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为战斗力赋能——一组来自部队科技强训现场的 道

三月下旬,海军某登陆舰大队组织气垫艇编队多科目训练。昃天雨摄

海军航空兵某大队

“智能听音”跟踪深海魅影

据了解,针对以往声纳专业训练资源有限等问题,该大队积极借助科技手段,建设新型声纳听音训练设施,围绕声纳信 收集、处理、判型等工作流程,建立一体化平台,多名声纳员可同时训练,训练质效明显提升。

“从积累式、经验式练兵到智能训练模式,获益的不止谢凯程一人。”该大队领导介绍,过去声纳专业训练,主要依靠人耳识别目标噪声的音色、节拍。现在利用新型声纳听音训练设施,官兵耳听噪声的同时可眼观图谱,还能依托大数据系统进行分析对比。一次任务中,声纳员李志颖发现不明噪声信 ,经细听辨音、对比图谱、综合分析,很快确定为某潜艇信 。他当即上 ,并迅速跟踪定位。

据悉,该大队声纳专业官兵经过培训,信 分析能力正不断提升。

第75集团军某旅

“屏上练兵”锁定空中目标

本 讯 冯邓亚、周宇鹏 道:方寸屏幕上,数架“敌”机多方位同时来袭;计算机前,官兵熟练点击鼠标,迅速标定“敌”机机型、速度等数据,提交后台判读……3月下旬,第75集团军某旅组织空中目标识别课目考核,这是该旅探索“科技+”训考模式,依托信息平台检验官兵训练成效的一幕。

据介绍,以往空中目标识别课目多依靠模型机训练,由于观察视角相对单一,训练效果不佳。为此,该旅党委汇集官兵智慧,组织研发辅助训练软件,创新教学组训方法。“根据实情、实景、实案,利用训练软件辅助构设训练环境,有力助推部队实战能力提升。”该旅领导介绍,辅助训练软件由易到难区分多个等级,帮助官兵对不同高度、方位和距离的战机进行识别训练;可模拟“敌”机来袭和雨雾等复杂天候训练条件,满足官兵在多种条件下对多型战机进行快速识别判断的训练要求。

科技创新推动练兵备战换挡提速。据了解,该旅将持续深化“科技+”运用,为部队战斗力建设赋能。

联勤保障部队某团

“虚拟输送”延伸高原油龙

“在高原、高寒、高湿等环境下进行油料输送保障演练,是管线部队保障能力提升的重点和难点。”该团领导介绍,受驻地条件限制,一些特殊复杂环境下训练难以常态开展。为此,他们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邀请院校专家集智攻关,在测试单装运行数据、分析以往演训数据、勘测真实环境数据基础上,研发新型模拟训练系统,让官兵不出营区就能进行特殊复杂环境下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有效增强了官兵战场适应能力。”该团领导介绍,前不久,他们在寒冷潮湿的山地环境下开展油料输送演练,官兵运用前期模拟训练经验,快速灵活应对,用时明显缩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3月7日
下一篇 2021年3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