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残奥会|冬奥会基础做“加法”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场馆加快转换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由赛场部分、场院区及技术楼组成,共有11条赛道、总长8.7公里,沿山体自然地形而建,分为竞赛主赛道、残奥坐姿赛道及训练赛道。

作为古杨树场馆群三大场馆中唯一一个承担冬残奥会竞赛任务的场馆,在北京冬残奥会期间,这里将承办残奥越野滑雪、残奥冬季两项两个大项的比赛,共产生38枚金牌。

“其实,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在前期设计时就充分将无障碍理念融入其中,目标是适用于全部人员,所以场馆所有的永久设施和临时设施都能实现无障碍通行和无障碍使用。”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场馆和基础设施经理陈国徽说,“在转换过程中,更多的是在冬奥会的基础上做‘加法’。”

为了能让残障人士在冬残奥期间顺利地参赛、工作以及观赛,场馆在硬件、软件上均做了充足的准备。

“往届残奥会中,很多时候都只有赛道上有坐姿运动员的专用通道。”陈国徽说,“此次,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专门沿赛道外沿设置了2.5米宽、近1000米长的专用通道,坐姿运动员更换坐姿滑雪器后,能由该通道独立自主完成热身、参赛、等候成绩、赛后采访等全流程动作。”

“场馆还专门印制了中英文对照的盲文大字版反兴奋剂检查用语表,为视障运动员提供信息无障碍服务。”刘里里说。

北京冬奥组委官 图片

除了运动员,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也充分考虑了其他到馆人群的无障碍需求。

“观众进入‘冰玉环’通道后,都是可以无障碍通行的。另外,工作人员的所有通道也是无障碍的,所有人都可以通过无障碍电梯进入自己的工作点位。”刘里里说。

“2月27日,场馆迎来首场非官方训练。”陈国徽说,“此后一直到3月3日前,我们会结合实际情况和各方反馈,对转换工作进行进一步优化。”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月23日
下一篇 2022年1月23日

相关推荐