序计算从北三环坐车到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参加活动的碳排放共12.29千克,她选择在小程序中有偿种植一棵碳汇能力320千克的油松来中和掉这次出行产生的碳排放,这棵油松将被种植在密云区东邵渠镇常峪沟碳中和造林项目中。
背景:
北京森林资源年碳汇量达779.9万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从而起到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科学研究表明:每生长1立方米的木材,平均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当前,通过增加全球碳汇、提高森林质量和森林面积来吸收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减缓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
据北京市林业碳汇工作办公室主任马红介绍,北京在山区、平原和城市,分类实施山区森林碳汇巩固提升、新一轮百万亩平原造林管护增汇、城乡园林绿地建设增汇工程,同时加快推进湿地恢复建设,扩展城市湿地系统,开展湿地固碳试点,增加湿地储碳能力。
截至2020年底,北京林地面积达到110.6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4.4%,森林蓄积量达到2520万立方米,森林资源年碳汇量达779.9万吨,年释氧量567.2万吨。
在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活动现场,不少市民签署了“参与林业碳汇、助力碳中和”行动倡议书,自觉践行低碳生活,减少碳排放,参与碳中和行动。北京将在首都自然体验产业国家创新联盟、首都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基地、北京园林绿化科普基地、互联 +义务植树基地、首都园艺驿站以及各大森林公园、 区、学校等100余家机构同时启动“百园共促碳中和”系列宣传活动。
链接:
做哪些事情可以减少碳排放?
据小程序开发人姬宏旺介绍,北京三口之家一年碳排放平均在18吨左右,中和这些二氧化碳大概需要种植56树。
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民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儿减少碳排放,实现低碳生活。比如,尽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等一次性产品,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最好控制在80%左右以达到最佳耗电量,外出的时候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并自带水壶,少喝瓶装水,空调调高一度,节电百分之七。
在工作中,可以尽量选择双面打印,减少浪费纸张。为了抵消工作生活中产生的碳排放,大家可通过造林绿化、认种认养、抚育管护等丰富多样的尽责形式履行植树义务来中和自己的碳足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