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穿行于密密麻麻的北京地铁线,每2分钟一趟的行驶,几十条线的中转,各种复杂情况的变化,可能最终都会造成北京这座庞大城市的交通干扰。虽然明知地铁背后有着信息系统“大脑”进行着有序管理,但仍然心生敬意。信息系统背后我们看不见的 络里,真的有太多传奇!
我总是愿意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中的服务器比做动车,它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承担运载量;而数据中心 络,则如同铁路 及全 调度系统,则是系统工程的“大脑”,承担着运输功能和运力调度。
当然,这个“大脑”已存在多年,在今天云计算发展的大趋势下, 络势将融入新的技术与新的特征。今天,笔者谈谈SDN。
云之势 络主导
有专家预测,未来云计算市场的竞争将会由 络主导,随着云计算技术应用案例落地越来越多,云技术本身也会越来越成熟,而 络却一直存在着瓶颈,软件定义 络,整个国内商业化进程慢了三至5年,当中国SDN需求逐渐在旺盛,SDN逐渐成为ICT领域最为瞩目的技术趋势之一,未来 络的产业格局也将会因此产生变革。
我们也看到, 络技术瓶颈之所以存在,是因为 络有相对高的技术门槛。在思科、华为等SDN巨头的冲击下, 络是否真能冲破这瓶颈? 笔者倒是认为:还需要耐心与等待。毕竟,固有平衡打破本就不易。
络瓶颈 SDN解决
纯正的SDN企业必须拥有开源的SDN控制器,而现在设备制造商SDN控制器并不能算是绝对意义上的开源,设备制造商的经营模式,是卖硬件送软件,SDN控制器以软件为核心,这对设备制造商来言挑战很大。如果华为、思科等设备制造商的经营思路从“卖硬件送软件”变成“卖软件送硬件”,这将会是非常大的转变。当然,这种转变笔者相信短期内应该看不到,这也造成了全国范围内真正的SDN实践还是会有些难度。
当设备制造商通过自己的方式曲折拥抱SDN时,软件SDN似乎走了一条捷径。毕竟,SDN的本质是软件,软件+ 络对于SDN有着更好的基因。
纯正SDN 两大价值
纯正SDN,必须具备两大核心价值:
一是实现 络可编程:即编写的程序可以在 络CPU上进行运行;
二是能够将控制的力度及 络的细粒度开放出来,OpenFlow是一个15元组的协议,是将交换机芯片的核心处理能力开放出来,可以将全 络的每一个细粒度开放出来。
这也意味着控制器转换分离是SDN的价值,只有同时满足上足两个条件,才能真正将上述价值开放,才能说自己是一个SDN企业。毕竟,SDN带来的优势是通过软件集中控制,去底层依赖,从而提升 络敏捷性、去绑定、降低成本、推动 络创新。
SDN解决 三件大事
SDN需要解决三件事:
一是IAAS层面的 络虚拟化问题;
二是解决PAAS层面的 络功能虚拟化(NFV)的问题,包括服务链,分布式防火墙等领域;
三是解决 络运维难题:从数据中心的运维中,通过流量分析,流量监控,实现 络服务生命周期的管理。
只有聚集于上述三个层面控制器的软件层面,解决异构的适配,才能实现所有的状态同步。
笔者小结
SDN的探索之路,从来就不会是坦途,大型设备制造商已存在了多年的固有优势,完全抛弃这种优势显然不太可能,新型的软件类创业型SDN企业则会在独立行走的路上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笔者不敢断言,未来SDN的技术走势会怎么样?但有一点可以看得比较清楚:SDN极有可能会殊途同归。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